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行为可诉性、原告资格与司法审查 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标准·新类型行政案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行政行为可诉性、原告资格与司法审查 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标准·新类型行政案件
  • 孔祥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015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行为可诉性、原告资格与司法审查 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标准·新类型行政案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兼及行政审判的地位和作用1

第一节 法律解释及其原因1

一、引言1

二、受案范围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6

三、实体审理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6

第二节 如何理解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7

一、两大法系的基本差异8

二、我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12

第三节 行政审判的重要地位16

一、行政审判与政治文明建设17

二、行政审判与保障人权18

三、行政审判与法治18

四、行政审判与全社会公平正义20

五、行政审判与司法权威21

第二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27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说27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沿革27

二、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规定解析29

第二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发展34

一、司法解释对受案范围的明确和归位34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与行政诉讼的范围36

三、从侵害对象的变化看受案范围的扩张38

第三章 行政行为及其可诉性47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形式47

一、概念的由来47

二、行政行为的形式50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51

一、行政行为的主体51

二、行政行为的职权属性53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属性55

四、行政行为指向的对象57

五、行政行为的效果58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60

一、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60

二、针对特定对象而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行为64

三、针对不同对象而一次性适用的行政行为67

第四节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72

一、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的一般界限72

二、内部行政行为的类型73

三、内部行政行为外部化的理解79

第五节 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83

一、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界分83

二、“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包括事实行为84

第六节 不可诉行为87

一、不可诉行为概述87

二、国家行为90

三、行政终局决定91

四、仲裁行为92

五、行政指导行为95

六、重复处理行为96

六、不具有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100

一、原告资格的涵义111

第四章 原告资格序论111

第一节 原告资格的涵义与价值111

二、国外对原告资格价值的认识112

三、充分认识我国原告资格的制度价值114

第二节 确定原告资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15

一、来自司法实践的感叹115

二、确定原告资格为什么如此复杂118

三、确定原告资格的常规标准与非常规标准121

第五章 我国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127

第一节 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告资格标准127

一、确定原告资格的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127

二、原告资格标准的分歧意见129

三、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131

四、“法律上利害关系”解析135

五、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136

第二节 原告资格标准中的合法权益138

一、“合法权益”的三层涵义138

二、适于法律保护的权益141

三、属于特定法律的保护范围147

四、合法权益中的权利与利益148

五、确定合法权益的标准的变动性150

第三节 原告资格标准中的损害要素151

一、损害的界定151

二、一般债权人能否具有原告资格153

三、受特别保护的债权人的原告资格160

四、因负有特殊职责而产生的利害关系169

一、确定原告资格的司法政策考量170

第四节 确定原告资格的政策考量170

二、确定原告资格的立法政策考量175

第六章 公益诉讼与原告资格181

第一节 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81

一、公益诉讼的涵义181

二、公益诉讼及其原告资格的独特性183

第二节 “专属”的诉权观念与保护分散权益的冲突185

一、权利义务的集体化、社会化和分散化185

二、以实体权利人为依托的传统诉权理念186

三、传统诉权理念的困境186

四、“专属”诉权理念的突破与公益诉讼的产生187

一、我国公益诉讼的实践190

第三节 我国的公益诉讼与原告资格190

二、公益诉讼的评价与前景193

第七章 国外原告资格标准及其启示199

第一节 美国原告资格标准199

一、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199

二、美国原告资格标准的演化过程201

三、确定原告资格的两步骤标准205

四、原告资格标准中的损害217

五、原告资格标准中的因果关系与可救济性233

六、主张他人利益的原告资格238

第二节 欧盟法中的原告资格240

一、欧盟的条约规定240

二、从受理司法审查的三项条件看起诉资格241

三、欧洲法院确定原告资格的司法实践247

第三节 英国法中的起诉资格251

一、起诉资格的法律界定251

二、确定起诉资格的典型判例254

第四节 国外原告资格制度的几点启示258

一、原告资格中的价值平衡258

二、诉讼资源不能浪费与依法行政不能妨碍259

三、操作性标准与政策性标准的统一260

第八章 涉WTO的司法审查与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审理267

第一节 WTO法律的司法审查制度267

一、导论267

二、司法审查的涵义268

三、司法审查在WTO法律中的重要地位272

四、WTO法律的司法审查层级要求与我国承诺的司法复审的关系274

五、WTO法律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278

第二节 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司法解释评释288

一、司法解释的制定背景288

二、《若干规定》名称的由来289

三、《若干规定》的适用范围290

四、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级别管辖291

五、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审理范围292

六、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293

第三节 反倾销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299

一、反倾销司法解释的起草背景299

二、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301

三、诉讼当事人的确定问题303

四、反倾销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305

五、司法审查的裁判方式309

第四节 反补贴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310

一、反补贴司法解释的起草背景310

二、反补贴司法审查的范围311

三、诉讼当事人的确定问题313

四、反补贴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315

五、司法审查的裁判方式319

第五节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之比较319

一、反倾销司法审查概况320

二、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323

三、诉讼当事人的确定问题329

四、反倾销司法审查标准336

五、司法审查的裁判方式343

第六节 美国关税和国际贸易司法审查制度345

一、关税与国际贸易法及其司法审查概况345

二、关税和国际贸易司法审查制度的演变347

三、国际贸易法院及其对国际贸易案件的审理350

四、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及其主管范围352

五、国际贸易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354

六、美国关税和国际贸易司法审查制度的启示355

第九章 行政许可案件的审理问题363

第一节 强化司法审查的重要立法精神363

一、强化司法监督是基本立法精神363

二、行政许可法提供的新的审判准则365

一、行政许可案件范围的明确和扩张366

第二节 行政许可案件范围的明确和扩张366

二、类似案件问题367

第三节 行政许可案件的原告资格369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369

二、行政许可案件的原告资格373

三、受行政许可行为影响的合法权益的范围374

四、行政许可涉及的典型合法权益举例376

第四节 行政许可案件的证据规则和事实认定381

一、视为没有证据、依据的例外381

二、案卷外证据的排除386

三、关联具体行政行为的连带审查387

一、违反行政许可设定权的法律规范不能作为依据390

二、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审查行政许可行为合法性的依据390

第五节 行政许可案件的法律适用390

三、关于新旧法交替期间的法律适用问题391

四、行政许可的旧的特别规定与新的一般规定的适用关系393

第六节 行政许可案件的裁判方式394

一、关于撤销判决问题395

二、法院能否直接判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99

三、关于确认违法与驳回诉讼请求的适用404

第七节 行政补偿案件的审理410

一、行政补偿诉讼的独立性410

二、行政补偿诉讼的行政处理前置原则411

三、适用调解原则411

四、补偿的原则和数额411

五、审理行政补偿案件的程序413

一、婚姻登记行为的法律性质419

第十章 婚姻登记行政案件的审理419

第一节 婚姻登记行为的可诉性与原告资格419

二、起诉婚姻登记行为的原告资格420

第二节 撤销婚姻登记行为行政诉讼的类型427

一、通过行政诉讼撤销婚姻登记行为的可行性427

二、基于婚姻无效事由的行政诉讼428

三、基于可撤销事由的行政诉讼429

第三节 撤销婚姻登记行为事由的法定性与限定性430

一、撤销婚姻登记行为事由的法定性430

二、撤销婚姻登记行为事由的限定性431

第十一章 奥地利宪法审查制度及其他437

一、宪法审查的两种制度437

三、宪法法院的组成、职权及判决的执行439

二、宪法法院的由来439

附录4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4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47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4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5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5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53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536

后记5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