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与路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马耀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13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度与路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路径依赖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诉求2
1.理论与实践诉求2
2.目前的研究现状7
(二)研究主题、视角方法、核心概念16
1.研究主题16
2.研究视角与方法19
3.核心概念界定22
(三)内容与结构29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与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31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和方法论31
1.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32
2.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方法论42
(二)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要义及方法论44
1.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作用机理和论证基础44
2.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缺憾及说明53
3.格雷夫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拓展56
(三)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比较中融合61
1.产权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67
2.国家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72
3.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79
二、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及其路径依赖效应85
(一)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85
1.“理论难题”与目标任务的确定86
2.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88
(二)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105
1.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正效应106
2.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负效应111
三、列宁实践对理论社会主义的路径依赖及突破119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121
(二)新经济政策:显现理论社会主义影子的突破125
(三)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评价132
1.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132
2.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效应分析136
四、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143
(一)中国实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安排的影响因子144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路径依赖效应分析149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合理性形成路径依赖正效应150
2.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导致路径闭锁158
(三)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的评价187
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正效应188
2.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负效应191
五、中苏冲破路径闭锁的选择及评价199
(一)苏联冲破路径闭锁的改革与最终选择199
(二)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探索与最终选择209
1.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意识形态准备209
2.政府在冲破路径闭锁中的主导作用213
3.渐进式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选择219
(三)中苏冲破传统体制路径闭锁的基本结论226
六、中国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构基础与原则231
(一)理论基础:理性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233
1.坚持延续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正效应234
2.客观认识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负效应242
(二)实践基础: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审视246
1.新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分析247
2.新经济制度安排的问题审视253
(三)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257
1.经济制度安排的人本性维度原则258
2.经济制度安排的结构性协调原则264
3.经济制度安排的适应性效率原则266
七、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所有制273
(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275
1.所有制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手段、方法275
2.私有制未必是最有绩效的手段、方法282
3.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285
(二)着力体制内的制度创新287
1.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的社会所有制288
2.体制内改革需要深化对公有制的认识290
3.体制内创新需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94
(三)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296
1.市场经济就是制度经济296
2.市场化制度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299
(四)一个必要的题外话:强化制度激发技术创新能力302
1.马克思的观点和诺斯的观点:历史证实304
2.马克思的理论与诺斯的理论:现实互补306
3.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关系307
八、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政府作用309
(一)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309
1.政府的重要性及其局限310
2.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312
(二)我国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制度政府”320
1.安排制度的“破”与“立”的结合322
2.发挥制度治理与制度激励的职能326
3.培育制度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332
九、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343
(一)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345
(二)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350
1.意识形态的转变351
2.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356
结束语377
参考文献382
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