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声与电脑自动伴奏 BAND-IN-A-BOX自动伴奏/TT作曲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85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和声-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伴奏-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声与电脑自动伴奏 BAND-IN-A-BOX自动伴奏/TT作曲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实用和声知识2
第1章 和声基础常识2
1.1 和声的体系2
1.2 学习和声的方法2
目录2
1.3 特别说明3
第2章 和弦的种类4
2.1 和弦的构成4
2.2 和弦的标记法5
2.3.1 三和弦的构成与名称6
2.3 三和弦6
2.3.2 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7
2.4 七和弦8
2.4.1 七和弦的构成与名称8
2.4.2 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10
2.5 调式与和弦级数11
2.5.1 调式的音阶与音级11
2.5.2 三和弦的标记12
2.5.3 七和弦的标记13
2.6 其他和弦13
2.7 和弦的音响协和性14
3.1 和声的织体形式15
第3章 和弦的连接15
3.2 和弦连接与声部进行16
3.2.1 单一声部的进行17
3.2.2 两个声部相对运动18
3.2.3 四个声部的进行19
3.3 和弦的排列位置21
3.3.1 和弦的排列法21
3.3.2 和弦音的旋律位置22
3.4.1 各级正三和弦及特征23
3.3.3 为旋律编配和声23
3.4 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23
3.4.2 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25
3.4.3 正三和弦连接的和声语汇25
3.4.4 和声的终止式28
3.5 和弦的两种连接法29
3.6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应用30
3.6.1 六和弦的作用31
3.6.2 六和弦的两种用法31
3.7.3 用法32
3.7.2 重复音32
3.7 正三和弦第二转位的应用32
3.7.1 功能性32
3.7.4 和声语汇33
3.7.5 经过四六、辅助四六的旋律暗示33
3.8 声部的跳进35
第4章 和弦外音37
第5章 和声的功能与结构40
5.1 和声节奏40
5.2 低音声部旋律化40
6.1.1 副三和弦的种类41
6.1.2 副三和弦的功能41
第6章 副三和弦的使用41
6.1 副三和弦的特征41
6.1.3 副三和弦的特点与作用42
6.1.4 正、副三和弦的一般连接43
6.2 各级副三和弦的使用43
6.2.1 Ⅱ级三和弦43
6.2.2 Ⅵ级三和弦44
6.2.4 Ⅲ级三和弦45
6.2.3 Ⅶ级三和弦45
第7章 七和弦的应用47
7.1 常用七和弦47
7.1.1 Ⅴ747
7.1.2 Ⅱ748
7.1.3 Ⅶ750
7.2 七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50
7.3 七和弦的预备与解决51
第8章 弗里吉亚进行52
9.1 和声写作(为旋律配和声)步骤54
第9章 和声的整体思维54
9.2 和声分析55
第10章 转调和声56
第11章 和声的民族化58
11.1 民族调式的特征58
11.2 和弦的构成59
11.3 民族各调式的和声处理60
第12章 近现代和声的发展63
12.1 副调和弦63
12.2 变和弦67
12.3 近现代和声的构成69
第13章 键盘体和声71
13.1 键盘体和声的基本要求71
13.2 和弦节奏音型73
中篇 Band-in-a-Box的使用76
第14章 电脑与自动伴奏76
14.1 自动伴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76
14.2 Band-in-a-Box的功能特点76
15.1 BB的安装81
第15章 BB的安装与设置81
15.2 BB2005界面86
15.3 设备接口的设定89
第16章 快速入门93
16.1 学会使用快捷键93
16.2 欣赏演示曲93
16.3 和弦输入96
16.4 在风格模板中选择风格类型101
16.5 调整伴奏声部103
第17章 主工具栏106
18.1 乐曲信息和风格设置窗108
第18章 编辑区108
18.2 常用工具栏112
第19章 菜单115
19.1 File(文件)115
19.2 Edit(编辑)135
19.3 Styles(风格)150
19.4 Opt.(选项)160
19.5 Play(播放)165
19.6 Lyrics(歌词)169
19.7 Melody(旋律)174
19.8 Soloist(华彩)188
19.9 Audio(音频)195
19.10 GM(音源设置)204
19.11 Harmony(和声)211
19.12 Notation(乐谱)218
19.13 Window(窗口)223
19.14 Help(帮助)248
第20章 外接音源音色的加载与音色表的生成251
20.1 加载高位库中音色251
20.2 音色表生成器253
21.1 基本的设置选项255
第21章 综合参数选择255
21.2 设置按钮256
第22章 华彩生成278
22.1 华彩器的应用278
22.2 生成华彩声部278
22.3 华彩生成器282
第23章 自动作曲286
23.1 Melodist的应用286
23.2 Melodist模块286
24.2 Guitarist Editor对话框293
第24章 吉他模板编辑器293
24.1 打开Guitarist Editor293
第25章 风格模板窗的构成296
25.1 风格模板窗296
25.2 风格列表文件的构成298
第26章 风格的制作与改编300
26.1 窗口的组成300
26.2 菜单栏302
26.3 工具栏311
27.1 乐曲的结构312
第27章 创作一首新乐曲312
27.2 歌曲自动伴奏制作实例315
下篇 中国风格伴奏的制作322
第28章 “TT作曲家”的安装322
28.1 “TT作曲家”的特点322
28.2 “TT作曲家”软件的安装322
28.3 “TT作曲家”界面的组成324
第29章 “TT作曲家”的窗口327
29.1 和声编辑窗327
29.2 简谱编辑窗332
29.4 钢琴谱编辑窗334
29.3 歌词编辑窗334
29.5 乐谱打印窗335
29.6 浮动工具条338
第30章 乐曲的输入340
30.1 用电脑键盘输入简谱340
30.2 用鼠标输入简谱341
30.3 用MIDI键盘输入简谱342
30.4 MIDI的引入与导出342
附录A BB快捷键344
附录B GM旋律乐器音色表346
附录C GM2扩展音色分类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