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潜,唐民皓主编;胡鸿高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742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信用征信3
第一章 信用征信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概述3
第一节 信用3
一、信用的概念3
二、信用的法律分析5
三、信用的经济分析7
第二节 信用征信9
一、信用征信的概念9
二、信用征信系统10
三、信用征信相关法律关系11
四、规范信用征信活动的必要性15
一、征信国家与非征信国家16
第三节 国外的信用征信法律制度16
二、美国的信用征信法律制度17
三、日本的信用征信法律制度18
四、印度的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20
第四节 我国信用征信的现状及发展20
一、我国信用征信的发展概况20
二、发展我国信用征信系统的法律障碍23
第二章 征信机构26
第一节 征信机构的产生与发展26
一、征信机构产生的基础26
二、自生自发的市场主导模式——美国27
三、政府主导模式——发展中国家29
四、我国征信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29
一、征信机构的概念和特征32
第二节 征信机构的基本问题32
二、征信机构的分类33
第三节 对征信机构的促进和规制34
一、通过准营许可规范和控制征信机构的设立35
二、征信机构终止的规范与控制37
第三章 个人信用征信38
第一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行为38
一、个人信用信息的分类及范围38
二、禁止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40
三、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41
四、个人信用信息的维护和更新42
第二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行为42
一、个人信用信息的用途42
二、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方式43
三、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46
第三节 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权利冲突48
一、对隐私权的认识48
二、属于隐私范畴的个人信息49
三、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冲突的解决51
第四章 企业信用征信57
第一节 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的采集行为57
一、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的采集范围57
二、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的采集方式60
三、违反信用数据采集限制的行为61
四、欧美征信国家企业信用征信的数据采集61
第二节 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的提供行为62
一、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公共信用征信数据(企业数据)的开放63
二、非公共信用数据的提供64
三、欧美征信企业对征信资料的管理64
第三节 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的使用行为65
一、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或形成系统信用数据资料的环节66
二、信用报告或系统性信用资料披露的规制68
三、欧美征信公司对企业征信的使用68
第四节 企业信用征信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及相关法律责任70
一、商业秘密概述70
二、商业秘密保护与企业信用征信的冲突72
第五章 信用征信的法律纠纷处理77
第一节 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侵权纠纷的处理77
一、征信机构侵犯被征信个人隐私权的构成要件77
二、征信机构侵犯被征信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责任80
第二节 信用征信中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处理81
一、征信机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81
二、征信机构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83
三、企业信用征信中商业秘密纠纷的解决途径84
第三节 信用征信中信用权侵权纠纷85
一、侵害信用权的行为86
二、资信利益的损害87
三、侵权行为与资信利益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87
四、征信机构主观上存在过错87
五、侵犯被征信主体信用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88
第四节 信用征信中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法律纠纷的处理88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一般要求89
二、征信机构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纠纷91
三、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93
第六章 信用征信活动的法律监管94
第一节 征信监管模式及监管机构94
一、征信监管模式及主要监管机构94
二、国外征信监管的主要表现形式——立法情况96
三、我国信用监管模式探讨97
第二节 各监管主体的职能划分98
一、政府职能部门98
二、行业组织等其他民间机构100
三、司法检察机关100
第三节 信用监管的主要内容101
一、征信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的监管101
二、对征信行为的监管101
一、根据监管主体不同的分类103
第四节 信用监管的主要措施103
二、根据处罚对象不同的分类104
三、日常监管104
第七章 发展我国信用征信业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106
第一节 政策引导106
一、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征信管理体制106
二、规范征信机构的设立及其征信活动106
三、使政府成为征信机构的稳定用户106
四、明确征信产品的效力107
五、确保信用信息采集渠道的通畅107
六、协调征信权和个人隐私及企业商业秘密权利的冲突108
七、明确实施职能部门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模式109
八、严格企业信用征信中商业秘密保护的保障措施110
九、逐步完善征信活动的争议解决机制110
第二节 法律规范111
十、加快征信专业人员的培养111
一、个人信用征信法律规范112
二、企业信用征信法律规范116
三、企业信用公共记录归集与服务管理规范121
第二篇 信用经济127
第八章 信用经济概述127
第一节 信用经济的概念127
一、信用经济的概念127
二、信用经济的特征129
三、信用的功能、风险和负面作用129
第二节 我国经济中的信用状况130
一、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信用危机”130
二、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法131
第三节 信用制度的内容133
一、信用的经济类型133
二、信用制度的内容及信用立法的目标133
第九章 国家信用135
第一节 国家信用概述135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135
二、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公债135
第二节 国债监管136
一、我国国债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36
二、发达国家国债监管对我国的启示138
第十章 消费信用140
第一节 消费信用概述140
一、消费信用的含义及在各国的发展现状140
二、消费信用的分类141
三、消费信用发展的意义142
第二节 消费信用法概述143
一、消费信用法的职能143
二、消费信用法的内容和立法体例145
三、各国消费信用立法概况146
第三节 主要消费信用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152
一、消费者信用调查制度152
二、信用合同制度154
三、信用回收制度157
第四节 我国消费信用的立法概况与前景展望159
一、我国消费信用的立法概况159
二、消费信用的立法建议160
一、企业信用关乎国民经济整体162
二、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162
第一节 我国企业信用概况162
第十一章 企业信用162
三、企业信用规制的法律渊源163
第二节 失信行为的预防机制164
一、外部预防机制164
二、内部预防机制172
第三节 信用风险的转移分散机制177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177
二、资产证券化180
第四节 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184
一、惩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184
二、惩罚机制中的法律手段184
三、惩罚机制中的市场手段185
四、惩罚机制中的行政手段188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因素190
一、信用风险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障碍190
第十二章 电子商务与信用190
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类型191
第二节 电子合同与信用192
一、电子合同及其立法192
二、电子认证193
第三节 电子支付与信用197
一、电子支付的概念与类型197
二、电子支付的主要立法198
三、电子支付的主要参与方及其法律关系199
四、电子支付中对于银行的保护200
五、电子支付中对于消费者的保护201
一、网络广告202
第四节 其他网络经济行为与信用202
二、网络招聘205
第三篇 运行实务209
第十三章 上海市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介绍209
第一节 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209
一、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设背景209
二、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数据库211
三、上海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理事会213
四、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主要产品214
五、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主要服务与合作项目222
第二节 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229
一、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设背景229
二、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数据库230
三、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业务模式和信息共享机制231
第三节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简介232
第十四章 我国企业资信评级介绍234
第一节 我国涉及征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234
一、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234
二、正在制定中的法律法规政策241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历史回顾242
一、起步阶段242
二、发展阶段242
三、完善阶段242
第三节 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历史与现状243
一、历史回顾243
二、中国信用评级业大事记248
三、中国资信评估上海宣言253
四、业务现状255
第四节 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评级简介258
一、《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等级评估管理办法》258
二、贷款企业资信评估业务考核办法259
三、贷款企业资信等级基本做法260
附录263
1.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263
2.深圳市企业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266
3.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71
4.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75
5.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277
6.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282
7.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办法284
8.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