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孔祥智,庞晓鹏,马九杰,方松海,张云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62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报告-西北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报告-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1

(二)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及文章数据来源2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3

二、农业技术水平及应用效果分析4

(一)粮食作物技术水平及应用效果分析4

(二)畜牧业技术水平及应用效果分析16

(三)蔬菜水果的保护地生产状况及效果评价24

(四)苹果种植技术水平评价27

(五)小结与对策建议30

三、农村基层公共组织与农业技术应用33

(一)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推广机构调查34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技术应用42

四、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50

(一)农户禀赋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以小麦品种技术、保护地技术为例50

(二)信息渠道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以小麦品种技术为例58

(三)农户玉米生产决策行为研究63

(四)农户的风险缓解能力对其作物选择的影响——以苹果、茶叶的经营户为例67

第2章 苹果种植技术水平评价——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71

一、导论7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71

(二)相关文献综述72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74

二、农业技术变迁的基本理论76

(一)农业技术变迁的内涵、模式及路径选择76

(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应用80

(三)农户技术采用的一般理论和经验影响因素85

三、苹果品种变迁模型的建立与估算88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88

(二)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取值89

(三)模型的估算与结果分析91

四、礼泉县和富平县苹果品种变迁的案例分析93

(一)陕西省苹果主栽品种概况93

(二)礼泉县和富平县苹果品种变迁过程概述95

(三)礼泉县和富平县苹果品种变迁影响因素分析97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01

(一)研究结论与不足101

(二)政策建议103

第3章 西部地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研究——基于供给主体的分析107

一、引言107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7

(二)文献综述109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11

二、农业推广的概念、作用及原理114

(一)农业推广的概念114

(二)农业推广的作用115

(三)农业推广原理117

三、公共物品理论及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118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物品分类118

(二)各类物品的供给主体安排119

(三)农业推广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120

(四)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122

四、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状况、启示及发展趋势123

(一)国外农业推广体系情况介绍123

(二)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24

(三)世界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126

五、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推广体系调查与分析126

(一)我国西部地区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状况127

(二)我国西部地区政府农业推广机构评述134

(三)非政府农业推广主体参与农业推广的必要性135

六、西部地区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思路及有效运转的保障136

(一)西部地区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思路136

(二)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及措施139

第4章 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研究144

一、导言144

(一)研究背景144

(二)研究对象及目的145

(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147

二、文献综述148

(一)合作社原则研究148

(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149

(三)中外比较研究150

(四)国内实证研究150

三、概念框架、研究假说及理论分析152

(一)概念框架152

(二)研究假说153

(三)理论分析153

四、基于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证结果及分析157

(一)调查方案及数据来源157

(二)技术推广状况的描述统计159

(三)制约因素分析165

五、基于农户的实证研究175

(四)小结175

(一)理论假设和模型176

(二)数据来源和最终样本说明176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178

六、典型案例研究179

(一)联合社发展历程179

(二)技术服务行为考察及影响因素分析180

(三)几点启示183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184

(一)主要结论184

(二)政策建议184

(三)研究局限185

一、引言188

第5章 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188

(一)现有研究结论189

二、理论构建189

(二)理论模型构建190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193

(一)研究设计193

(二)研究假设195

(三)调查情况196

四、单项技术采纳分析196

(一)小麦新品种采纳分析197

(二)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分析213

(一)模型的内涵分析221

五、两种技术采纳的综合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相对比率分析221

(二)变量的经济学特征拓展229

(三)部分禀赋影响采纳决策有别于现有结论的原因230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234

(一)结论234

(二)政策含义238

第6章 信息渠道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基于西部地区小麦品种技术的实证研究241

一、理论框架242

(一)文献综述242

(二)研究框架与假设244

(一)大众传播渠道的一般特征及现状评价246

二、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渠道的现状分析246

(二)人际传播渠道的一般特征及现状评价252

(三)组织机构传播渠道的一般特征及现状评价255

(四)小结257

三、西部地区信息渠道对农户技术采纳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小麦为例258

(一)数据258

(二)分析方法259

(三)变量选择259

(四)分析结果260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261

(一)结论261

(二)对策建议262

第7章 农户玉米生产决策行为研究267

一、引言267

(一)研究背景267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69

(三)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269

二、文献综述270

(一)从风险角度对粮食生产的研究综述270

(二)关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综述271

三、概念框架274

四、样本介绍及描述性统计分析279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279

(二)描述性统计279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288

五、计量经济分析结果与讨论288

(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讨论289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295

(一)结论295

(二)政策建议297

第8章 茶农、果农种植品种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301

一、引言301

二、文献综述302

(一)农业经济中的风险及保险安排302

(二)风险缓解手段与作物选择304

三、概念框架306

(一)作物选择307

(二)作物选择与自我保险308

(三)作物选择与风险分担311

(四)作物选择、自我保险与风险分担313

四、描述性统计314

(一)灾害与保险315

(二)家庭特征317

(三)自我保险318

(四)社会资本320

(五)简要结论325

五、实证分析326

(一)实证模型326

(二)初步分析327

(三)综合分析330

第9章 信贷可获得性对西部地区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338

一、引言338

二、文献综述339

(一)农村信贷市场方面的文献339

(二)金融抑制方面的文献341

(三)农户信贷资金与生产消费决策方面的文献343

三、基本理论及假设344

(一)理论基础344

(二)相关假设347

(二)问卷的设计和说明349

(一)抽样调查方案349

四、数据来源及说明349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准备350

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350

(一)农户融资需求分析350

(二)农户信贷资金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351

(三)信贷可获得性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程度分析354

六、实证结果及分析355

(一)融资需求分析355

(二)信贷资金可获得性分析361

(三)信贷资金可获得性对农业技术采纳影响分析367

七、结论与建议371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