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 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走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 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 杨舟,赵保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528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农村-税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 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历史篇3

第一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税制和“黄宗羲定律”3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3

一、井田制及其瓦解3

二、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6

三、魏晋到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12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21

第二节 农业税制的演变与农民负担27

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税制的变革27

二、秦汉时期的农业税制3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33

四、隋至唐前期的租庸调制36

五、两税法37

六、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43

第三节 “黄宗羲定律”48

一、黄宗羲其人49

二、“黄宗羲定律”的内容49

三、“黄宗羲定律”形成的原因53

第二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业税制和农民负担55

第一节 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55

一、清代后期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55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61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64

第二节 农业税制和农民负担70

一、农业税制70

二、农民负担75

第三节 农民生产和农民生活85

一、农民生产状况85

二、农民消费状况89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税制和农民负担93

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变革93

一、苏维埃区域的土地革命93

二、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102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08

第二节 农业税制和农民负担113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13

二、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122

第三节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131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31

二、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135

当代篇141

第四章 新中国农业税的建立与完善141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农村土地政策141

一、“耕者有其田”:农村生产力的第一次解放142

二、互助组的土地入股143

三、土地私有向集体所有过渡145

四、高级社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公有147

第二节 新中国农业税的建立148

一、新中国农业税的初步建立148

二、新、老解放区农业税的统一151

三、国家公粮的统一征收与管理154

四、改进农业税收,促进农业合作化155

第三节 农业税制度的逐步完善157

一、健全农业税制度158

二、查田定产161

三、统一农业税税率163

四、对农林特产的征税办法164

五、合理负担、鼓励增产的征税原则165

第四节 农业税制度的建立168

一、纳税人169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169

三、免税和减税170

四、纳税期限和地点171

五、农业税地方附加172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税工作与农民生活173

第一节 “政社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173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73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75

三、“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178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80

一、困难时期土地所有权下放生产队180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自留地183

二、形势好转,限制自留地用途183

四、学大寨再刮“过渡风”184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税工作185

一、以财政包干代替农村税收185

二、淡化税收作用186

三、三年困难时期农税负担的调整188

四、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农税负担的提高191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税工作192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193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其构成194

二、农民收入195

三、农民生活199

第六章 新时期农村税收改革与调整204

第一节 “包产到户”: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204

一、“包产到户”的推进过程204

二、“包产到户”及其历史地位207

三、新时期农民与国家的新型关系210

第二节 新时期的农地制度和农村政策212

一、家庭承包经营中农民土地政策的演变212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农民土地政策的新探索213

三、农村所有制改革与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216

第三节 新时期农业税收的改革和调整219

一、农业税的改进与调整219

二、农林特产税的征收与改进224

三、农业税的减免与照顾226

第四节 新时期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229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动态势229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生活232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234

一、农民负担与农民负担问题的历史背景237

第一节 农民负担问题分析237

第七章 农民负担问题与税费改革的背景分析237

二、20世纪90年代后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245

第二节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进展与成效251

一、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简要回顾251

二、难以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深层原因253

第三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扩大原因258

一、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258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262

第四节 城乡二元结构强度过大对社会的影响271

一、二元结构强度过大影响经济协调发展271

二、城乡二元结构强度过大影响社会协调发展272

三、二元结构强度过大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274

实践篇279

第八章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艰难探索279

一、农业税负制度的利弊280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分析280

二、“一事一议”制度的问题284

三、制约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难点285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和条件288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基础288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经济条件291

三、免征农业税的现实可行性292

第三节 2000年以前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探索294

一、四个不同的改革模式295

二、不同模式的异同点298

三、早期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验与争论300

四、早期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问题和缺陷302

五、早期税费制度改革的启示307

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总体进程311

第九章 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成效311

第一节 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总体情况311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313

第二节 率先进行的安徽农村税费改革316

一、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317

二、改革的重点319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321

四、取得的成效323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浙江农村税费改革324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324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和成效327

第四节 综合推进的湖北农村税费改革329

一、推进乡镇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329

二、探索建立“以县为主”的新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331

三、建立“三改联动”的新型国有农场管理体制332

第十章 稳步推进的河南农村税费改革334

第一节 温县、西华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334

一、西华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334

二、温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337

三、西华县、温县农村税费改革的经验343

第二节 河南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345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345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345

第三节 河南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主要特点349

一、在全国率先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349

二、农业税征收代金350

三、农业税改由农业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350

四、建立“即征即退”、“即征即补”和“抵顶机制”,维护农民合法利益351

五、构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353

六、以县为单位,建立村级经费保障管理机制354

七、建立“财政补贴、民政办理、五保户受益”的新型农村五保户供养体制355

第四节 河南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做法356

一、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出发点356

二、把保证乡镇机构、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357

三、坚持全省统管,确保改革政策的统一358

四、把严明纪律、化解矛盾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358

五、加强宣传工作,防止政策棚架,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359

六、广开言路,善待群众,及时化解矛盾359

七、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改革政策落到实处360

八、切实加强农业税征收管理360

九、积极推进配套改革361

十、积极建立农村税费综合监管信息系统361

第五节 河南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效362

一、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362

三、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政府正常运转363

二、规范了国家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363

四、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364

五、强化了民主进程,规范了政府行为,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364

展望篇367

第十一章 免征农业税后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367

第一节 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制度367

一、农村公共产品及其形成367

二、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形成中的责任划分370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72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原因374

五、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公共财政新体制376

第二节 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379

一、乡镇机构存在的问题379

二、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与任务381

三、乡镇机构改革的方案比较382

四、乡镇机构改革的现实选择384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386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演变过程386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387

三、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政策措施389

第四节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391

一、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回顾391

二、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393

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原则394

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397

第五节 乡村债务的化解与清偿400

一、乡村债务的特点400

二、乡村债务的成因402

三、化解乡村债务的思路405

第一节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408

第十二章 统筹城乡财税体制 构建城乡和谐社会408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409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410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414

一、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414

二、统筹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416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419

第三节 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420

一、乡镇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421

二、乡镇财政面临的新形势423

三、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财政体制和政策425

四、实现城乡公共财政体制的创新427

第四节 统一城乡税制,实现社会公平432

一、统一城乡税制的重大意义433

二、统一城乡税制的依据435

三、统一城乡税制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436

借鉴篇441

第十三章 国外农业财税政策及启示441

第一节 国外农业财政支持政策441

一、国外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基本走势441

二、国外农业财政基本政策443

第二节 国外农业税收政策447

一、国外农业税收的基本走势447

二、国外农业税收基本政策449

第三节 国外农业财税制度的启示459

一、财政支持的落脚点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459

二、财政支持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民增收460

三、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税制460

主要参考文献463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