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通史 近代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广东通史 近代 上
  • 方志钦,蒋祖缘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377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2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050页
  • 主题词:广东省-地方史-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通史 近代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广东通史绪论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在广东32

第一节 西方国家在广东猖狂的鸦片走私33

一、英国“自由贸易”势力对广州对外贸易体制——广州行商制度的冲击34

(一)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运动34

(二)英国“自由贸易”势力对广州行商制度的冲击36

二、西方国家在广东疯狂走私鸦片42

(一)英国的鸦片走私42

(二)美国的鸦片走私49

(三)英国对华炮舰政策的尝试50

(四)邓廷桢在广东实行禁烟60

第二节 林则徐领导的广东禁烟运动70

一、禁烟、缴烟和销烟71

(一)受命赴粤禁烟71

(二)收缴外国趸船鸦片72

(三)虎门销烟78

(四)禁烟运动的全面开展81

(五)具结与反具结的斗争84

二、林则徐挫败义律的武装挑衅88

(一)林维喜事件88

(二)林则徐巡视澳门90

(三)九龙之战和澳门谈判92

(四)珠江口前哨战97

第三节 鸦片战争在广东101

一、鸦片战争的爆发102

(一)英国政府决定发动对华战争102

(二)英国远征军对广东珠江口外的封锁105

(三)英军的北犯和大沽口谈判106

(四)林则徐领导的广东军民抗英自卫战109

二、沙角、大角之战和所谓《穿鼻草约》111

(一)广州谈判的开始111

(二)大角、沙角之战114

(三)所谓《穿鼻草约》116

三、虎门之战120

(一)琦善的消极备战120

(二)虎门之战121

四、广州战役和《广州和约》125

(一)乌涌失陷125

(二)《戢兵条款》126

(三)广州战役128

(四)《广州和约》134

五、广东人民的反投降、反侵略斗争136

(一)广东士人抵抗派136

(二)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38

(三)广州人民反对奕山、杨芳之流投降卖国的斗争143

(四)广州民间防卫的加强144

六、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45

(一)中英《南京条约》145

(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46

第四节 广东人民抗英斗争的继续149

一、广州民众反对《南京条约》的斗争150

(一)《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和广州明伦堂集议150

(二)广州城郊社学团练的重建和发展153

(三)广东人民的反英抗暴斗争155

二、广州人民反对英人租地的斗争159

(一)黄埔人民反租地斗争159

(二)河南人民反租地斗争160

(三)石围塘人民反租地斗争162

三、广州人民反英人入城斗争165

(一)英人要求进入广州城165

(二)1846年的反入城斗争166

(三)1849年的反入城斗争170

第五节 近代史开端时期广东文化的变化174

一、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观察和探究175

二、梁廷枏的《海国四说》和《夷氛闻记》181

三、著名学者陈澧和朱次琦187

四、近代广东第一位自然科学家邹伯奇191

五、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文学193

(一)爱国诗歌193

(二)民间歌谣195

(三)爱国散文196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三合会起义和人民抗击英法联军的斗争198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动荡199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199

(一)烟毒泛滥199

(二)洋货对自然经济的冲击201

(三)赋税苛重,灾荒遍地205

(四)吏治败坏,军队腐朽209

二、游民充斥,会党林立212

(一)庞大的失业人群212

(二)散兵游勇为匪与饥民啸聚213

(三)三合会的蓬勃发展与频繁起事215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酝酿和发动219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与组织准备220

(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20

(二)拜上帝教的传播225

(三)洪秀全著述的理论文献225

二、信宜凌十八起义231

(一)大寮起义231

(二)转战桂粤233

(三)罗镜罹难235

三、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237

(一)经济上的改革239

(二)政治上的改革239

(三)文化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239

(四)外交方面的改革240

(五)刑法方面的改革240

第三节 三合会大起义241

一、起义的动因242

二、粤东起义243

(一)龙川、潮阳起义243

(二)两围潮州244

(三)潮州起义军余部的战斗245

(四)长乐起义与惠州各属起义247

三、广州外围起义250

(一)东莞何六起义250

(二)佛山陈开起义252

(三)广州城郊李文茂、甘先起义256

(四)中外反动派勾结对付围攻广州的起义军258

(五)叶名琛对广东人民的大屠杀263

四、粤中起义265

(一)顺德、香山起义265

(二)鹤山、开平起义267

(三)新会起义268

五、粤西起义与大成政权271

六、粤北起义与南兴政权275

(一)广州北邻各县起义275

(二)南、韶、连各属起义276

(三)进军湘、赣280

(四)陈金釭与南兴政权283

第四节 广州等地军民抗击英法联军的入侵286

一、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87

(一)英、美、法的修约交涉287

(二)“亚罗”号事件289

(三)英国发动战争295

(四)战事的僵持297

(五)英军退守待援301

(六)香港及其邻近地区的抗敌斗争308

二、广州沦陷312

(一)英法联军的进攻312

(二)广州傀儡政权319

三、人民抗战326

(一)团练总局的成立326

(二)乡勇的游击战332

(三)清政府对抗敌斗争的压制和出卖338

第五节 太平军在广东的战斗354

一、石镇吉部与花旗军入粤354

二、汪海洋部在粤东的战斗及其失败361

第三章 列强对广东侵略的加深和广东的抗法斗争370

第一节 列强对广东侵略的扩大和买办制度的建立372

一、外国侵略者夺取粤海常关权力和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374

(一)新安、香山常关六厂的建立374

(二)赫德夺取香港周围四个常关税厂的权力376

(三)葡萄牙不断扩大澳门侵占地及中葡有关澳门的两次交涉377

(四)《中葡里斯本草约》的签订379

(五)九龙、拱北海关的建立381

(六)《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及葡“永居管理澳门”384

二、沙面租界的建立和汕头、海口、北海相继开埠通商386

(一)沙面租界的建立及其影响386

(二)火烧沙面租界洋行389

(三)汕头、海口、北海相继开埠通商391

(四)潮州人民反对英领事入城及英军炮击鸥汀事件393

三、买办制度的建立和买办势力的扩大396

(一)买办制度的建立396

(二)买办势力的扩大399

(三)买办制度的演变402

(四)买办的收入403

第二节 广东半殖民地的外贸格局405

一、广东外贸的发展趋势407

(一)鸦片战争后至1864年的衰退407

(二)1865—1894年的逐步增长409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变化426

(一)进口商品426

(二)出口商品433

三、半殖民地外贸格局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447

第三节 外商控制广东沿海航运业和创办银行等企业451

一、外国航运商控制广东沿海航运452

(一)五口通商时期外国航运商向广东沿海的扩张452

(二)外国轮船控制广东沿海航运458

(三)穗、汕海上帆船航运业的衰落470

二、外商在广东创办的银行与工业企业473

(一)外商创办的银行及其对广东的贷款473

(二)外商创办的船舶修造业及其他工业企业480

第四节 西方侵略者对广东劳工的掳掠486

一、大量华工出国的基本情况488

(一)华工大量出国的原因488

(二)华工输出的类型489

(三)各港出口人数492

二、变相的奴隶贸易498

(一)华工出国前的悲惨遭遇498

(二)“海上的浮动地狱”501

(三)雇主对华工的残酷虐待和奴役503

三、华工出国的“合法化”及其恶果510

(一)劳崇光的《外国招工章程十二条》510

(二)《北京条约》有关华工出国的规定以及拐匪的猖獗514

(三)《续定招工章程》二十二条的前因后果516

(四)《中美续增条约》522

(五)中秘《查办华工专条》及中西《会订古巴华工条款》524

(六)拐匪屡惩不止525

第五节 列强对广东的文化侵略526

一、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在广东的发展528

二、教会办医院542

(一)教会办医院概况542

(二)教会办医院的目的和作用550

三、教会办学校556

(一)教会办学校的目的556

(二)西方传教士在广东办学概况558

(三)教会办学校的作用564

四、教案570

(一)教案发生的原因571

(二)教案的类型572

(三)教案的性质579

第六节 广东抗法斗争581

一、广东兵制的变化582

(一)绿营的腐败与裁减582

(二)防军与练军585

二、加强防务588

(一)裕宽、张树声、彭玉麟与广东防务588

(二)张之洞的防务方案594

三、反抗法国侵略602

(一)援闽、台抗法603

(二)唐景崧组军赴越抗法605

(三)冯子材、王孝祺率军援桂抗法607

(四)助械助饷611

(五)香港工人反法斗争613

第七节 英国在香港及葡萄牙在澳门的统治615

一、英国在香港的统治616

(一)以总督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确立616

(二)政制的局部调整619

(三)对广大华人的管治622

(四)经济的初步发展624

二、葡萄牙对澳门的殖民管治627

(一)葡人统治下的澳门政制、法律和经济627

(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签订后葡人的继续扩张633

第四章 广东的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产生636

第一节 洋务运动在广东642

一、广东洋务运动的特点643

二、练兵、制器与筹设海防648

(一)采用西法练兵648

(二)筹建军火厂652

(三)筹设海防655

三、创办民用工业683

(一)轮船招商局广州、汕头分局683

(二)电报分局686

(三)广东钱局697

(四)机器织布局、炼铁厂的筹设及迁鄂702

(五)广东洋务民用企业的作用707

四、兴办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708

(一)广州同文馆708

(二)从西学馆到水陆师学堂709

(三)广东黄埔水雷鱼雷局附设鱼雷学堂713

(四)两广电报学堂714

(五)派遣留学生714

第二节 近代民族资本工矿业和航运业的产生720

一、广东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产生与华侨721

二、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业概况723

(一)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和机器缫丝业723

(二)陈联泰机器厂和机器修造业729

(三)佛山巧明火柴厂及火柴业732

(四)汕头豆饼厂734

(五)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734

(六)广州电灯公司736

(七)采矿业737

三、近代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的产生739

(一)托庇外国的华商轮船航运业739

(二)人力车渡的出现746

(三)内河轮船拖渡的开办747

四、早期广东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752

(一)内在的特点752

(二)民族资本与封建主义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756

第三节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变化与发展760

一、耕地面积的扩大与商品性农业的发展761

(一)沙田与耕地面积的扩大761

(二)以筑堤建陂为主的农田水利765

(三)商品性农业的发展768

二、手工业的变化与发展787

(一)受到严重摧残的手工业787

(二)纺织手工业791

(三)农产品加工业797

(四)手工制品业802

(五)新的手工业808

三、商业的变化与发展810

(一)广州从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降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810

(二)墟市的发展和全省贸易额的增长812

(三)广州、汕头与外省各口岸相互贸易的发展816

四、民族资本主义进出口商业的出现823

(一)经营进口商品的新式商业823

(二)经营出口商品的新式商业826

(三)新式商业的性质831

第四节 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和早期的维新思想833

一、无产阶级的诞生834

二、民族资产阶级838

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841

(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841

(二)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846

第五节 财政状况的变化859

一、财政体制及京饷拨解制度的改变861

二、粤海关的税收及其分配865

(一)粤海关税收的种类865

(二)粤海关税的收入867

(三)粤海关税收的分配870

三、藩、运、厘、善库的收支888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1851—1866)890

(二)从太平军余部失败后到甲午战争前(1867—1894)898

四、广东当局加强搜刮的措施909

(一)捐纳和捐输910

(二)溢坦变价和增加田赋临时附加912

(三)开征厘金并不断扩大厘金征收地区和种类915

(四)对进口鸦片征收各种税厘917

(五)弛禁闱姓赌博,由商人承包赌饷920

(六)开征其他税饷和各项杂捐922

五、财政性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926

(一)关税和关务主权的丧失926

(二)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利益服务的财政928

第六节 农村宗族、土客、民瑶械斗与黎族人民起义929

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931

(一)里(图)甲与保甲931

(二)宗族组织的发展934

二、宗族械斗939

(一)械斗概况939

(二)械斗原因941

(三)官方对械斗的态度946

三、土客、民瑶械斗950

(一)咸同年间肇庆府属等地土客械斗950

(二)1878—1879年海南岛临高土客械斗及官军对客民的镇压962

(三)光绪年间连山瑶汉械斗及官军对瑶民的镇压964

四、海南岛黎族人民起义及其失败966

(一)海南岛居民的结构及三股反清武装力量966

(二)1881—1882年黎客起义及其失败968

(三)1884—1887年黎汉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及其失败970

(四)张之洞的《抚黎章程》974

第七节 近代报刊和出版事业的发轫与旧书院的改革977

一、广东刻书的鼎盛时期979

(一)道光至光绪年间的刻书概况979

(二)学海堂刻书981

(三)书局刻书982

(四)富商与仕宦刻书984

二、近代报刊与近代出版业的萌芽989

(一)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和石印技术的传入989

(二)外国传教士在广东创办近代报刊993

(三)资产阶级近代报刊的萌芽995

三、旧书院的改革997

征引书目1000

后记10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