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由的款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由的款式
  • 刘刚,李冬君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796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由的款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 文明论语3

语言的创世力3

神由语词而生4

仓颉造字二法5

革命出自蚩尤一系5

文明因语言而异6

用汉字才能造长城7

文明的分化与统一8

“雅利安摇篮地”9

中华文明“西来说”10

“西来说”碰到了“西化”11

考古学的“中国特色”12

“昆仑山摇篮地”13

宇宙王国的失落14

英雄王国开启王朝时代16

《山海经》——“华夏摇篮地”17

从“连山”到“连水”19

文明的两种趋向20

“修补”神话和先王21

三代“史官文化”22

释读“线形文字B”的发现23

史诗与考古异说的文明24

英雄厄于“女子与小人”25

革命——从神话到圣化26

从古代到古典27

铁器缔造城邦28

黑铁造就“全民皆兵”30

以神的法则立国31

英雄以命运为法官32

人类友谊超越神的正义34

何其相似的阿卡亚人和殷人36

在历史的转折处失足37

周人干“革命”38

周人的天命历史观39

革命的本体与主体40

民意是天命的样式40

天佑西北41

血缘的扩张42

周人立国43

殷周文化分野44

解构上帝45

不靠神权靠军权46

“亲戚”构成“家天下”47

城邦殖民运动47

荷马的教化48

史诗诞生在广场49

公民的“城邦心灵”50

迁徙创造新文明51

荷马与周公的差异52

转型——从革命到维新53

文明的两个维度53

理性的时间和空间55

人的尺度是历史56

纪年开启人的历史56

神话是历史之母57

中国文明少年老成58

自我意识作为历史的起源58

公民的胜利59

哲学是城邦的儿子60

热爱知识61

学校始于闲暇62

最高的“娱乐”是悲剧63

文明的抉择64

文明的突破65

“哲学的全身心”66

哲学是“命运”的剧场66

命运之水67

“无限”的局限性68

万物都有原罪69

在上帝来临之前70

中国思想何其洒脱71

绝对理念是灵魂的形式72

燃烧的逻各斯73

水性靠不住74

人是会思想的蜡烛75

法律是灵魂的“分寸”76

历史的尺子刚好够用77

祖灵二重性78

神话化为历史79

民主忘恩负义79

“革命性”与“合法性”80

“人民”缺钙站不起来81

民主从广场到剧场81

悲剧源于“秘索思”82

悲剧与法典同时诞生83

以悲剧“认识你自己”85

“阿提卡的美少年”86

美少年是会思想的芦苇87

合唱是公民大会的缩影89

史诗结集于城邦90

梭伦如同阿喀琉斯91

模仿神和英雄的公民92

普罗米修斯的自由93

贰 江山诗话97

青春是年成的诗97

青春期的政治98

中国绥服四方99

《禹贡》政治地图100

五服是文明尺度101

要紧的是做中国人102

文化中国的统一性103

历史是儒者的宗教104

以中道立国为中国104

要王朝还是要中国105

文化中国永不倒106

中国并不在中央106

历史要人来选择107

中国思想的两大规律108

汉文化里的楚蛮夷109

中国的两河流域110

文化中国的中轴线111

司马迁的“大一统”112

写史是代王立言112

黄河边上的中国113

“司马迁线”是帝国生命线114

天下——农牧政治一体化115

中国之梦从中原开始116

死也要死在天上116

信仰与理想不一样117

从历史分娩的是圣人118

主义造就理想国118

胜利者篡改历史119

千古美人那一笑119

中国礼教与诗并行120

乌托邦是无常的歌121

以革命投入无常122

纪年从“共和”开始122

文化中国少年老成123

“素王”是历史之王123

春秋与战国的文化分野124

中国的农民问题125

儒学两条路线126

王道理想是期权126

人民要有财产权127

君主“为富不仁”128

仁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9

逻辑化的侠义129

面对真理也不能放弃权利130

先王是一面历史的旗帜131

以审美求取历史认识最大值131

《离骚》是自我宣言132

“美人”是普世价值133

在道德上神靠不住134

历史人物不宜长寿134

“道”不能拿来送礼135

“求道”是寻找自我135

“道”在秦岭淮河那一线136

权力一旦成了真理137

“皇帝”的抱负138

紧跟思想者王139

让思想上山去140

英雄押头颅敢与天命赌141

天子也要接地气142

皇帝还要有理想143

帝王那一声叹息144

青春天子当惆怅144

历史与神话交错的诗145

河出昆仑始文明146

文明的芽尖147

农业文化要回家148

悲凉乃天命本色149

长城的帝王风水学149

用运河连起来的统一150

锦绣江南的诗意兵法151

读史当以审美之眼152

嵇康死于“反革命”153

给诗人的江山排座次154

诗化的玄学155

用诗意发酵自我155

隐士原来是斗士156

行吟于“老农”之路157

自我大于体制158

美的理念从内心醒来159

清谈是自由的渊薮160

民族精神的文武之道160

格律化的山水诗161

以格律为诗立法162

独立高峰的苦恋163

格律诗成就科举制164

诗性的制度化个体165

从苦恋到把玩165

莫误帝家是娼家167

唐诗运动新方向167

宫体诗里的红太阳168

“政治正确”的帝王诗169

帝王绝不“黯销魂”170

继续革命出女皇171

宫体诗的自赎172

坐天下要政治正确173

边塞诗大合唱174

大合唱里的帝王歌喉175

历史的本体是文化176

盛唐的悲哀177

思想者的去处178

使王朝转向国家179

走向“国民经济”180

“破”的义理181

哲学的失足183

民间思想者的生存空间184

思想者创业——办书院185

儒释道共和新气象186

真理与天理不同187

思想者有福188

思想者的相会189

以心法为兵法189

回到文明的原点190

思想不死191

思想者的共和国192

思想的异化193

叁 国史清谈197

科学的异化197

“主义”取代救世主197

理论泡在运动里198

运动的动力和定力198

胜利的逻辑199

民主证伪199

自由被“主义”200

思想属于个体200

确认“祖国”201

认同的困境202

为何不立“民纲”202

鲁迅的提醒203

自由主义的猴子204

“祖国”三段论205

文化中国的形态205

儒家自有好传统206

新文化理应安顿好孔子207

“圣化”两核心208

走出圣化209

活在“我的祖国”里210

王朝如衣裳210

民间说“分”211

民史存“义”212

放下王权主义212

赢在民心213

历史审判个体214

革文化中国的命214

还原孔子的个体性215

文化中国没有统治者216

把晚清与近代分开216

王朝的伎俩217

近代史的“近代性”218

几何学里的上帝219

《几何原本》的近代性220

近代化的两条路线220

帝国解体大趋势221

世界近代史开端222

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史223

辫子大一统224

近代化之殇225

市场大于国家226

流通造就世界227

商战合一的公司228

中国民间海商228

民间海权的梦想229

大清朝也有世界首富230

为家天下理财231

皇帝的心思232

以吸毒为游仙233

谁能卖国233

爱国的缺憾234

天下无疆235

落后做老大235

民心可用236

五条历史地理线236

破了底线238

告别天下观239

古汉语说新世界239

海国新兵法240

“合众国以为国”241

尧舜之国241

共和国的异化242

在大洋那一边243

以先王之道联合起来244

走向外交245

谁来做主245

立国之本246

王权的“制度安排”247

唾弃真理248

隐于自我248

捍卫文化中国249

尧舜也要学西方250

船长行使制海权251

以禁治国251

治国还是老路子252

圣人怎样炼成253

守住天下253

救亡两条路线254

理学是亡国之学255

考据学的两条腿256

做“天下兴亡”的学问256

考据学里的启蒙257

立命于文化中国258

天王宗教体验259

历史的图像记忆259

“我乃人王”260

从思想者到阴谋家261

存天理尽人欲262

“做”近代化262

军队国家化263

军队不宜私有264

曾、李不一样265

独服曾文正266

官体商用267

“同治中兴”268

考据学的西化268

上帝的地缘政治269

天佑美国270

“打洋教”的分寸271

在历史的转折处失足272

体制内的“亚政权”273

政治“对仗”273

两种“以夷制夷”274

国之“大款”276

“直辖”上海277

朝廷是个利益集团278

“首长所有制”278

“官督商办”279

北洋新军的摇篮280

言官的鞭子281

自私与侠义281

还了政权抓军权282

军权的名与实283

动了皇上的命根284

修铁路圈钱285

军权决定政权285

朝廷的芒刺286

去李鸿章化287

“割尾巴”287

王权主义的本能289

内王权与外国权289

妥协是硬道理290

拆女的政治292

流氓无产者习气293

屁股决定脑袋294

以国权办国防295

为国权立言296

天朝无约296

帝师的情结297

岂敢为人民公敌298

立宪三张牌299

享受国难300

“堂子”里的政治301

“老佛爷”训政302

自由的出口303

弱势非群体304

新政两条路线305

最是皇帝不自由306

革命是人权的底线306

民权在哪里307

没有一个人有自由308

千古一帝309

权力的脚后跟311

全民跳神的“大民主”311

奴才的觉悟313

义和团战法314

文明之尸315

洋人拥戴李鸿章316

敢与朝廷扳手腕316

晚清“女子与小人”317

立宪如嚼口香糖318

为新私学立言319

预备立宪320

“国民军”难产320

湘淮军系不出皇帝321

为四万万人的人格而战322

军人的自觉323

国宪还是党宪323

统一还是立宪324

训政误国325

以法权立国326

江山也要伟人扶326

给我一个五四327

五四的泡沫328

运动的养料328

思想的原料329

军人爱国运动330

主义的劣根性331

个人主义者在运动中331

新文化的底线332

重温五四运动334

回到历史的起点335

“人性”说的出处335

民心靠不住336

人性好利337

以“学习”改造人性337

思想解放的入口处338

中国权力运动大势339

儒家的愿望340

“五独”始于何时340

做圣人其实很残忍341

让思想回到思想者自身342

圣人“五化”343

文化个体性自觉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