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4666195.jpg)
- 郗杰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出版社
- ISBN:97878024476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青年-就业-研究报告-中国-2009~2010;青年-职业选择-研究报告-中国-2009~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主报告3
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状况研究报告3
一、2009年中国青年就业创业概况3
1.2009年青年就业的总体形势3
2.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5
3.2009年青年农民工就业现状7
4.青年创业的现状与特点9
5.青年失业及不就业现象9
二、影响青年就业创业的因素分析10
1.经济增长对青年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10
2.青年的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问题愈加突出11
3.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青年就业创业的双重影响13
4.法律政策尚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13
5.就业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有待提高14
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15
1.从国家战略高度安排产业布局15
2.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16
3.共青团要发挥积极作用16
4.家庭、学校、社会要努力形成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合力17
5.青年应努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18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报告20
第一章 我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变迁与评估20
一、城镇青年就业政策的变迁及评估20
1.改革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1979~1985年)21
2.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多元就业政策(1986~1992年)22
3.市场经济初期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1993~2001年)23
4.新时期的积极就业政策(2002年至今)24
二、农村青年就业政策的变迁及评估28
1.控制流动的阶段(1979~1983年)28
2.允许流动的阶段(1984~1988年)28
3.控制盲目流动的阶段(1989~1991年)29
4.规范流动的阶段(1992~2000年)29
5.自由流动的阶段(2000年至今)29
三、高校青年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及评估30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就业政策(1949~1984年)30
2.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双向选择”就业政策(1985~1992年)31
3.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自主择业”就业政策(1993至今)31
四、特殊青年群体就业政策的变迁及评估34
1.残疾青年的就业政策34
2.孤儿的就业政策34
五、我国青年创业扶持政策的变迁与评估35
1.国家和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的政策35
2.地方促进青年创业的政策37
六、我国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7
1.将青年就业政策纳入全面的就业发展战略37
2.要切实解决好促进青年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问题38
3.政策应注意向弱势青年群体倾斜38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评析与制度设计39
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39
二、现有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40
三、现有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41
1.从政策支持的内容看较为集中,多样性不足41
2.从政策实施过程来看,还需要规范和细化42
3.创业政策的相关配套服务还不够充分42
4.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整体制度环境依然存在不足42
四、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建设设想——基于动态创业能力的政策体系43
1.推动创业教育,加强创业相关技能和素质培养43
2.推行积极的金融财政政策,解决创业的资金需求44
3.创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促进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44
4.打造良好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44
5.进行产业规划,通过产业结构政策引导创业活动发展方向45
第三章 青年就业与社会稳定46
一、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46
1.青年就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46
2.青年就业有利于社会治安稳定47
3.青年就业维护稳定的家庭关系47
4.青年充分就业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48
二、影响青年就业稳定的原因分析49
1.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青年就业49
2.城乡差距导致农村青年被迫失业50
3.自身技能欠缺影响青年就业50
4.就业援助缺失影响青年就业51
5.青年就业观念导致“主动失业”51
三、促进青年就业稳定的对策建议51
1.加大政府扶持青年就业力度51
2.加强青年就业的指导和培训52
3.鼓励青年自主创业53
4.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54
第四章 经济发展对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影响55
一、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制55
1.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是决定劳动力迁移的直接因素55
2.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55
3.产业结构变化也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56
4.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存在着相互影响57
5.国家制度、基础设施改善等其他因素也对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57
二、金融危机对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冲击58
1.金融危机已对农民工造成较大影响58
2.金融危机暴露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存在严重问题61
三、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影响63
1.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63
2.青年农民工就业的中长期趋势65
四、促进青年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68
1.当前应对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中长期扩内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都需要把解决青年农民工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68
2.把破解青年农民工就业难题的重点放在城市(城镇)的发展和制度创新上69
3.完善基础制度,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政府公共就业信息服务71
4.壮大和规范就业中介市场,建立多渠道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72
5.按照“量大、实用、质高”的要求改善和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73
6.鼓励本地就业和回乡创业,维护正当权益74
第五章 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研究75
一、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依据75
二、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发展历程76
1.20世纪80年代初期:服务待业青年76
2.1992~2002年:重点服务下岗青工和进城务工青年77
3.2003~2008年:高校毕业生逐渐成为服务主体79
三、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形成的若干经验80
四、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选择81
五、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建议84
1.认真借鉴以往成功经验,把好的做法坚持下去84
2.强化项目质量,注重社会化动员、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84
3.客观把握就业创业规律,合理促进就业向创业的动态转换85
4.调整思路,敢于碰硬,坚持不懈,务求实效85
第六章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现状、规律和启示86
一、青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86
二、就业创业见习制度及其国际经验87
三、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与劳动力市场规律90
1.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面来看90
2.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来看91
3.从劳动力市场的搜寻理论来看91
四、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分析92
1.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地区差异92
2.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产业差异93
3.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行业差异93
五、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政策启示94
1.建立和发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应该注意行业和专业的针对性94
2.建立和发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应该加强各类组织的有效联动,实现团组织的全程覆盖95
3.建立和发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时应该注意统筹就业目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95
4.建立和发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应该在团组织的推动下形成社会共识,成为国家就业政策完善的方向95
第七章 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报告96
一、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96
1.见习基地建设有助于就业这一重要民生问题的解决96
2.见习基地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果97
3.见习是青年成功实现就业创业的必然阶段97
4.建立见习基地既是共青团实现服务职能的新路径,又是共青团工作融入市场经济主战场必然要求97
二、共青团推动见习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97
1.各级团组织对见习基地建设形成广泛共识97
2.见习基地数量稳步增长,主要行业门类均有分布98
3.各地团组织不断探索见习基地与青年对接的新方式99
4.团组织及时跟踪服务到岗的见习青年100
5.国家有关政策有待进一步推动落实100
6.各地团组织普遍感到工作中存在难度100
三、见习基地运行的基本情况101
1.企事业单位承建见习基地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101
2.多数见习基地制定了相关见习制度,日常管理不断加强102
3.多数见习基地负责人对见习青年的表现比较满意102
4.见习制度有效促进了青年的择业和就业103
5.很多企事业单位承建见习基地的积极性较高103
四、青年参与见习的基本情况104
1.参与见习的青年数量稳步上升104
2.参与见习的青年以应届大学生和已毕业未就业大学生为主104
3.团组织、朋友熟人和相关就业网站是青年获取见习信息的主要渠道105
4.技能培养和签约录用是青年参与见习的主要动力106
5.见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见习参与者的需求107
6.见习基地对潜在见习青年的吸引力有待提高107
五、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对共青团见习基地工作的看法108
1.多数党政领导对共青团见习基地工作充分肯定108
2.见习基地负责人和见习青年对团组织的作用比较认同108
3.社区负责人、见习青年家长等对共青团见习基地工作反响良好108
六、推进见习基地工作的对策建议109
1.加大见习基地建设力度,切实建立更多的高质量见习基地109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着力提升见习基地的运行效率109
3.加强分类对接,不断增强青年的见习收益109
4.扩大宣传和沟通,进一步提高见习基地的利用率109
5.争取党政的重视和支持,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110
6.深化见习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见习氛围110
第八章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111
一、新形势下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112
二、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优势分析113
1.健全的组织体系,较高的覆盖程度,年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113
2.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载体114
3.先进的理念,突出的成绩,鲜明的特色115
4.坚实的基础,高度的认同感115
三、高校共青团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分析116
1.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117
2.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120
四、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建议125
1.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将促进大学生就业列为高校共青团的重要任务125
2.关注就业和创业能力缺口,加强促进就业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126
3.努力构建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基于就业能力信号顺畅传导的沟通机制28
4.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实习、见习制度128
5.协助高校有关部门提高就业服务水平129
6.要高度重视就业弱势群体,反对就业歧视130
第九章 上海青年就业与创业对策研究131
一、基本背景和研究概况131
1.基本背景131
2.研究概况132
二、主要发现和突出问题133
(一)上海青年的就业准备与择业心态133
1.上海青年的就业准备133
2.上海青年的择业价值观134
3.上海青年的择业心态3134
(二)上海青年对求职路径与就业服务的认知评价135
1.对就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的认知评价135
2.对就业渠道与就业信息的认知倾向136
3.对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的认知评价136
(三)上海青年对职业状况与职业发展的认知评价137
1.上海青年的工作状况137
2.上海青年的工作满意度138
3.上海青年对职业发展的态度139
(四)上海青年的创业态度与创业实践140
1.上海青年的创业认知与创业态度140
2.上海青年的创业条件与创业环境140
3.上海青年的创业实践与创业支持141
三、 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141
(一)成因分析142
1.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有待进一步增强142
2.教育与就业脱节导致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142
3.受社会环境影响青年就业观产生偏差143
4.各类就业服务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144
5.就业市场管理有待规范144
(二)对策建议145
1.制订和实施有利于促进青年就业的法津法规和政策145
2.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145
3.加强青年就业市场的管理与服务146
4.营造良好的促进青年就业社会环境146
第十章 国外相关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的经验及启示148
一、研究背景148
二、国外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的实践149
(一)构筑全球共识及治理框架149
(二)需求151
1.完善现有教育体系,增强就业能力151
2.创业教育153
(三)供给156
1.促进创业机会产生156
2.直接提供就业机会157
(四)市场环境158
1.创业专业服务158
2.金融支持政策160
3.信息服务161
三、对我国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启示161
(一)各类组织相对于政府及市场的优势161
(二)各类组织作用受政府制约163
(三)充分发挥我国各类组织作用的建议164
专栏 国外关于促进创业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165
一、关于创业概念的研究165
二、关于创业者的研究167
三、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168
四、关于创业政策的研究169
后记173
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青年“蓝皮书”)已出书目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