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才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口才学 第2版
  • 李元授主编;李军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962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经济知识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口才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口语与口才概述1

一、口语与标准口语1

二、口才的含义与特点4

三、口语表达才能的标准8

第二节 口才学概述10

一、口才学的研究对象10

二、口才学的任务12

三、口才学的性质13

四、口才学的功用16

五、口才学的研究方法17

第三节 建立口才学的必要性19

一、建立口才学是总结和继承人类口才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需要19

二、建立口才学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20

三、建立口才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1

四、建立口才学是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结果22

第二章 口语表达的特点与功能24

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特点24

一、口语表达的特点24

二、口语表达应注意的问题29

一、口语表达的一般功能31

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功能31

二、口语表达的特殊功能33

第三章 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38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原则38

一、文明礼貌原则38

二、尊重谅解原则43

第二节 语境协调的原则48

一、适切原则48

二、得体原则55

一、内容组织原则60

第三节 语言运用的原则60

二、信息输出原则67

第四章 口语表达者的素养76

第一节 口语表达者的文化素养76

一、品德素养76

二、知识素养78

三、语言素养80

四、艺术素养81

第二节 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82

一、基本思维能力83

二、创造思维方式88

一、信念素质94

第三节 口语表达者的心理素质94

二、情感素质95

三、气质素质95

四、性格素质97

五、兴趣素质98

第四节 口语表达者的主导能力99

一、内容方向的把握能力99

二、信息反馈的领悟能力100

三、情绪场合的调控能力101

第五章 口语接受者的素质差异与能力要求105

一、年龄、性别的差异106

第一节 口语接受者的素质差异106

二、心理品质的差异108

三、职业、地位的差异110

四、文化教养的差异111

第二节 口语接受者的听解能力112

一、听解的特点113

二、听解的要求117

三、听解能力的构成118

四、听解的交际功能122

第三节 口语接受者的反馈方式126

二、反馈的基本方式127

一、反馈充分体现交流主体的创造作用127

第六章 口语表达的环境132

第一节 口语表达环境的构成要素132

一、时间背景133

二、空间背景135

三、人际背景137

四、语言环境138

五、社会背景141

六、话题背景143

第二节 口语表达环境的制约与影响144

一、语境对语义的制约144

二、语境对表达的影响149

第三节 口语表达环境的利用与设置152

一、语境因素的选择与利用153

二、语境因素的控制与设置158

第七章 口语的生成过程162

第一节 口语的生理-物理构成162

一、内部语言的组织162

二、快速的言语编码164

三、运用语音发送信息165

第二节 口语的博弈过程175

一、语言博弈观的建立175

二、语言博弈的客观基础177

三、语言博弈的主观把握178

第八章 独自体口语交流的程序182

第一节 开头182

一、开头的含义和要求182

二、常用的开头方式186

第二节 展开192

一、展开的含义和要求192

二、展开的基本结构194

第三节 结尾198

一、结尾的含义和要求198

二、常用的结尾方式200

第九章 会话体口语交流的程序208

第一节 交谈208

一、交谈的含义与特点208

二、交谈的类型210

三、交谈的基本要求213

四、交谈的一般程序215

五、多向性口语交流的类型和特点228

第二节 辩论230

一、辩论的含义与作用231

二、辩论的特点232

三、辩论的基本要求233

五、辩论的阐述类型235

四、辩论的种类235

六、常用的辩论技巧241

第十章 口语表达的技法(上)242

第一节 口语表达技法概述242

一、口语表达技法的含义与特征242

二、口语表达技法的运用原则245

第二节 基本交谈模式构成的技法247

一、发问的技法247

二、应答的技法255

一、模糊言语表达的技法265

第三节 语义组合方式构成的技法265

二、委婉言语表达的技法270

三、幽默表达的技法275

四、预设表达的技法283

第十一章 口语表达的技法(下)291

第一节 口语表达方式构成的技法291

一、叙述的技法291

二、描述的技法297

三、解说的技法302

四、阐述的技法306

一、口语内容表述技法的含义与作用317

第二节 口语内容表述构成的技法317

二、常用的表述技巧318

第十二章 礼仪言语表达系统331

第一节 招呼语332

一、称呼式332

二、寒暄式335

三、体语式337

第二节 介绍语338

一、介绍语的含义与作用338

二、自我介绍338

三、介绍他人343

第三节 称赞语347

一、称赞语的交际意义347

二、称赞语的表达要求348

三、称赞语的表达方式349

第四节 感谢语和道歉语350

一、感谢语350

二、道歉语352

第十三章 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354

第一节 言语表达354

一、言语表达的含义354

二、语言符号表达的意义355

三、语言材料的选择与组织358

一、体态语的含义与功能360

第二节 体态语表达360

二、体态语运用的基本要求365

三、体态语的类型和运用369

第三节 副语言表达394

一、副语言的含义和类型394

二、运用语音要素构成的副语言表达技巧394

三、技巧性发声的表达艺术398

第一节 口语表达风格的构成405

一、口语表达风格的含义405

第十四章 口语表达的风格405

二、口语表达风格的构成要素407

第二节 口语表达风格的基本类型417

一、简洁精练417

二、繁丰铺排421

三、平实质朴425

四、庄重典雅427

五、激昂雄浑431

六、委婉含蓄433

七、幽默风趣436

主要参考书目439

跋 李元授4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