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检验诊断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检验诊断解析
  • 季国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7695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检验诊断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学检验1

一、血液一般检验1

(一)红细胞系统检验1

红细胞(RBC)计数1

血红蛋白(Hb,HGB)3

血细胞比容(HCT)4

红细胞平均指数5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7

红细胞直方图7

网织红细胞(Ret)计数8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BSE)计数9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9

红细胞沉降率(ESR)试验11

红细胞血红蛋白H(HbH)包涵体12

血红蛋白电泳(HE)12

(二)白细胞系统检验13

白细胞(WBC)计数13

白细胞分类计数(DC)14

中性粒细胞计数14

嗜酸性粒细胞(E,EOS)计数16

嗜碱性粒细胞(B)计数17

淋巴细胞(L)计数17

单核细胞(M)计数18

白细胞形态检查18

白细胞直方图20

(三)出血与凝血检验21

血小板(PLT)计数21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22

血小板生成时间(PST)检测23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23

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24

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PAgT)24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检测(PF3aT)25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检测25

血小板膜糖蛋白(GP)检测26

血浆血栓烷B2(TXB2)检测26

血块收缩试验(CRT)27

出血时间(BT)27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28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测定(vWF:Rcof)29

血浆6-酮-前列腺素F1 α(6-Keto-PGF1α)检测29

血浆内皮素-1(ET-1)检测29

血栓调节蛋白(TM)29

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30

凝血时间(CT)30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Fg)31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32

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C)、Ⅸ(FⅨ:C)、Ⅺ(FⅪ:C)、Ⅻ(FⅫ:C)的活性测定33

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33

凝血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34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及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34

血浆因子Ⅷ定性试验(凝血块溶解法)35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35

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36

血浆肝促凝血活酶时间(HPT)测定37

蝰蛇毒时间(RVVT)试验37

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含量测定37

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A)检测38

蛋白S抗原(PS:Ag)测定38

蛋白C抗原(PC:Ag)测定38

蛋白C活性(PC:A)测定39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检测39

凝血酶时间(TT)测定39

蕲蛇酶时间测定40

血浆复钙交叉试验(CRT)40

血浆凝血酶时间纠正试验(游离肝素时间测定)40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41

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41

Lupo试验和Lucor试验41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42

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试验42

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抗原(t-PA:Ag)测定43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t-PA:A)测定43

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活性(PAI:A)测定43

血浆α2-抗纤溶酶活性(α2-AP:A)检测43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测定44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44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44

血浆纤溶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45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检测45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45

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检测46

纤维蛋白肽Bβ1-42和Bβ15-42测定46

血浆凝血酶原片断1+2(F1+2)检测46

二、血液特殊检验47

(一)血液形态学检验47

骨髓细胞形态分析47

骨髓有核细胞分析53

骨髓巨核细胞分析53

骨髓象分析53

骨髓粒细胞系统53

骨髓红细胞系统的改变54

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55

骨髓淋巴细胞系统的改变55

骨髓单核细胞系统的改变55

骨髓浆细胞系统的改变56

骨髓巨核细胞系统的改变56

骨髓组织细胞的改变56

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56

骨髓中的核分裂细胞56

骨髓中的寄生虫和异常细胞56

(二)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58

过氧化物酶染色58

苏丹黑B染色58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58

酸性磷酸酶(ACP)染色59

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60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60

糖原染色61

铁染色62

(三)Ph染色体检验64

(四)输血相关检验64

ABO血型系统64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64

ABO血型的亚型65

ABO血型鉴定65

交叉配血试验65

Rh血型系统67

(五)溶血性贫血检验68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Hb)测定68

血清结合珠蛋白(HP)测定69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69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试验)69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OFT)70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70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ACT)71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72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72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PK)缺陷筛选检查72

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73

HbA2定量测定73

血液抗碱血红蛋白F(HbF)测定73

血液血红蛋白F酸洗脱试验74

红细胞血红蛋白H包涵体(HbH)测定74

红细胞镰变试验74

血液异丙醇沉淀试验75

血液热不稳定试验75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75

冷凝集素试验76

血液酸溶血试验(Ham试验)76

血液蔗糖溶血试验77

血液冷热溶血(D-LT)试验77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77

第二章 尿液检验79

一、尿液收集与常规检查79

尿量80

颜色80

尿比重(SG)80

尿酸碱度(pH)81

尿蛋白质(PRO)81

尿葡萄糖(GLU)82

尿酮体(KET)82

尿亚硝酸盐82

尿胆原(URO)与尿胆红素(BIL)82

尿沉渣细胞与结晶83

尿沉渣管型84

常见肾脏疾病的尿液变化85

二、尿液其他检验86

尿渗透压测定86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86

尿肌酐测定86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NAG)87

溶菌酶测定88

尿本-周蛋白测定88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β-hCG)88

尿淀粉酶(AMY)测定89

乳糜尿检查(尿液乳糜试验)89

尿肌红蛋白(uMb)测定89

尿游离血红蛋白测定90

尿含铁血黄素测定90

尿浓缩稀释试验91

尿17-酮类固醇测定91

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91

尿儿茶酚胺/香草扁桃酸测定92

尿液电解质测定92

尿钾测定92

尿钠测定93

尿氯测定93

尿苯丙酮酸测定93

第三章 粪便检验94

一、一般检验94

粪外观94

粪气味94

粪隐血试验(OBT)95

粪胆色素检查95

显微镜检查95

二、粪便特殊检验96

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测定96

粪便培养97

第四章 其他体液检验98

一、浆膜腔穿刺液检验98

浆膜腔穿刺液一般检验98

颜色98

透明度98

凝固性99

比重(比密)99

李凡他(Rivalta)试验99

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及分类99

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99

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99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比较100

二、脑脊液检验101

(一)脑脊液的一般检验101

颜色101

透明度101

脑脊液比重(比密)102

脑脊液pH102

脑脊液蛋白潘氏定性试验102

脑脊液细胞计数和分类102

(二)脑脊液生化测定103

氯化物测定103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103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104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测定104

三、精液常规检验105

精液量与外观105

精液液化与黏稠度106

精液pH检查106

精液细胞检查106

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107

精子功能检测107

精子形态检查107

四、前列腺液常规检查108

五、阴道分泌物检验109

(一)阴道分泌物一般检验109

外观109

阴道分泌物pH109

清洁度检查110

(二)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110

原虫110

真菌111

淋病奈瑟菌111

阴道加德纳菌111

衣原体112

病毒112

(三)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113

六、痰液检验113

(一)痰液一般检验114

量114

颜色及性状114

气味114

(二)痰液的一般涂片(显微镜)检查114

红细胞115

白细胞115

上皮细胞115

肺泡吞噬细胞115

癌细胞115

弹性纤维115

夏科莱登结晶115

脂肪滴和髓磷脂小体116

寄生虫和虫卵116

细菌116

(三)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117

第五章 生化检验118

一、概述118

(一)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要求118

(二)静脉采血对医护人员的要求119

(三)静脉血标本采集后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121

(四)从导管取样122

(五)24h尿液标本的留取122

(六)常用尿液防腐方法122

二、糖类检验123

血葡萄糖(GLU)测定12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25

糖化血红蛋白(GHb)128

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GSP)129

半乳糖酶129

馒头餐葡萄糖130

糖类检验项目的选择和临床应用评价130

三、蛋白质检验131

血清总蛋白(TP)131

血浆白蛋白(Alb)132

血浆球蛋白(G)134

血清前白蛋白(PA)135

铜蓝蛋白(CP,CER)136

血清蛋白电泳136

C反应蛋白(C,CRP)139

转铁蛋白(TF)140

结合珠蛋白(Hp)140

血红素结合蛋白(Hpx)141

α1-抗胰蛋白酶(α1-AT)141

α1-酸性糖蛋白(α1-AG,AAG)142

β2-微球蛋白(BMG)142

黏蛋白(MP)142

纤维连接蛋白(Fn)143

血清铁蛋白(SF)144

层粘连蛋白(LN)144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Hb)145

四、血脂检验145

血脂危险水平划分标准145

总胆固醇(TC,TCHO)146

甘油三酯(TG,TRIG)148

磷脂(PL)150

游离脂肪酸(FA)15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5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52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153

脂蛋白(a)[Lp(a)]154

脂蛋白电泳155

载脂蛋白A(ApoA)157

载脂蛋白B(ApoB)158

载脂蛋白E(ApoE)160

心血管疾病检验项目选择与应用160

五、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检验161

血清钾(K)161

血清钠(Na)164

血清氯(Cl)165

血钙(Ca)166

血磷(IP)168

血镁(Mg)169

血清铁(SI)及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171

血铜(Cu)173

血锌(Zn)174

铅(Pb)174

硒(Se)176

锰(Mn)176

镉(Cd)177

铝(Al)177

碘(iodine,I)177

六、血气分析178

血液pH值(pH)178

总二氧化碳(TCO2)与碳酸氢根(HCO-3)178

血液氧分压(PO2)179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CO2)180

标准碳酸氢盐(SB)180

实际碳酸氢盐(AB)181

碱剩余或碱不足(BE)181

缓冲碱(BB)181

血氧饱和度(SO2)及血氧含量(CO2)182

阴离子间隙(AG)182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P50)183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183

血气分析临床应用评价185

七、血清酶类检测187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7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9

乳酸脱氢酶(LDH,LD)及其同工酶191

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GT)192

肌酸磷酸激酶或肌酸激酶(CPK/CK)及其同工酶194

脂肪酶(LP)196

腺苷脱氨酶(ADA)197

单胺氧化酶(MAO)198

碱性磷酸酶(ALP)198

酸性磷酸酶(ACP)201

胆碱酯酶(ChE,CHE)201

α-L-岩藻糖苷酶(AFU)204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205

苹果酸脱氢酶(MDH)206

谷氨酸脱氢酶(GDH,GLDH)206

淀粉酶(AMY)206

5′-核苷酸酶(5′-NT)208

脯氨酸肽酶(PLD)209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20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09

过氧化氢酶(CAT)210

精氨酸酶(ARG)210

丙酮酸激酶(PK)210

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210

醛缩酶(ALD)211

腺苷酸激酶(AK)211

胰蛋白酶(TP)211

鸟嘌呤脱氨酶(GD)212

脯氨酸羟化酶(PH)212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212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212

谷胱甘肽还原酶(GR)212

异柠檬酸脱氢酶(ICD)213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SAL)213

核糖核酸酶(RNase)213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213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214

葡萄糖-6-磷酸酶(G-6-P)214

血清唾液酸转移酶(ST)214

血清胃蛋白酶(PP,PG)214

醇脱氢酶(ADH)215

肝脏疾病检验项目的选择与临床应用215

八、代谢物检验216

血尿素(Urea)216

血肌酐(Cr)217

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19

血尿酸(UA)221

胱抑素C(Cys-C)222

胆红素(BIL)223

总胆汁酸(TBA)226

甘氨胆酸(CG)227

酮体(Ket)227

血乳酸(LA)228

血氨(BA)229

丙酮酸(Pyr)229

色氨酸(Trp)230

苯丙氨酸(Phe)230

酪氨酸(Tyr)230

肾功能检验项目的选择与临床应用231

第六章 内分泌激素检验233

血清甲状腺素总量(TT4)233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234

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234

血清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测定235

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测定236

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236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T3抑制实验)237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树脂摄取(T3RUR)试验238

基础代谢率(BMR)239

甲状腺碘131I吸收率239

甲状腺99mTc吸收率240

血清蛋白结合碘(PBI)241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241

血清降钙素(CT)测定243

钙耐量试验(CTT)244

磷清除率(Cp)测定245

血清胰岛素(INS,I)测定245

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INS-RT)246

血清免疫反应性胰高血糖素(IRG)测定247

血清C-肽(C-P)测定248

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249

血清胰岛素原(P)测定250

血清胰岛素抗体(IA)测定251

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测定252

尿17酮类固醇(17-KS)测定253

血清游离皮质醇(FC)和尿液游离皮质醇(UFC)测定254

皮质素水试验255

血浆和尿醛固酮(ALD)测定256

血清和尿游离儿茶酚胺(CA)测定257

尿液香草扁桃酸(VMA)测定258

禁饮试验259

禁饮结合血管加压素试验259

血清抗利尿激素(ADH)测定260

血清生长激素(GH)测定260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261

血浆肾素活性(PRA)测定263

血清胃泌素(GTN)测定264

血清心钠素(ANP)测定265

血清卵泡刺激素(FSH)266

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267

血清雌二醇(E2)268

血清雌三醇(E3)269

血清孕酮(P)270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272

血清催乳激素(PRL)273

血清睾酮(T)275

第七章 肿瘤相关检查277

一、肿瘤标志物277

(一)分类277

(二)影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的因素278

(三)临床应用278

(四)结果判读280

(五)检测的方法281

(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281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283

甲胎蛋白(AFP)283

癌胚抗原(CEA)287

糖抗原19-9(CA19-9)290

糖抗原125(CA125)294

糖抗原15-3(CA15-3)297

糖抗原549(CA549)300

糖抗原72-4(CA72-4,TAG72)302

糖抗原50(CA50)304

糖抗原242(CA242)306

细胞角蛋白19(CK19)片段(CYFRA 21-1)307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31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1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2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22

甾体激素受体325

人降钙素(hCT)327

胰胚抗原(POA)329

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329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330

醛缩酶同工酶A(ALD-A)330

α-L-岩藻糖苷酶(AFU)33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332

铁蛋白333

酸性同工铁蛋白(HIFA)、肝癌铁蛋白334

β2-微球蛋白(β2-MG)334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335

组织多肽抗原(TPA)337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337

胃蛋白酶原Ⅰ和Ⅱ338

胃泌素前体释放肽(GRP)339

三、肿瘤相关基因检查339

(一)Her-2基因339

(二)EGFR基因341

(三)ras基因342

(四)ERCC1和XRCC1基因344

ERCCI(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44

XRCCI(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45

(五)VEGF基因346

(六)TYMS(TS)/TP/DPD基因346

(七)β-微管蛋白/tau蛋白348

(八)RRM1基因349

(九)UGT1A1基因350

(十)多药耐药基因(MDR)351

(十一)p53基因352

(十二)PTEN基因353

(十三)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353

(十四)p16基因354

(十五)C-myc基因355

(十六)nm23基因355

(十七)BRCA基因356

(十八)脆性组氨酸三联基因(FHIT)357

(十九)结肠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APC)基因358

(二十)端粒酶基因359

(二十一)Bcl-2基因360

(二十二)Survivin基因361

(二十三)mdm2基因362

(二十四)家族性结肠息肉易感基因(MCC)363

(二十五)直结肠癌缺失基因(DCC)363

(二十六)多发性神经纤维瘤1(NF1)易感基因363

(二十七)Wilms肿瘤易感基因(WT1)364

第八章 免疫学检验366

一、体液免疫检查366

(一)IgG、IgA、IgM测定366

(二)IgG亚类测定367

(三)IgD测定369

(四)IgE测定369

(五)血清M蛋白检测370

(六)总补体溶血活性检测371

(七)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检测371

(八)补体C1q含量测定372

(九)补体C1抑制剂372

(十)甘露聚糖结合蛋白373

(十一)补体C3含量测定373

(十二)补体C4含量测定374

(十三)B因子含量测定374

(十四)补体C3裂解产物含量测定375

(十五)C3肾炎因子检测376

(十六)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检测(CMSC)376

二、细胞免疫检查377

(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377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测定377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测定380

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380

B细胞分化抗原381

(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382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82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84

NK细胞活性测定385

(三)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检测386

(四)溶菌酶测定387

(五)C反应蛋白(CRP)测定388

(六)纤维结合蛋白(Fn)检测388

(七)嗜异性凝集试验389

(八)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CIC)390

(九)冷凝集试验390

三、自身抗体检验390

(一)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394

抗核抗体(ANA)测定394

抗DNA抗体测定396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测定396

抗单链DNA(ssDNA)抗体测定398

抗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抗体测定398

ENA自身抗体谱检测398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测定402

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抗原(PM-Scl)抗体测定402

抗Ku抗体测定403

其他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404

抗组蛋白抗体(AHA)测定404

抗核点抗体测定404

抗核膜抗体测定405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AFA)测定405

抗着丝点抗体(ACA)测定406

抗Sa抗体测定406

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406

抗肌动蛋白抗体测定407

抗角蛋白抗体(AKA)测定407

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测定407

类风湿因子(RF)测定409

(二)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410

肝相关自身抗体测定410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测定410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体测定411

抗肝细胞膜抗原(LMA)抗体测定411

抗肝特异性脂蛋白(LSP)抗体测定412

抗平滑肌抗体(ASMA)测定412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体测定413

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抗体测定413

抗甲状腺抗体(TGA)测定413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测定413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测定414

抗胰岛自身抗体检测416

抗胰岛素抗体(AIAb)测定416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IRA)测定416

抗胰岛细胞抗体(AICA)测定416

其他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417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A)测定417

抗胃壁细胞抗体(APA)测定418

抗骨骼肌抗体(ASA)测定419

抗心肌抗体测定419

抗心脂抗体(ACA)测定419

抗精子抗体(AsAb)测定420

抗透明带抗体(AZP)测定421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测定421

抗卵巢抗体(AoAb)测定42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测定422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测定423

四、移植免疫检测424

HLA DNA分型424

细胞学分型425

血清学分型425

五、细胞因子检测425

(一)白介素(IL)426

IL-2测定426

IL-6测定426

IL-8测定427

IL-10测定427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s)测定428

(三)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429

(四)干扰素(IFN)测定429

第九章 感染性疾病检验431

一、细菌检测431

葡萄球菌431

链球菌432

肠球菌434

奈瑟菌属和卡他莫拉菌435

埃希菌437

克雷伯菌438

肠杆菌438

变形杆菌439

沙门菌440

志贺菌441

不动杆菌442

假单胞菌443

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444

霍乱弧菌445

气单胞菌445

嗜血杆菌446

诺卡菌447

分枝杆菌447

二、病毒免疫学检验448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448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449

乙型肝炎病毒(HBsAg)表面抗原测定45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定量检测451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测定451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测定451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的检测452

(三)丙型肝炎病毒(HCV)453

(四)丁型肝炎病毒(HDV)453

(五)戊型肝炎病毒(HEV)454

(六)庚型肝炎病毒(HGV)455

(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455

(八)流行性感冒病毒456

(九)副流感病毒(PIV)457

(十)腺病毒(AdV)458

(十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58

(十二)风疹病毒(RuV)459

(十三)腮腺炎病毒(MV)460

(十四)柯萨奇病毒(CV)460

(十五)轮状病毒(HRV)461

(十六)单纯疱疹病毒(HSV)461

(十七)人巨细胞病毒(CMV)462

(十八)EB病毒(EBV)462

三、真菌检测464

(一)念珠菌检测464

(二)曲霉检测466

(三)新型隐球菌检测468

(四)组织胞浆菌检测469

(五)球孢子菌检测470

(六)芽生菌检测471

四、其他感染疾病病原检测472

(一)梅毒检测472

(二)淋病检测474

(三)衣原体抗体检测475

(四)支原体检测475

(五)立克次体检测477

(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测480

五、细菌的耐药性检测481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检查487

一、病毒感染分子检测487

(一)肝炎病毒487

甲型肝炎病毒(HAV)487

乙型肝炎病毒(HBV)488

丙型肝炎病毒(HCV)489

丁型肝炎病毒(HDV)490

戊型肝炎病毒(HEV)490

庚型肝炎病毒(HGV)491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491

(三)单纯疱疹病毒(HSV)492

(四)EB病毒(EBV)493

(五)巨细胞病毒(CMV)493

(六)人乳头瘤病毒(HPV)494

(七)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94

(八)轮状病毒(HRV)495

(九)风疹病毒(RUV)496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496

(十一)柯萨奇病毒(CV)497

(十二)腺病毒(AdV)497

(十三)麻疹病毒(MV)498

二、细菌感染分子检测498

(一)奈瑟菌499

淋病奈瑟菌(NG)499

脑膜炎奈瑟菌(NM)499

(二)大肠埃希菌(Ecoli)500

(三)伤寒沙门菌(ST)501

(四)霍乱弧菌(Vc)501

(五)幽门螺杆菌(Hp)502

(六)结核分枝杆菌(MTb)502

(七)阴道加德纳菌(GV)503

(八)衣原体503

沙眼衣原体(CT)503

肺炎衣原体((2P)504

(九)支原体504

肺炎支原体(MP)504

解脲脲原体(Uu)505

(十)螺旋体505

梅毒螺旋体(TP)505

钩端螺旋体505

三、真菌感染分子检测506

(一)白假丝酵母菌(CA)506

(二)新生隐球菌(CN)506

四、寄生虫感染检测507

(一)弓形虫基因检测507

(二)恶性疟原虫基因检测507

(三)卡氏肺孢子虫基因检测507

五、遗传病基因检测508

(一)血友病基因检测508

(二)苯丙酮尿症基因检测509

(三)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510

(四)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510

(五)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检测511

(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检测512

(七)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检测513

(八)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检测513

(九)性连锁鱼鳞病基因检测514

(十)马方综合征基因检测515

(十一)镰状红细胞贫血基因检测515

(十二)脆-X综合征516

(十三)α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基因检测516

(十四)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检测517

(十五)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检测517

(十六)亨廷顿病基因检测518

(十七)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检测519

(十八)肝豆状核变性基因检测520

(十九)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基因检测521

(二十)囊性纤维化基因检测522

六、细菌耐药基因检测523

(一)MecA基因检测523

(二)VanA、VanB、VanC基因检测523

(三)RpoB基因检测524

第十一章 检验项目组合525

一、呼吸系统疾病525

(一)呼吸道感染525

(二)支气管哮喘525

(三)肺炎525

(四)肺结核525

(五)结节病525

(六)肺脓肿525

(七)支气管扩张症526

(八)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526

(九)胸腔积液526

(十)呼吸衰竭526

二、循环系统疾病526

(一)心力衰竭526

(二)冠心病526

(三)心肌梗死526

(四)心肌炎526

(五)肺源性心脏病527

(六)高血压病527

(七)心包炎527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527

三、消化系统疾病527

(一)消化性溃疡527

(二)慢性胃炎527

(三)肝硬化527

(四)急性胰腺炎528

(五)慢性胰腺炎528

(六)胆囊炎528

(七)阑尾炎528

(八)克罗恩病528

(九)可疑肝病528

(十)黄疸鉴别诊断528

(十一)急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和急性中毒性肝炎)529

(十二)慢性肝炎529

(十三)暴发性肝炎529

(十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29

(十五)脂肪肝529

(十六)反流性食管炎529

四、泌尿系统疾病529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529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530

(三)肾盂肾炎530

(四)肾病综合征530

(五)急性肾损伤530

(六)慢性肾功能不全530

(七)尿路结石530

(八)前列腺炎531

五、血液系统疾病531

(一)贫血531

(二)出血性疾病531

(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531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32

(五)血栓性疾病532

(六)白血病532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532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32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32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32

(四)糖尿病532

(五)垂体瘤533

七、神经系统疾病533

(一)脑梗死533

(二)脑出血533

(三)帕金森病533

(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GBS)533

(五)癫痫533

(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533

八、自身免疫性疾病534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34

(二)类风湿关节炎(RA)534

(三)干燥综合征(SS)534

(四)硬皮病(Scl)534

(五)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534

(六)多发性肌炎(PM)及皮肌炎(DM)534

(七)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534

(八)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35

(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35

(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535

(十一)1型糖尿病(IDDM)535

(十二)重症肌无力(MG)535

(十三)不孕症535

九、常见肿瘤535

(一)食管癌535

(二)胃癌535

(三)结直肠癌536

(四)胰腺癌536

(五)原发性肝癌536

(六)胆道癌536

(七)肺癌536

(八)乳腺癌536

(九)卵巢癌537

(十)宫颈癌537

(十一)绒毛膜癌537

(十二)子宫内膜癌537

(十三)前列腺癌537

(十四)肾癌537

(十五)膀胱癌537

(十六)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537

(十七)甲状腺癌537

(十八)甲状腺髓质癌(C细胞癌)537

(十九)头颈部癌538

(二十)胚胎细胞癌538

参考文献5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