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民经济素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民经济素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761541.jpg)
- 张凤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964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经济-公民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民经济素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公民的经济素质与现代化建设4
第一节 公民经济素质及其特点4
一、公民经济素质的定义4
二、公民经济素质的内涵6
三、公民经济素质的特点9
四、培养公民经济素质所要达到的目标11
第二节 公民经济素质与现代化建设12
一、影响公民经济素质的主要因素12
二、我国公民经济素质的基本状况14
三、公民的经济素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17
第二章 公民应具备的经济意识21
一、经济的内涵22
第一节 经济与经济意识22
二、经济意识23
第二节 经济意识的内涵26
一、商品经济意识26
二、市场意识27
三、平等与公平竞争意识29
四、信息意识30
五、创新意识32
六、质量意识34
七、知识经济意识36
八、开放意识39
九、风险意识41
十、危机意识44
十一、广告意识46
十二、品牌意识48
第三章 公民应具备的微观经济素质51
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本质52
一、稀缺现象52
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52
第二节 供求规律和价格机制的功能55
一、需求55
二、供给56
三、均衡价格58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59
五、价格机制的功能61
第三节 竞争与效率62
一、效率准则62
二、竞争市场的优越性65
三、事与愿违的政府干预66
第四节 微观经济政策70
一、垄断与反垄断措施71
二、外部性与环境污染75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80
四、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85
五、收入分配的调节89
第四章 公民应具备的宏观经济素质9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指标94
一、GDP94
二、通货膨胀98
三、失业102
第二节 宏观经济运行原理106
一、有效需求决定均衡收入106
二、消费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108
三、总需求的变动和乘数原理110
第三节 财政政策111
一、财政政策原理111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113
三、税种的划分114
四、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118
五、赤字与国债123
第四节 货币政策125
一、货币政策原理125
二、货币与银行制度126
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131
第五节 开放与对外经济政策134
一、贸易政策的原理134
二、国际分工与比较利益原理137
三、WTO138
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143
第五章 公民应具备一定的投资意识与投资理财能力146
第一节 关于理财的基本知识147
一、理财的概念及发展历史147
二、理财的必要性148
三、理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49
四、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150
第二节 公民理财所要掌握的各种投资工具153
一、适度消费是理财153
二、身体健康也是理财153
三、银行储蓄理财154
四、股票投资158
五、债券投资167
六、基金投资172
七、保险投资177
八、黄金投资186
九、各种投资工具的比较与投资指导190
第六章 提高公民经济素质的途径194
第一节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194
一、基础教育与公民经济素质的关系194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有较高经济素质的合格公民195
第二节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公民的职业素质200
一、职业教育与公民经济素质的关系200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公民的市场竞争能力201
第三节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经济素质的公民203
一、高等教育与公民经济素质的相互关系203
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培养高经济素质公民205
第四节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培养诚实守信的公民209
一、诚信的内涵210
二、我国公民的诚信状况211
三、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公民212
第五节 加快信息化建设,扩大公民经济交往的“触角”217
一、信息化的内涵218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公民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218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扩大公民经济交往的“触角”221
第六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公民经济素质的提高228
一、电子商务及其优越性229
二、采取措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231
参考文献235
后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