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制度研究 纪念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十周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制度研究 纪念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十周年
  • 马伟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58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国际刑法-国际法院-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制度研究 纪念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十周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问题总论7

第一节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问题概述7

一、受理问题的产生与含义7

二、案件可受理性与情势可受理性9

三、受理制度的内容与功能20

第二节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制度的起草历史31

一、第17条的起草历史31

二、第18条的起草历史39

三、第19条的起草历史41

四、第20条的起草历史46

第三节 可受理性与管辖权51

一、管辖权概论51

二、国际刑事法院中的可受理性与管辖权的关系56

三、自我提交与可受理性66

第四节 可受理性与补充性77

一、补充性概述77

二、补充性与可受理性等的关系100

第二章 调查阶段的受理问题108

第一节 情势初步审查与受理问题108

一、检察官与情势初步审查108

二、情势初步审查中的可受理性110

第二节 情势初步审查中的补充性要求112

一、潜在案件113

二、是否存在国内诉讼程序116

三、国内诉讼程序是否切实117

第三节 情势初步审查中的严重性要求118

一、情势初步审查与严重性118

二、情势初步审查中的严重性与选择情势或案件中严重性的不同120

小结127

第三章 情势的受理问题129

第一节 适用范围与立法目的130

一、适用范围130

二、立法目的130

第二节 程序与条件131

一、通知国家131

二、异议(或申请)理由与主体133

三、等候国家调查135

四、复议国家调查决定136

五、对初步异议裁定的上诉137

六、保全证据的情形137

第三节 第18条与第19条的关系138

一、第18条与第19条的区别138

二、第18条与第19条的联系139

小结140

第四章 无行动141

第一节 无行动概述141

一、产生与含义141

二、根据143

三、情形146

第二节 无行动与可受理性的关系147

一、无行动与不愿意或不能够的关系147

二、无行动可以导致情势或案件的受理148

三、无行动与自我提交的关系150

小结151

第五章 不愿意和不能够152

第一节 不愿意152

一、概述152

二、起草历史154

三、国内诉讼程序156

四、几种情形163

五、评价标准178

第二节 不能够182

一、概述182

二、原因184

三、结果192

小结193

第六章 切实性与正当程序195

第一节 切实性195

一、概述195

二、属性198

三、标准198

四、非切实性的情形202

第二节 正当程序203

一、概述203

二、正当程序与可受理性204

三、目的208

四、标准与内容209

小结213

第七章 严重性214

第一节 概述214

一、地位与作用214

二、含义与特点218

三、起草历史220

四、第17(1)(d)条与其他条款的关系222

第二节 刚果情势案中的严重性标准考察226

一、有系统的或大规模的227

二、社会恐慌230

三、最高级别领导人232

第三节 评价原则与考量因素240

一、评价原则240

二、考量因素243

小结252

第八章 案件受理异议中的程序性问题254

第一节 审查方式与异议主体254

一、审查方式254

二、异议主体257

第二节 异议的阶段、时间、次数与合并263

一、阶段263

二、时间267

三、次数272

四、合并275

第三节 异议与上诉的效力275

一、提出异议的效力275

二、提起上诉的效力277

第四节 异议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277

一、证明责任277

二、证明标准280

小结283

第九章 受理制度与中国284

第一节 受理制度对中国的影响284

一、安理会对可受理性的审查284

二、审查国内诉讼程序286

三、人权标准288

四、政治因素289

第二节 受理制度对中国的启示291

一、及时完善国内刑事司法制度291

二、海外中国国民应当严格遵守国际规则295

三、善于利用受理制度进行国际政治与外交活动295

结论299

参考文献301

后记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