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1全新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1全新版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40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药物学-药剂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1全新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药学服务1

第一节 药学服务概述1

一、药学服务的含义1

二、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2

第二节 药学服务的内涵5

一、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5

二、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5

三、药学服务的对象6

四、药学服务的效果7

第三节 用药咨询服务7

一、患者的用药咨询8

二、医师用药咨询10

三、护士用药咨询12

四、公众用药咨询14

第二章 处方调剂15

第一节 处方概述15

一、处方的性质15

二、处方的分类15

三、处方格式15

四、处方颜色16

五、处方书写16

第二节 处方审核18

一、审核资质18

二、审核内容18

三、审核用药适宜性19

四、处方审核结果分类19

五、处方适宜性审核要点举例20

六、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26

第三节 处方调配、核查与发药33

一、处方调配33

二、核查与发药34

第四节 用药指导34

一、患者的依从性34

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35

三、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40

第五节 用药差错与防范45

一、用药差错的界定45

二、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45

三、调配差错的处理和报告47

第六节 药学计算48

一、给药剂量的计算48

二、浓度的相关计算49

三、抗生素及维生素与质量单位的换算51

四、溶液渗透压的计算52

第三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54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54

一、白细胞计数54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55

三、红细胞计数57

四、血红蛋白57

五、血小板计数58

六、红细胞沉降率59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59

一、尿液酸碱度60

二、尿比重60

三、尿蛋白61

四、尿葡萄糖61

五、尿胆红素62

六、尿隐血62

七、尿沉渣白细胞63

八、尿沉渣管型63

九、尿沉渣结晶64

十、尿酮体64

十一、尿肌酐65

十二、尿尿酸65

十三、尿淀粉酶65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66

一、粪外观66

二、粪隐血67

三、粪胆原67

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67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68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8

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9

三、γ-谷氨酰转移酶69

四、碱性磷酸酶70

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70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71

一、血清尿素氮72

二、血肌酐72

第六节 血生化检查73

一、淀粉酶73

二、磷酸激酶73

三、血尿酸74

第七节 血脂、糖代谢检查75

一、血糖75

二、糖化血红蛋白76

三、总胆固醇76

四、三酰甘油77

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7

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7

第八节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78

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78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78

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79

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79

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79

第四章 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81

第一节 常见症状的自我药疗81

发热81

一、概述81

二、临床表现82

三、药物治疗82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83

头痛83

一、概述83

二、头痛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感冒性疼痛的区别84

三、药物治疗84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85

咳嗽86

一、概述86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86

三、药物治疗86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87

消化不良88

一、概述88

二、临床表现88

三、药物治疗88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89

腹泻89

一、概述89

二、临床表现90

三、药物治疗90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1

便秘92

一、概述92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92

三、药物治疗93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3

痛经94

一、概述94

二、临床表现94

三、药物治疗94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5

鼻黏膜肿胀95

一、概述95

二、临床表现96

三、药物治疗96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6

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97

口腔溃疡97

一、概述97

二、临床表现97

三、药物治疗97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8

咽炎98

一、概述98

二、临床表现98

三、药物治疗99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99

感冒与流感100

一、概述100

二、临床表现100

三、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101

四、药物治疗101

五、用药与健康提示101

缺铁性贫血102

一、概述102

二、临床表现102

三、缺铁性贫血与恶性贫血的区别102

四、药物治疗及常用铁剂的作用特点103

五、用药与健康提示103

蛔虫病104

一、概述104

二、临床表现104

三、药物治疗104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05

脓疱疮106

一、概述106

二、临床表现106

三、药物治疗106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07

寻常痤疮107

一、概述107

二、临床表现107

三、药物治疗107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08

冻伤(疮)109

一、概述109

二、临床表现109

三、药物治疗109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10

荨麻疹110

一、概述110

二、临床表现110

三、药物治疗111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11

过敏性鼻炎112

一、概述112

二、临床表现112

三、药物治疗113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13

阴道炎114

一、概述114

二、临床表现114

三、药物治疗115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16

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手、足癣)116

一、概述116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117

三、药物治疗117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18

沙眼118

一、概述118

二、沙眼与睑缘炎的区别118

三、临床表现119

四、药物治疗119

五、用药与健康提示119

急性结膜炎120

一、概述120

二、临床表现120

三、药物治疗120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121

第五章 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122

第一节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22

一、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类122

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23

三、高血压的治疗125

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29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134

一、高脂血症的概述134

二、高脂血症的分型与特点134

三、血脂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表现135

四、高脂血症的治疗136

五、调节血脂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38

第三节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39

一、糖尿病的概述139

二、糖尿病的类型与临床表现139

三、糖尿病诊断标准141

四、糖尿病的治疗142

五、抗糖尿病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44

第四节 痛风的药物治疗147

一、痛风的概述147

二、痛风的类型与临床表现148

三、痛风的治疗149

四、抗痛风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51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治疗153

一、消化性溃疡病的概述153

二、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表现154

三、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155

四、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57

第六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治疗158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述158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159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159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161

第七节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163

一、骨质疏松的概述163

二、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164

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164

四、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65

第八节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169

一、抑郁症的概述169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169

三、抑郁症的治疗169

四、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72

第九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173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概述173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类型与临床症状174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174

四、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75

第十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176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概述176

二、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177

三、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178

四、抗前列腺增生症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79

第十一节 结核病的药物治疗180

一、结核病的概述180

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180

三、结核病的治疗181

四、抗结核病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84

第十二节 艾滋病的药物治疗185

一、艾滋病的概述185

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186

三、艾滋病的治疗187

四、抗艾滋病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189

第六章 药学监护191

第一节 常用药物的治疗监护191

一、抗菌药物的治疗监护191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监护199

三、维生素的治疗监护201

四、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监护202

五、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204

六、抗心力衰竭药的治疗监护208

七、抗心律失常药的治疗监护211

八、抗癫痫药的治疗监护213

九、免疫抑制药的治疗监护216

十、抗肿瘤药的治疗监护219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221

一、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的关系222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222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性223

四、明确样本采集时间和测定指标224

五、监测所需的主要条件和方法225

第三节 个体化给药226

一、概述226

二、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的方法227

三、特殊人群个体化给药的原则231

四、临床实例233

第七章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235

第一节 儿童用药235

一、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235

二、儿童用药注意事项236

第二节 老年人用药237

一、老年人的疾病237

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238

三、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239

四、老年人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239

五、老年人的用药注意事项240

第三节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242

一、妊娠期妇女用药242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247

第四节 驾驶员用药248

一、驾驶员应慎用的药物248

二、防范措施249

第五节 运动员禁用的药物250

一、兴奋剂的概念和分类250

二、兴奋剂的危害250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251

一、肝功能不全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251

二、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252

三、肝病患者慎用的药物252

四、肝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调整253

第七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253

一、肾功能不全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253

二、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255

三、肾病患者慎用的药物255

四、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调整256

第八节 透析患者用药256

一、血液透析256

二、腹膜透析257

三、透析液257

四、透析患者给药剂量的调整257

五、透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258

六、通过血液或腹膜透析清除的药物259

第八章 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260

第一节 概述260

一、基本概念260

二、中毒的一般处理260

三、特殊解毒剂介绍262

四、特殊解毒剂使用注意事项265

五、支持与对症治疗265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中毒266

一、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266

二、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267

三、醛类镇静催眠药267

第三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268

一、中毒概述268

二、中毒症状268

三、中毒解救268

四、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269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中毒269

一、中毒症状269

二、中毒解救269

第五节 抗癫痫药中毒270

一、苯妥英钠270

二、卡马西平271

三、扑米酮271

四、丙戊酸钠271

第六节 杀虫农药中毒271

一、有机磷类272

二、有机氮类273

三、有机硫类276

四、有机氯类277

五、拟除虫菊酯类277

六、杂环类278

七、复合农药279

第七节 灭鼠药中毒279

一、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279

二、硫脲类279

三、有机氟类280

四、磷化锌、磷化铝、磷化钙等280

五、毒鼠强280

第八节 其他物质中毒281

一、麻醉性镇痛药中毒281

二、麻黄碱中毒282

三、苯丙胺类中毒282

四、麦角和麦角胺中毒283

五、异烟肼中毒283

六、乙醇中毒283

七、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急性中毒284

第九章 药品的临床评价287

第一节 概述287

一、药品临床评价的两个阶段287

二、药品临床评价的特点288

第二节 药物利用研究在药品临床评价中的应用288

一、限定日剂量289

二、药物利用指数290

三、用药频度分析290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临床评价中的应用291

一、药物流行病学概述291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91

三、用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药品临床评价的实例293

第四节 循证医学在药品临床评价中的应用293

一、循证医学概述293

二、循证医学的要素与证据分类294

三、循证医学实践295

四、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药品临床评价的实例295

第五节 药物经济学方法在药品临床评价中的应用297

一、药物经济学概述297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问题297

三、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实践299

第十章 药物警戒与药源性疾病301

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301

一、基本概念301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型及特点302

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303

四、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可能原因304

五、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306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307

七、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309

第二节 药物警戒310

一、基本概念310

二、药物警戒的目的311

三、药物警戒的重要作用311

四、药物警戒的现状312

五、药物警戒的工作内容313

六、药物警戒的范围313

七、药物警戒信息313

八、药物警戒的瞻望315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及其防治315

一、药源性疾病的概念315

二、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316

三、常见药源性疾病318

四、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方法321

五、药源性疾病的治疗321

第十一章 药品的保管322

第一节 概述322

一、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322

二、药品的外观检查323

第二节 药品的保管方法324

一、药品的一般保管方法324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保管方法328

第十二章 药物信息服务329

第一节 药物信息的特点与来源329

一、药物信息的特点329

二、药物信息的工作内容329

三、药物信息的来源和检索方法329

第二节 药物信息源分级331

一、一级信息源331

二、二级信息源332

三、三级信息源332

四、互联网站336

第三节 药物信息的评价与管理337

一、三级信息的评价337

二、二级信息的评价338

三、一级信息源的特点与评价338

四、互联网信息的特点与评价339

五、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的步骤340

六、药物信息的管理340

第十三章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343

第一节 医疗器械概述343

一、医疗器械的概念343

二、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343

三、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保证344

四、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344

五、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345

第二节 家庭常用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346

一、卫生材料及敷料346

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347

三、体温计349

四、血压计350

五、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351

六、制氧机352

七、助听器354

八、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355

九、拔罐器355

十、针具356

十一、灸具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