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道明主编;李力田,汪一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144416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通信卫星-载荷-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 陈道明 汪一飞1
1.1 卫星通信的概念与系统组成1
1.2 地位与作用6
1.2.1 卫星通信的地位6
1.2.2 卫星通信的作用与影响7
1.3 特点与应用8
1.3.1 卫星通信的特点8
1.3.2 卫星通信的应用9
1.4 简史与展望12
1.4.1 卫星通信简史12
1.4.2 卫星通信发展展望18
第二章 有效载荷系统分析与设计 李力田 董维芳18
2.1 概述24
2.2 有效载荷的性能参数26
2.2.1 与通信容量有关的参数27
2.2.2 与通信质量有关的参数32
2.2.3 寿命、可靠性和空间环境37
2.2.4 电磁兼容性38
2.2.5 操作控制与状态监视要求41
2.2.6 与卫星平台的接口要求41
2.3 有效载荷的系统设计原则45
2.3.1 一般原则45
2.3.2 主要设计步骤和方法46
2.3.3 产品保障63
第三章 转发器分系统 李力田 樊郁云 陈淑凤等3.1 概述66
3.1.1 转发器的作用66
3.1.2 转发器的分类67
3.1.3 转发器的组成69
3.2 转发器设计的基本原则75
3.3 转发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与要求76
3.4 转发器的接口关系85
3.4.1 转发器分系统内部接口85
3.4.2 转发器分系统外部接口86
3.5 转发器的测试89
3.5.1 测试项目89
3.5.2 测试设施和设备89
3.5.3 测试方法要点91
第四章 微波接收机 崔骏业95
4.1 星载微波接收机发展概况95
4.2 微波接收机组成和性能要求99
4.2.1 微波接收机组成99
4.2.2 微波接收机的性能要求100
4.3 低噪声放大和高增益放大103
4.3.1 FET参数及放大器性能的基本关系103
4.3.2 增益温度补偿106
4.4 变频106
4.4.1 混频器的非线性器件106
4.4.2 混频器分析108
4.5.1 倍频链型微波源109
4.5 本振109
4.5.2 锁相倍频本振111
4.6 星载实用微波接收机111
第五章 功率放大器 熊鸿富 何贤泽 向廷华5.1 概述115
5.2 行波管功率放大器116
5.2.1 行波管116
5.2.2 行波管放大器电源123
5.3 固态功率放大器133
5.3.1 晶体管放大器135
5.3.2 固态放大器电源152
第六章 转发器多工器 吴须大161
6.1 概述161
6.2 输入多工器162
6.2.1 多腔多耦合结构滤波器的综合163
6.2.2 多腔多耦合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的计算机优化167
6.2.3 外均衡通道滤波器168
6.2.4 自均衡通道滤波器171
6.3 输出多工器173
6.3.1 波导多工器的概述174
6.3.2 模匹配法在波导多工器设计中的应用176
6.3.3 波导多工器优化设计181
6.3.4 中国C频段10通道邻接型波导多工器实例介绍184
6.3.5 谐波滤波器186
第七章 转发器控制部件 高宏胜 赵明峰 李弦7.1 概述190
7.2 步进增益调节191
7.2.1 步进增益调节的作用191
7.2.2 步进增益调节的分类192
7.2.3 步进增益调节的原理193
7.2.4 步进增益调节的功能195
7.3 开关195
7.3.1 机械同轴开关196
7.3.2 机械波导开关196
7.3.3 开关网络197
7.4 遥测遥控数据预处理198
7.3.4 开关矩阵198
7.4.1 遥测远置单元199
7.4.2 遥控远置单元201
7.4.3 转发器地面检测设备202
第八章 天线分系统 郭文嘉 陈志远 宋剑鸣等8.1 概述204
8.2 通信卫星星上通信天线的分类205
8.3 通信卫星星上通信天线的基本特性和要求207
8.3.1 对指定服务区的覆盖特性207
8.3.2 极化特性208
8.3.3 极化鉴别(极化隔离)209
8.3.4 天线波束指向精度210
8.4 卫星和服务区的几何关系210
8.5 卫星姿态控制误差对波束覆盖的影响214
8.6 设计方法和过程216
8.7 天线系统的测量、调整和校准218
9.2 反射面天线222
9.2.1 抛物面天线的几何参数关系222
第九章 反射面天线和喇叭天线 陈志远 郭文嘉9.1 概述222
9.2.2 抛物反射面和口径面天线的分析方法224
9.2.3 偏置反射器分析230
9.3 喇叭天线249
9.3.1 矩形口径喇叭250
9.3.2 圆口径喇叭254
9.3.3 低交叉极化覆球波束喇叭258
9.3.4 圆锥波纹喇叭263
9.4 赋形波束(成形波束)天线268
第十章 馈源和成形波束网络 郭文嘉 陈志远等10.1 概述271
10.2 馈源271
10.2.1 基模角锥喇叭和圆锥喇叭馈源272
10.2.2 波纹喇叭馈源273
10.3 馈线部件274
10.3.1 圆极化器274
10.3.2 多信道旋转关节281
10.3.3 收发双工器284
10.3.4 正交模耦合器(OMT)285
10.3.5 奇偶合成器287
10.3.6 矩形同轴线微波部件和波束形成网络289
10.4 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天线馈电系统291
10.5 东方红三号卫星通信天线介绍297
第十一章 有效载荷系统测试 李力田 李本华11.1 概述305
11.2 系统地面电测试307
11.2.1 测试配置308
11.2.2 测试原理309
11.2.3 测试内容和方法312
11.2.4 测试误差315
11.3 在轨测试317
11.3.1 在轨测试的目的317
11.3.2 测试项目的确定320
11.3.3 测试设备323
11.3.4 测量方法327
11.3.5 有效载荷测试与卫星测控的配合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