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齐地掌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齐地掌故](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4682920.jpg)
- 孟鸿声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393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淄博市-先秦时代~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齐地掌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王志民1
序二 宣兆琦1
凡例1
上卷3
先秦3
谷神周祖后稷稷山始种五谷3
最早甲骨文在桓台3
隶书源自胡公棺4
泱泱大风4
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5
宽缓阔达5
不管三七二十一5
因俗简礼6
尊贤尚功6
平易近人7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8
以民为天9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9
见异思迁10
大公无私10
以人为本10
以法治国11
视死如归11
以民为本12
廉为政本12
折冲尊俎12
和而不同13
风马牛不相及14
文能附众 武能威敌15
金壶丹书15
悬牛头 卖马脯16
凿楹纳书16
商羊鼓舞17
知彼知己17
临难铸兵 临噎掘井18
物以类聚19
乐极生悲20
与民同乐21
百家争鸣22
齐大非偶22
及瓜而代23
灭此朝食23
踊贵屦贱24
借光25
邹忌窥镜25
海大鱼26
画蛇添足26
木梗之患27
犬兔之争28
淳于髡荐贤28
焚券市义29
安步当车30
王斗见齐王31
舍本求末32
田骈不宦32
排难解纷32
公孙衍见齐王33
伯乐顾马33
駮象虎疑34
景公不知天寒34
国有三不祥35
二桃杀三士35
三士冢36
社鼠猛狗37
晏子之御37
灵公之禁38
景公梦斗二日38
橘化为枳39
圣人千虑 必有一失40
烛邹主鸟40
晏子逐高纠41
善为“盗”者41
列子之齐42
韩娥善歌42
鲍氏之子43
齐人攫金43
不能与不为43
缘木求鱼44
宣王之囿45
王顾左右而言他45
一傅众咻46
墦间乞食46
牛山之木47
二人学弈47
再做冯妇48
散木不材48
轮扁斫轮49
瓮盎大瘿49
东郭敞多愿50
黄公好谦卑50
嗟来之食50
宣王用弓51
圣人与圣法51
老马识途与蚂蚁知源51
察见渊鱼52
涸泽之蛇53
滥竽充数53
靖郭君相齐53
画孰最难54
释车下走54
田鸠论墨子54
管仲束缚55
三告仲父55
亡戟得矛56
宾卑聚之勇56
勿忘在莒57
管仲“论酒”与“正酒”57
子虚乌有58
黎鉏献计逐孔子58
临淄大夫宰予59
喜欢“纵酒”的田桓子60
陈子车死于卫61
庭燎求贤61
弓人之妻62
螳足搏轮62
屠牛吐63
麦丘老人63
牛山之悲64
皮相之见64
齐使献鸿于楚65
为者常成65
春风夏雨66
愚公谷66
一鸣惊人67
豚蹄禳田67
束缊请火68
东食西宿68
胶柱鼓瑟68
金翅鸟夭死69
肉食者“智”69
营丘士70
齐人诟食70
玄石好酒71
西王须71
病忘72
神相73
祷神求富74
弭盗74
淳于先生谓齐王75
公冶长与鸱76
一匡天下77
志在四方77
不忘沟壑78
孺子牛78
雍门刎首79
食鱼无反79
儒不博弋80
讳疾忌医80
尺寸之功81
先鸣82
覆水难收83
上驷83
火牛阵83
余勇可贾84
犯颜84
南史直笔85
同甘共苦85
解骖86
士为知己者死86
言归于好86
人微权轻87
坐地分赃88
蛮触相争88
卜昼卜夜89
三千珠履90
宁戚饭牛90
水深火热91
六月飞霜92
呆若木鸡92
乐极生悲93
倚门倚闾93
因势利导94
季孟之间95
姜太公杀华士95
管仲一言聚天下之谷96
齐桓公下饵聚粮96
贤士移风易俗97
宓子贱不许邑人割麦97
纵横之祖97
晏子谏齐景公100
晏子使楚100
晏子罪责圄人101
预言兴衰101
追悔莫及102
坐山观虎斗102
围魏救赵103
伪装的策略103
太史氏槌解玉连环103
田婴贪赃有道104
苏代助齐立国104
屈子二飨梧台105
孟子稷下“争鸣”105
荀况稷下“三为祭酒”106
范蠡适齐经商107
苏秦盛赞齐都109
齐桓公散谷收谷110
王蠋绝颈拒降111
鲁仲连义不帝秦112
献公定名临淄115
晏子廉政116
齐景公重赏破脚守门人117
晏子不弃老妻118
晏子拒赐118
管仲“弃半酒”121
齐景公废酒礼晏子谏121
晏子侍君“既醉而出”122
稷下“学宫”酒礼123
弦章辞鱼123
驺忌鼓琴任相124
田忌奔楚127
香居谏齐宣王止大室128
张仪说齐王连横128
苏秦说齐宣王与赵合纵129
黔娄洁身一世130
孤独女论治国132
田单攻狄133
齐王建困死共城134
淄渑可辨134
齐纨鲁缟135
高冠博带136
乾时之战137
鲁仲连辩难田巴138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39
雍门周创《琴谱》139
介子推晋文公齐国避难起东山140
齐威王论宝140
齐桓公五访小臣稷141
四王冢141
临淄齐国故城142
临淄殉马坑143
管仲墓143
晏婴墓144
田单墓144
庞涓墓145
苏相桥145
太公衣冠冢146
稷下“学宫”146
孔子闻韶处148
三月不知肉味148
桓公台149
卫灵公冢149
孝公墓149
庄公墓150
公冶长墓150
高傒墓151
田穰苴墓151
纪季墓152
杞梁墓152
淳于髡墓153
王蠋墓153
牺尊154
齐景公的“投壶歌”154
无亏墓155
齐景公墓155
万章墓155
医于未发者为上155
齐国“六礼”156
茅焦解衣158
下卷163
秦汉163
秦始皇东巡天齐渊163
田横五百士164
公孙弘墓166
经学肇于稷下166
桓台辕固创齐《诗》167
辕固力挫窦太后168
汉武帝宠信临淄方士李少君171
第一《尚书》博士高青欧阳高172
倪宽172
东郭之履175
刘敬献策175
断流庄与韩信河180
韩信岭181
韩信雍水战龙且182
蒯通墓183
刘肥父子龙蛇谱184
曹参为相185
欲得之先予之186
邹阳上书诉冤情186
胡母生弘扬公羊学188
主父偃诈术相齐189
东方朔上书191
东方朔巧兑糜钦酒192
终军请缨192
有志者事竟成193
江革孝母194
诊籍始祖淳于意195
缇萦救父197
项处蹴鞠198
郑玄黉山讲学199
孔融墓200
魏晋南北朝201
刘徽与《九章算术注》201
徐干欣撰《齐都赋》202
诸葛亮吟《梁父吟》203
曹植受封临淄侯204
曹植悲题《梁甫吟》206
陆机游齐赋诗206
左思故乡颂——《齐都赋》207
洛阳纸贵208
左芬寄情于诗209
傅永“六十九”210
傅永墓211
帝师禅祖志公大师修行志公坪212
隋唐213
房玄龄墓213
褚遂良为房玄龄墓刻碑213
李世民与房玄龄213
千里犹面214
房谋杜断214
房玄龄迎“景教”215
吃醋的由来216
张说来周村217
李白随李邕赴齐都咏“三妇”217
柳宗元谒淳于髡墓218
段成式与《酉阳杂俎》219
“三十六体”220
李商隐周村吟诗221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221
临淄善导监造龙门石窟224
岑参送裴校书224
宋元225
范公泉225
邵雍临淄行226
苏东坡赋诗马踏湖228
古今第一李营丘 开创齐鲁画派平远法228
王辟之与《渑水燕谈录》229
司马光作《稷下赋》229
李格非过临淄230
赵明诚龙池游览230
朱熹制琴落淄博231
陆游“刘伶墓”撰诗231
全真道教在沂源232
赵孟頫适齐怀古233
杨朝英首编《元曲三百首》234
苏轼撰诗赞李成236
明清238
孙承泽来淄见《清明上河图》238
王宠临淄行238
梅清赴营丘 绘梅花书屋拜谒李营丘239
任浚北上抗击李自成239
顾炎武淄博之行240
周亮工古齐游241
王象春与邢侗救蔡姬242
新城辛未之难243
董其昌与“四世宫保”244
三尚书石碣245
梅文鼎作诗寄薛凤祚246
畴人第一薛凤祚248
薛凤祚引进对数249
薛凤祚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250
高珩少年科第似登仙251
高念东不为富贵贫贱所动251
高珩寄兴诗252
咳唾珠玉 用如泥沙252
高念东为官之仁252
王阮亭述高念东三事253
朱贪多 王爱好254
郎中改侍讲254
王士禛风流雅韵255
王公真天才也255
详于吏干 不废风雅256
诗闻四方256
王文简公不徒诗学著名257
王渔洋得贤偶257
不为明珠称寿257
王渔洋咏纪阿男诗258
几交白卷258
王渔洋谒邵潜夫布衣258
王渔洋处置赀郎之意见259
荐汤公由阮亭发之259
记王渔洋宋牧仲逸事259
王渔洋深以开捐为非260
者者馆261
感旧集261
所爱之诗句261
王文简请修经史刻版261
泰山北斗262
新城家法262
一代诗宗262
阮亭诗议263
有压倒元、白气象263
孔尚任见王士禛263
王士禛谓佛书不信264
王士禛至淮264
几删难得之诗264
迁寓慈仁寺265
诗人有豪气265
毁邓艾庙265
赠联王士禛266
王渔洋论诗266
王士禛阅《聊斋志异》266
王士禛遗闻琐记267
渔洋之诗琐记269
讥石鱼诗270
《分甘馀话》271
王渔洋罢官271
王阮亭旧居271
渔洋后人271
王渔洋墓272
信古斋272
带经堂274
康熙题扇赠渔洋276
王渔洋好夜饮酒276
高凤翰般阳题词颂聊斋277
蒲留仙278
风雅道义相劘切278
蒲松龄之子忆其父279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281
王渔洋欲重金购其稿281
圣童282
初日芙蓉282
所至冠盖逢迎282
绩学雄文傲睨一世283
赵执信之峻傲283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284
赵秋谷独任其咎286
新荷出水 飞鸟依人286
笃于故旧287
赵黄交恶之一说287
秋谷渔洋交恶287
交无终始288
与朱竹垞互赠诗288
邹振岳与老师何绍基289
毕道远题“太和殿”289
方以智巧遇薛凤祚290
王渔洋墓前称弟子290
汪琬与王士禛论诗291
王渔洋评冯班论文291
王渔洋评冯班前后矛盾291
赵执信折服冯班291
赵执信评阎若璩292
阮元《畴人传》首撰薛凤祚292
民国293
马立勋与《聊斋白话韵文》293
耿士伟与《聊斋文集》294
康有为登山怀古齐295
鲁迅与《聊斋志异》296
茅盾题字296
郭沫若题字297
郁达夫尤爱渔洋诗298
聊斋题咏拾萃298
胡适托大荒拓石碑302
齐白石绘《秋谷诗意图》302
胡适路大荒辩论《醒世姻缘传》作者303
傅斯年、李济临淄考古304
溥儒绘《聊斋著书图》赠大荒305
梁漱溟关于聊斋轶事305
路大荒编订《聊斋全集》306
路大荒题“聊斋”匾306
路大荒联赠闻一多306
王际真首译《红楼梦》传国外307
王际真开创美国当代汉学308
王际真初带“鲁迅”到西方308
胡适与王际真309
沈从文与王际真309
盐谷温驱驴访古齐310
于道泉首译藏族《仓央嘉措情歌》311
于道泉开拓敦煌藏学312
陈寅恪慧眼推举于道泉313
赵元任与于道泉314
许地山与于道泉315
于道泉为泰戈尔做翻译315
季羡林: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316
张默生欣用于道泉汉字代码体系317
怪人张默生318
怪人张默生与奇人厚黑教主李宗吾319
罗根泽张默生论名墨书322
张默生吃“武训”亏323
季羡林与老师张默生324
王献唐临淄寻封泥324
王献唐初探齐长城325
王献唐题匾蒲松龄故居325
商承祚、张政烺与“齐琼元府”326
《山东公报》社长马温如326
于右任联赠马温如328
杨志玖首证马可波罗在中国328
杨志玖与老师傅斯年329
孙灵泉治学六次赴陕西332
杨虎城资助孙灵泉335
张季鸾赞赏孙灵泉335
启功与淄砚335
钱仲联与孝妇河三名人337
顾颉刚撰联咏柳泉338
顾颉刚考证孟姜女339
臧克家“不可一日无聊斋”339
冯友兰撰联书字340
丰子恺妙手丹青绘柳泉340
张大千拜毕柳村为师340
张大千供养天下第一李成画341
李苦禅以左泉雪景为讲义341
李森文与恩师余嘉锡343
侯仁之淄博访街道343
梅兰芳与鲜樱桃343
鲜樱桃与五音戏344
“四大名旦”在博山345
赵朴初撰诗耀齐地349
陈友琴使赵执信复苏349
黄炎培考察博山349
李济深与挚友张联棻350
陈振铎与恩师刘天华353
蒋洗凡与同盟会354
孙中山与蒋洗凡355
蒋洗凡墓355
直接税之父高秉坊356
周作人尤爱王渔洋357
汤用彤力荐于道泉358
路大荒求黄宾虹画359
人名索引360
参考文献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