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拟电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385263.jpg)
- 陈永强,魏金成,吴昌东编著;李春茂,鲁顺昌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9588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模拟电路-电子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拟电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1
0.1 课程特点1
0.2 学习特点2
0.3 学习目标2
0.4 学习方法3
第1章 电位及其分析方法5
1.1 电位的概念5
1.2 电位的画图6
1.3 电位的分析方法7
1.4 本章小结10
1.5 思考题11
第2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12
2.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3
2.1.1 本征半导体13
2.1.2 杂质半导体17
2.2 PN结18
2.2.1 PN结的形成19
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21
2.2.3 PN结的伏安特性22
2.2.4 PN结的反向击穿24
2.2.5 PN结的电容效应25
2.3 二极管25
2.3.1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26
2.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26
2.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27
2.4 二极管电路分析27
2.4.1 二极管电路模型28
2.4.2 分析方法和举例29
2.5 特殊二极管31
2.5.1 稳压二极管31
2.5.2 光电二极管33
2.5.3 发光二极管33
2.5.4 肖特基二极管33
2.6 本章小结34
2.7 思考题34
第3章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35
3.1 三极管36
3.1.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36
3.1.2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7
3.1.3 三极管的连接方式41
3.1.4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42
3.1.5 三极管的工作区46
3.1.6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49
3.1.7 温度对三极管的影响51
3.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52
3.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52
3.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5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57
3.3.1 静态分析57
3.3.2 动态分析60
3.3.3 综合图解分析67
3.3.4 综合示例72
3.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74
3.4.1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75
3.4.2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75
3.4.3 其他射极偏置电路78
3.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78
3.5.1 电路结构及其分析78
3.5.2 电路特点及应用79
3.6 共基极放大电路80
3.6.1 电路结构及其分析80
3.6.2 放大电路性能比较81
3.7 多级放大电路82
3.7.1 耦合方式82
3.7.2 分析方法83
3.7.3 组合电路85
3.7.4 复合管86
3.7.3 组合电路85
3.7.4 复合管86
3.8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87
3.8.1 三极管的高频小信号模型88
3.8.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89
3.8.3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93
3.8.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94
3.9 本章小结94
3.10 思考题95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97
4.1 JFET98
4.1.1 N沟道JFET98
4.1.2 P沟道JFET102
4.1.3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103
4.1.4 JFET的主要参数103
4.2 MOSFET104
4.2.1 N沟道增强型MOSFET105
4.2.2 N沟道耗尽型MOSFET108
4.2.3 P沟道MOSFET109
4.2.4 MOSFET的主要参数111
4.2.5 FET的特性111
4.2.6 FET的使用注意事项111
4.3 FET放大电路112
4.3.1 共源极放大电路112
4.3.2 共漏极放大电路113
4.3.3 FET放大电路分析113
4.3.4 FET放大电路性能比较116
4.3.5 各种放大电路性能比较117
4.4 本章小结118
4.5 思考题119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20
5.1 集成电路概述121
5.1.1 集成电路的分类121
5.1.2 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122
5.1.3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123
5.2 电流源电路126
5.2.1 基本电流源126
5.2.2 改进型电流源128
5.3 差分放大电路130
5.3.1 零点漂移问题130
5.3.2 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131
5.3.3 差分电路的基本形式132
5.3.4 差分电路的分析135
5.3.5 场效应管差分电路142
5.3.6 差分电路的传输特性142
5.4 集成运放的应用143
5.4.1 集成运放的特性参数143
5.4.2 集成运放的种类144
5.4.3 集成运放的选用策略145
5.4.4 集成运放的使用要点146
5.5 本章小结148
5.6 思考题149
第6章 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150
6.1 理想集成运放的特性151
6.2 运算电路153
6.2.1 比例运算153
6.2.2 电压跟随器155
6.2.3 加法运算155
6.2.4 减法运算157
6.2.5 微积分运算162
6.3 有源滤波器165
6.3.1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165
6.3.2 低通有源滤波器166
6.3.3 高通有源滤波器167
6.3.4 带通有源滤波器168
6.4 电压比较器169
6.4.1 集成运放作比较器的应用169
6.4.2 集成电路比较器172
6.5 本章小结173
6.6 思考题173
第7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175
7.1 反馈的概念和分类176
7.1.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6
7.1.2 反馈的基本类型177
7.1.3 反馈的连接组态179
7.2 反馈类型的分析180
7.2.1 有无反馈的分析180
7.2.2 本级和级间反馈的分析181
7.2.3 直流和交流反馈分析181
7.2.4 连接组态的分析183
7.2.5 正负反馈的分析186
7.2.6 反馈类型分析的综合举例187
7.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计算190
7.3.1 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190
7.3.2 不同组态的增益表达式191
7.3.3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闭环增益计算191
7.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95
7.4.1 对增益的影响195
7.4.2 对输出值的影响195
7.4.3 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196
7.4.4 对其他性能的影响197
7.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197
7.5.1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197
7.5.2 负反馈的接线方法198
7.5.3 防止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199
7.6 本章小结200
7.7 思考题200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202
8.1 功放电路的特点及分类203
8.1.1 功放电路的主要特点及技术要求203
8.1.2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204
8.1.3 功放电路的分类204
8.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05
8.2.1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基本形式205
8.2.2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分析计算209
8.2.3 功率三极管的选择213
8.3 功放电路的性能改进213
8.4 本章小结216
8.5 思考题217
第9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218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219
9.1.1 产生振荡的条件219
9.1.2 振荡电路的起振过程220
9.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21
9.2.1 RC桥式振荡电路221
9.2.2 RC移相式振荡电路224
9.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225
9.3.1 LC并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225
9.3.2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225
9.3.3 三点式LC振荡电路227
9.3.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228
9.4 本章小结230
9.5 思考题230
第10章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232
10.1 整流电路233
10.2 滤波电路239
10.2.1 电容滤波电路239
10.2.2 其他滤波电路244
10.2.3 倍压整流电路244
10.3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245
10.3.1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245
10.3.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结构246
10.3.3 三端集成稳压器253
10.4 本章小结256
10.5 思考题256
附录A 课程扩展学习内容258
附录B Tina软件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