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
  • 张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9283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汉语-词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1.问题的提出1

2.研究设想和说明3

上编 比较句语序的历史演变8

第一章 比较句语序历史演变研究综述8

第一节 平比句语序历史演变研究综述9

第二节 差比句语序历史演变研究综述14

2.1差比句语序的历史演变14

2.2“比”字句的产生与发展17

2.3差比句式演变的原因22

第三节 比较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4

3.1研究集中于差比句式的历史演变24

3.2缺乏对各个历史时期比较句类型的全面考察24

3.3比较句的范围没有统一的界定26

第四节 国外语序类型学有关比较句的研究介绍29

第五节 本书“比较句”研究的内容和有关说明42

第二章 平比句的历史演变44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平比句44

1&1 比较词由“像似”义类动词虚化而来的平比句44

1&2 “比”字平比句49

1&3 “与”字平比句49

1&4 唐宋时期平比句小结50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平比句51

第三节 平比句历史演变总论56

3&1 平比句历史演变小结56

3&2 “如似”字句发展中的一些特点57

3&3 框式平比句式“与”字句的来源61

第三章 差比句的历史演变66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差比句66

1&1 “于”字句66

1&2 “如似,,字句68

1&3 “比”字句72

1&4 “比似”句73

1&5 “超过”义动词句表示差比75

1&6 “得”字句80

1&7 唐宋差比句小结882

第二节 “比”字句的语法化83

2&1 唐代“比”字句的演变83

2&2 宋代“比”字比较句的发展87

2&3 “比”字比较句的语法化过程91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差比句97

3.1 差比句的类型97

3.2 两类差比句基准的构成情况101

3.3 结果项的构成情况103

第四章 汉语比较句语序类型演变的历时与共时观察108

第一节 汉语比较句语序类型历史演变概述108

1.1 平比句式的历史演变概述109

1.2 差比句式的历史演变概述113

第二节 汉语比较句语序类型的共时空间分布117

2.1 汉语方言的平比句118

2.2 汉语方言的差比句119

第三节 汉语比较句历史演变中的一些问题122

3.1 “基准+结果”型差比句在汉语中的扩散模式122

3.2 现代汉语南方方言中“结果+基准”型差比句“过”字句的来源128

3.3 现代汉语方言比较句语序类型与比较句历史演变的关系130

第四节 小结131

中编数量短语与中心词语序的历史发展134

第五章 数量短语与中心名词的语序134

第一节 数量短语与中心名词语序以往研究的回顾及本研究的说明134

1.1 “数+量+名”式成为优势语序的时间134

1.2 数量短语与中心名词语序发生变化的原因137

1.3 本书数量短语与中心名词语序研究的内容和说明14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晚唐五代汉语数量格式的演变147

2.1 魏晋南北朝至晚唐五代汉语各类数量格式一般使用情况的说明147

2.2 魏晋南北朝至晚唐五代各类数量格式的使用情况和量词使用情况的考察150

2.3 各类数量格式的句法功能考察156

第三节 汉语数量格式的类型学观察161

3.1 “名+数+量”结构的性质161

3.2 晚唐五代汉语量词语法化的程度165

3.3 汉语数量格式语序的类型学观察166

第四节 小结169

第六章 数量短语与中心动词的语序170

第一节 数量短语与中心动词语序以往研究的回顾及本研究的说明170

1.1 表示动作行为次数的数量短语与中心动词的语序170

1.2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间的数量短语与中心动词的语序174

第二节 各历史时期汉语动量表示法的发展175

2.1 汉语史上动量表示法的一般描述175

2.2 汉至元明各类动量表示法的考察181

第三节 动词与时量成分语序的古今演变考察187

第四节 “数+动量”短语后移的原因194

4.1 汉语“数+动量”短语与动词语序的形成与稳定194

4.2 现代汉语“数+动量+动”式语法意义的形成199

第五节 小结203

下编 “名受+名施+动”句式的历史发展206

第七章“名受(+名施+动”句式研究综述206

第一节对“名受(+名施)+动”句式构成的研究207

第二节对“名受(+名施)+动”句式表义功能的讨论209

第三节对“名受(+名施)+动”句式历史演变的研究213

第四节本书“名受(+名施)+动”句式研究的内容和有关说明217

第八章“名受(+名施)+动”句式的古今比较219

第一节“名受(+名施)+动”句式结构构成的古今比较219

1.1“名受(+名施)+动”句式的类型219

1.2受事成分的构成220

1.3施事的构成221

1.4谓语的构成222

第二节“名受(+名施)+动”句式语义和功能的古今比较227

2.1有定性标记性的对比227

2.2有生性的对比分析231

2.3受事和施事的人称差异233

2.4对照功能的差异235

2.5否定句对比236

2.6表义功能对比236

第三节“名受(+名施)+动”句式古今对比小结246

第九章“名受(+名施)+动”句式的发展变化249

第一节各时期“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249

1.1汉魏时期“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249

1.2唐宋时期“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255

1.3元明时期“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263

1.4清代“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269

1.5“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进程小结272

第二节“名受(+名施)+动”句式演变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276

2.1补语等补足成分的发展对“名受(+名施)+动”句式的演变的影响276

2.2表祈使的“名受(+名施)+动”句式278

第三节小结286

结语288

1.汉语语序的历史变化总述288

2.影响汉语语序发展变化的因素291

3.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研究对汉语史研究提出的新问题293

参考文献297

引用文献308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