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名砚 洮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名砚 洮砚](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4699206.jpg)
- 安庆丰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6391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古砚-鉴赏-卓尼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名砚 洮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一、砚与书法艺术2
二、“四大名砚”与洮砚7
三、洮砚相关著述12
(一)唐代12
(二)宋代12
(三)金代13
(四)明代14
(五)清代16
(六)民国17
(七)近现代18
第二章 洮砚的发展一、解析洮砚名不见经传的原因20
(一)地处偏远,交通不畅20
(二)文化落后21
(三)经济落后22
(四)取材艰难22
二、洮砚的发展24
(一)洮砚由砥砺发展而来24
(二)笔者所见的汉代砚板25
(三)唐代洮河砚现身世上26
三、洮砚史上的三次开采高潮27
(一)宋代27
(二)明代28
(三)新中国成立后30
第三章 名人与洮砚一、历史名人与洮砚32
(一)文成公主与洮砚32
(二)王韶与洮砚36
1.王韶治理洮河流域的政治背景37
2.王韶的施政方略37
3.洮砚走出洮砚乡38
4.洮砚发展跌入低谷39
(三)王喇嘛与洮砚40
(四)朱元璋与洮砚43
1.恢复“茶马互市”44
2.多种政策化解边境少数民族矛盾44
3.外交使传统文化走出国门45
(五)乾隆与洮砚46
(六)藏王与洮砚48
(七)韩军一与洮砚50
1.洮州51
2.洮水53
3.洮石53
二、现代名人与洮砚54
(一)赵朴初与洮砚54
(二)启功与洮砚56
(三)方毅与洮砚57
(四)林家英与洮砚58
第四章 走近洮砚乡一、从兰州到洮砚产地60
二、九甸峡又叫酒店峡61
三、包舍口曾名宝石口62
四、喇嘛崖在洮河东岸65
五、红嘴绿鹦哥67
六、水抱城庄与水泉湾69
第五章 洮砚的特征及石品一、洮砚的五大特征72
(一)结构紧密74
(二)莹润细腻74
(三)硬度适中74
(四)色泽雅丽74
(五)声音如磬75
二、洮河砚材划分原则75
三、洮河砚材的划分办法75
(一)以石色的不同分类75
1.鸭头绿77
2.玄璞77
3.辉绿77
4.翠绿78
5.淡绿78
6.瓜皮黄78
7.虎皮黄79
8.紫石80
9.羊肝红81
10.阴阳石81
11.白色石82
(二)、以石纹的不同分类82
1.水波纹型83
2.云气纹型85
3.湔墨点型86
4.紫睛石型87
5.无纹石型88
6.鹊桥纹型88
7.洮水流珠型89
(三)以膘皮的不同分类89
1.喇嘛崖出产的膘皮90
2.水泉湾出产的膘皮93
3.蝎子岩、卡日山以及达勿中沟出产的膘皮94
4.卡古沟所产的膘皮95
四、洮砚石材的石病95
(一)筋骨过多,横穿肌体96
(二)石体中的铜钉96
(三)硬筋97
(四)人为的裂纹97
第六章 洮砚的鉴赏、收藏与保养一、砚的鉴赏标准100
(一)石质的标准101
(二)发墨的标准102
(三)利笔的标准102
二、如何鉴赏洮砚103
(一)砚之“质”103
(二)砚之“品”105
(三)砚之“膘”105
(四)砚之“声”106
(五)砚之“形”106
(六)砚之“艺”108
三、洮观真伪鉴别110
(一)鉴别洮砚的方法110
1.借鉴他人的经验110
2.熟悉和了解洮砚的特征111
3.了解其他砚的特点111
(二)与洮砚相似的砚种112
1.围岩石砚112
2.洮石砚113
3.灵岩石砚113
4.祁门石砚113
3.山西青石砚114
6.湖南沣石砚114
四、洮砚保养及其他115
(一)关于使用116
1.开封和启锋116
2.研磨116
(二)关于清洗117
(三)关于养护118
1.远离火118
2.常近水119
3.多盘玩119
(四)关于保存120
1.“存”120
2.“放”120
第七章 洮砚及洮砚队伍的现状一、喇嘛崖下部浸没于水中123
二、新砚材正在替代老砚材123
(一)老坑砚材存量有限124
(二)新砚材现已出现124
(三)新老砚材的更替是时间问题125
三、生产力量“兵分三路”126
(一)卓尼、岷县及临潭127
(二)兰州、临洮128
(三)瓜州128
四、销售网络渐趋形成129
五、纹饰题材和表现形式有所创新131
(一)纹饰题材的创新131
(二)雕刻风格的创新132
(三)工艺水平的创新132
1.充分利用膘皮132
2.巧用“俏色”133
3.借用“水纹”133
4.规避石病,变废为宝133
5.人物雕刻应用广泛134
六、价值取向产生变化134
(一)老坑石料绝产,价值凸显134
(二)物价的变化引起消费观念的变化135
(三)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动了砚文化的发展136
第八章 洮砚制砚名家一、传说中的古代制砚人138
二、现今制砚大师139
(一)李茂棣139
(二)张建材140
(三)包述吉141
三、中青年砚雕艺人142
(一)王玉明143
(二)刘爱军144
(三)包新明145
四、新一代砚雕传人146
(一)马万荣146
(二)李满平147
(三)李海平147
(四)何林财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