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
  • 张藜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498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高聚物-技术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新中国时期的科学与社会:以高分子科学为个案1

第一章 高分子科学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必然性21

第一节 国际学术背景21

第二节 国内社会背景25

第三节 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初步建立29

第四节 高等院校高分子化工教育的开展42

小结 “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53

第二章 建立新型科研体制的尝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学科54

第一节 背景: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的化学研究机构55

第二节 上海有机所的高分子研究:寻求新制度下的发展空间58

第三节 (北京)化学所的筹建:各种力量的冲突与互动75

第四节 (北京)化学所的高分子研究:任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徘徊90

小结 建立新型科研体制的尝试104

第三章 科学、生产活动的组织与协调: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106

第一节 1954年:第一次全国高分子化学会议107

第二节 1955年: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120

第三节 1957年:《高分子通讯》129

小结 科学活动中的“官方”组织137

第四章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专门化141

第一节 高分子教学在中国的发轫142

第二节 平稳起步的北大高分子159

第三节 “大跃进”中的北大高分子167

第四节 对北大高分子人力资源的分析174

小结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181

第五章 科学家在建制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高分子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184

第一节 中国高分子科学家的群体分析185

第二节 对中国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分析232

小结 中国高分子科学家在建制化过程中的作用241

结束语 试论中国现代科学活动的运行机制244

附录259

一 1950年中国化学专家名录259

二 高聚化合物组研究工作计划报告(1952)264

三 关于高分子化学会议的工作报告(1954)269

四 “高分子化学及重有机合成研究计划协调座谈会”资料(1955)274

五 对高分子科学研究工作长远计划的意见(草案)(1955)289

六 高分子科学委员会简则(草案)(1955)293

七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关于高分子科学的内容294

八 《高分子通讯》发刊词(1957)296

九 《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序(1958)298

十 十年来的中国高分子化学(1949—1959)299

十一 王葆仁先生对如何发展高分子的意见(1961)307

十二 高分子教研室不同职务教师的业务要求(1963)313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316

索引321

一 人名索引321

二 关键词索引329

后记332

一 心之旅332

二 怀念钱人元先生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