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视域下公民主体意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建国,刘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21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治视域下公民主体意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民概念及其主体性身份的生成1
一、公民概念演进及主体性公民身份的形成2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主体性公民身份的萌芽2
(二)中世纪后期公民主体性身份的初步形成6
(三)近代民族国家与主体性公民身份定型22
(四)全球化时代与主体性公民身份的拓展36
二、主体性公民含义的概括性阐释46
(一)公民与相关概念的区别47
(二)共和主义公民概念与自由主义公民概念的划分51
三、现代意义上主体性公民身份的主要特征57
(一)现代公民身份融合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多重维度58
(二)公民身份意味着对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的确认和保障60
(三)公民主体身份以公共领域为话语和活动空间62
(四)当代公民身份已经丰富、扩展多层次结构64
第二章 主体性概念的哲理阐释及当代应用67
一、主体性内涵的基本构成68
(一)自主性69
(二)能动性70
(三)创造性71
二、主体性哲学理论的演进72
(一)笛卡尔的主体性思想74
(二)康德的主体性思想76
(三)哈贝马斯的主体性思想80
(四)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批判85
(五)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86
三、公民主体性内涵与法治96
(一)公民主体地位对法治的意义97
(二)法治进程中公民主体性的表现103
第三章 公民主体意识的含义及法治109
一、从意识本源认识公民主体意识110
(一)意识的本源特征110
(二)主体意识的形成标志112
二、公民主体意识的功能115
(一)约束限制公权的功能116
(二)推动法律实施的功能117
(三)冲破传统依附意识的功能119
三、公民主体意识的内在构成121
(一)公民主体心理122
(二)公民主体观念123
(三)公民主体人格124
第四章 公民主体身份的政治维度126
一、公民政治主体的内涵128
(一)政治属性是公民的基本属性128
(二)公民政治主体的实践性130
二、确立公民政治主体的意义131
(一)公民政治主体的确立是历史上的突破132
(二)塑造公民主体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135
(三)公民政治主体性建构是法治建设的动力基础136
三、公民政治主体意识的内容构成及培育路径138
(一)公民主体性参与意识139
(二)公民主体性监督意识150
(三)公民主体性权利意识161
第五章 公民主体身份的经济维度183
一、公民经济主体的概念阐释184
二、公民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法治的关联185
(一)法治是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的产物186
(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是法治生成的条件188
(三)经济主体的平等自由是法治平等自由的现实基础190
三、公民经济主体的具体构成及培育路径191
(一)公民产权主体191
(二)公共财政主体202
(三)公民劳动主体209
(四)公民利益主体218
(五)公民契约主体231
第六章 公民主体身份的社会维度237
一、公民社会的形成历史238
二、公民社会主体的表现领域240
(一)独立自治的公民组织241
(二)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243
(三)主体性的公民成员246
三、公民社会主体身份与法治生成247
(一)公民社会是法治生成的土壤248
(二)公民社会构成权力制约的强大力量249
(三)“契约性”社会自治是法治内在要求250
四、公民社会主体意识的培育路径251
(一)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思路252
(二)培育社会主体意识的法律环境及其障碍256
(三)构建社会主体意识的制度保障体系267
第七章 公民主体身份的文化维度282
一、西方文艺复兴对公民文化主体建设的启示284
(一)文艺复兴象征主体性的苏醒285
(二)文艺复兴提倡理性和自由思考286
(三)文艺复兴是渗透主体力量的社会变革289
二、公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具体构成291
(一)科学意识292
(二)理性意识297
(三)独立思考意识298
(四)追求真理意识300
(五)批判意识301
(六)自由意志308
第八章 公民主体身份的道德维度311
一、公民道德主体的内涵及意义312
(一)培育公民道德主体是构建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312
(二)培育公民道德主体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314
(三)公民道德主体意识是法治生成的基本思想条件315
二、公民道德主体意识的内容316
(一)公民道德主体的自由构成317
(二)公民道德主体的自治构成319
(三)公民道德主体的理性构成320
三、道德主体观念的历史和现实误区322
(一)传统儒家文化道德主体性的缺陷322
(二)传统道德伦理学的话语立场和阶级结构323
(三)当代道德教育领域主体性的缺失326
四、公民道德主体确立及主体性意识培育327
(一)公民道德主体的制度伦理建构328
(二)实施公民主体性道德教育330
(三)建立主体间性的道德秩序332
参考文献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