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课程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695277.jpg)
- 陈建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97878024138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语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课程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学目标整合化1
第一节 存在问题2
一、三维目标缺失2
(一)知识和能力马马虎虎2
(二)过程和方法简简单单4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轰轰烈烈5
二、三维目标偏重7
(一)知识和能力扎扎实实7
(二)过程和方法热热闹闹9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洋洋洒洒10
三、三维目标分离12
(一)游离于知识和能力之外的过程和方法12
(二)游离于过程和方法之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4
(三)游离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外的知识和能力16
第二节 解决策略17
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过程和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8
二、过程的体验,方法的掌握,必须依托知识和能力,融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9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必须融入过程和方法,源自知识和能力21
第三节 实践案例《美猴王》23
第二章 教材处理多样化27
第一节 存在问题27
一、千篇一律,模式僵化28
二、四面出击,贪多求全29
三、忽视学情,主体失落31
四、游离文本,漫无边际32
五、本末倒置,喧宾夺主34
第二节 解决策略35
一、选取一些语段35
二、抓住一个基点38
三、训练一种能力39
四、找准一处切入41
五、用好一幅插图43
六、扣紧一条线索46
第三节 实践案例《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47
第三章 教学内容生活化53
第一节 存在问题53
一、游离文本的“生活化”54
二、包罗万象的“生活化”56
三、本末倒置的“生活化”57
四、画蛇添足的“生活化”59
五、远离学情的“生活化”60
六、缺乏纽带的“生活化”62
第二节 解决策略63
一、根据生活实际,巧妙处理教材64
二、基于学生实际,安排教学活动66
三、引入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67
四、设计生活问题,构建联系桥梁69
五、启发学生想象,突破时空限制71
六、创设生活情境,生活中用语文73
第三节 实践案例《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74
第四章 语言训练永恒化79
第一节 存在问题79
一、重词句解释,轻语境理解80
二、重概括结果,轻提取引导82
三、重内容拓展,轻语言品味84
四、重情景创设,轻感悟提升86
五、重细致分析,轻反复朗读87
第二节 解决策略90
一、词句积累是基础90
二、文本概括需引导92
三、语境品味占主导94
四、情境感悟仅辅助96
五、模仿运用乃目的98
第三节 实践案例《蟋蟀在时报广场》101
第五章 教学资源生成化107
第一节 存在问题107
一、预设不精,缺失必要的生成108
二、重视不够,坐失意外的生成109
三、引导不善,偏失深度的生成111
四、处理不当,流失精彩的生成113
五、把握不准,迷失适度的生成114
第二节 解决策略116
一、善用学生的“问”116
二、妙用学生的“错”118
三、活用学生的“争”120
四、巧用学生的“说”121
五、智用偶发的“事”123
第三节 实践案例《黔之驴》125
第六章 问题设计最优化132
第一节 存在问题132
一、无的放矢的问题,缺乏针对性133
二、深浅失当的问题,缺乏适度性134
三、单调乏味的问题,缺乏驱动性136
四、封闭单向的问题,缺乏启发性138
五、繁杂细碎的问题,缺乏简约性139
第二节 解决策略140
一、设计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140
二、设计的问题具有量力性——切合学情142
三、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启迪思维144
四、设计的问题具有共振性——和谐共振147
五、设计的问题具有包孕性——内蕴丰富149
第三节 实践案例《勇气》152
第七章 评价语言多元化157
第一节 存在问题157
一、未置可否,学生无所适从158
二、滥用赞语,误导学生思维159
三、急于定论,制约课堂生成161
四、内容泛化,导致思维肤浅162
五、苍白空洞,缺乏真情实感163
第二节 解决策略165
一、赞美性的语言,激励学生166
二、委婉性的语言,修正思维168
三、引导性的语言,培养习惯170
四、深情性的语言,促进和谐172
五、幽默性的语言,调控课堂174
六、针对性的语言,彰显个性175
第三节 实践案例《心声》177
第八章 媒体使用针对化183
第一节 存在问题183
一、游离化,忽视文本阅读184
二、程序化,忽略师生交流185
三、花哨化,拼凑许多音像187
四、放映化,挤掉思考空间188
五、限制化,束缚思维想象190
第二节 解决策略192
一、化抽象为形象193
二、创设逼真情境194
三、促进语言转化197
四、突破重点难点198
五、增加教学容量200
第三节 实践案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2
第九章 学生地位主体化209
第一节 存在问题209
一、学生失去做事机会210
二、教学缺少生本对话211
三、教师垄断评价权利213
四、课堂消逝琅琅书声215
五、教师漠视独特感受218
第二节 解决策略220
一、给学生充足做事的机会220
二、让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223
三、还学生更多的评价权利224
四、把琅琅的书声还给课堂226
五、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228
第三节 实践案例《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230
第十章 方法指导经常化236
第一节 存在问题236
一、展示资料即预习237
二、朗读指导不到位238
三、圈点勾画欠规范239
四、质疑指导被忽视241
五、文体知识代方法243
第二节 解决策略245
一、注意预习的有效生成245
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247
三、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248
四、重视质疑方法的指导250
五、根据文体确定阅读法252
第三节 实践案例《黔之驴》254
第十一章 小组合作实质化262
第一节 存在问题262
一、滥用“合作”:缺少合作的条件263
二、仓促“合作”:缺少合作的时间265
三、模糊“合作”:缺少合作的分工266
四、自流“合作”:缺乏教师的指导267
五、迷失“合作”:缺少科学的评价269
第二节 解决策略271
一、分组合理是前提272
二、责任落实很重要273
三、问题选准最关键274
四、教师引导避误区276
五、评价巧用见效益279
第三节 实践案例《你相信商业广告吗?》281
第十二章 探究学习有效化285
第一节 存在问题285
一、探究时机仓促化286
二、探究问题零碎化288
三、探究方式简单化289
四、探究内容游离化291
五、探究结果复杂化293
第二节 解决策略295
一、探究目标:关注过程,鼓励创新295
二、探究内容:立足文本,适度拓展297
三、探究指导:把握方向,点拨方法299
四、探究问题:确定方向,留有空间300
五、探究方式:激活已知,引向深入302
第三节 实践案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304
附录:《福建教育》系列文章以及引发争鸣的文章308
一、《福建教育》2009年第3期刊登的系列文章309
教材处理多样化的实践——以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为例&陈建源309
语言训练永恒化——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一&黄秋香 郑新兴312
教学内容生活化——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二&薛鹏 陈雪茹315
问题设计最优化——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三&孙银燕 黄耀星319
二、《福建教育》2009年第6期刊登的争鸣文章323
有感于《教材处理多样化的实践》——与陈建源等老师商榷&黄小星323
三、《福建教育》2009年第9期刊登的回应文章326
“同课异构”之辨析——兼与黄小星老师商榷&陈建源326
从全局看一节语文课——关于《教学内容生活化——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二》一课的补充说明&陈雪茹329
主要参考文章331
后记&陈建源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