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
  • 辛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39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 研究 中国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语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一、反思异化,确立发展新理念2

二、纠正畸形,城乡协调成重点6

三、杜绝浪费,保证发展可持续9

四、走出低端,发展要上新台阶12

五、注重公平,和谐发展是目标14

六、坚决攻坚,制度创新作保障17

专题之一 认识发展环境把握历史方位一、当代中国所处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21

(一)从两极对峙变为一超多强22

(二)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25

(三)中国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化27

二、当代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发生新变化30

(一)社会利益逐渐多元,要求兼顾31

(二)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呼唤整合34

(三)社会诉求不断增加,需要满足37

(四)社会恶意成本刚性,亟待攻坚40

三、紧紧抓住“十一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43

专题之二 立足科学发展着眼又快又好一、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45

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51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5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52

(三)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53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54

三、在发展实践中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4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57

五、重视矫正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认识误区6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70

专题之三 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70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及条件7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和要求7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园78

二、加强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81

(一)培训农民,要有战略思维81

(二)培训农民,要突出重点83

(三)培训农民,要有所创新88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90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91

(二)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措施94

(三)着力解决农村医疗与养老社会保障问题96

专题之四 着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一、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102

(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102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需求105

二、正确理解自主创新112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112

(二)自主创新的方式112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基础114

三、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116

(一)宏观决策与管理体制不顺、调控不力116

(二)创新主体能力不强118

(三)创新机制尚不完善120

(四)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121

四、落实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123

专题之五 促进区域协调形成良性互动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27

(一)区域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27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128

(三)中国区域经济目前的状况130

(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1

二、我国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影响133

(一)从历史角度看区域经济失衡的原因133

(二)区域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36

三、国际上解决区域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经验139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39

(二)发达国家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实践经验144

(一)“四大经济板块”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151

四、“十一五”规划所勾画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151

(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160

专题之六 厉行节约资源实现环境友好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169

(一)从中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170

(二)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举措174

(三)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175

(四)有助于防止经济和生态危机的发生176

(一)总体进展177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回顾177

(二)行动与成就180

三、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挑战184

(一)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污染严重185

(二)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186

(三)垃圾处理率较低186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187

(四)荒漠化与沙尘暴形势严峻188

(六)战略性矿产资源短缺和能源利用技术有待改进188

(七)海洋资源亟待合理开发与保护188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189

(一)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189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191

(三)不断增强中国生态力194

(四)有效解决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196

(五)把科技与经济密切相结合197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98

(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3

(一)经济体制改革渐入佳境207

专题之七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制度保障一、二十多年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7

(二)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13

(三)文化体制改革方兴未艾221

二、二十多年体制改革达成基本共识223

(一)改革开放为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道路223

(二)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可靠保障230

(三)体制改革既要勇于攻坚又要善于攻坚233

(二)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36

三、十一五期间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236

(一)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236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237

(四)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237

(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238

(六)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238

(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238

专题之八 实施科教兴国依靠人才强国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和人才问题240

(一)新时期我国科教事业的指导思想241

(二)教育和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43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245

(四)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246

二、教育、科技、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48

(一)教育是基础248

(二)科技是关键250

(三)人才是核心252

三、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254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255

(二)科技总体水平相对落后257

(三)我国人才竞争力不足259

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61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61

(二)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63

(三)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走人才强国之路265

专题之九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多维度解读26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27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地位27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276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77

二、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279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80

(二)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281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285

三、促进社会和谐,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291

(一)群众利益和思想的新变化291

(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95

(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96

(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297

四、促进社会公平,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298

(一)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99

(二)社会治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301

(三)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304

(四)下大力气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05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