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同法审判实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的最新司法解释编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合同法审判实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的最新司法解释编写](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398439.jpg)
- 唐德华主编;童兆洪,李勇,杨浙京,平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056913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0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9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同法审判实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的最新司法解释编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纠纷与合同诉讼1
一、合同纠纷与其解决方式1
(一)解决合同纠纷的各种程序或方式的基础前提2
(二)诉讼外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和程序5
(三)诉讼解决合同纠纷的程序7
(四)影响合同当事人对解决合同纠纷程序与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12
二、合同诉讼概述20
(一)合同诉讼的特征21
(二)合同诉讼的意义21
三、合同诉讼的基本制度和原则23
(一)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则和独立审判原则23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6
(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7
(四)调解原则29
(五)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31
(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35
(七)辩论原则36
(八)处分原则37
(九)法律监督原则40
第二章 合同纠纷诉讼的主管与管辖43
一、合同诉讼的主管43
(一)主管的概念43
(二)合同纠纷诉讼的主管范围44
二、合同诉讼的管辖45
(一)合同诉讼管辖的概念45
(二)确定合同诉讼管辖的原则46
(三)合同诉讼的级别管辖47
(四)合同诉讼的地域管辖53
(五)合同诉讼的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64
(六)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异议和管辖恒定65
三、管辖权异议文书的制作67
(一)管辖权异议书样式67
(二)管辖权异议民事裁定书71
(三)管辖权异议上诉民事裁定书76
第三章 合同诉讼中对当事人地位的确定82
一、合同纠纷诉讼当事人82
(一)合同纠纷诉讼当事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82
(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83
(三)确定合同纠纷诉讼当事人诉讼地位的意义85
(四)合同诉讼当事人的范围86
(五)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88
二、审判实践中原、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94
(一)关于联营合同纠纷原、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95
(二)关于承包、租赁经营合同纠纷原、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98
(三)关于担保合同纠纷原、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101
(四)关于涉及企业关、停、并、分的合同纠纷诉讼,原、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105
(五)关于“其他组织”的诉讼地位问题108
(六)关于主管部门和开办单位的主体资格问题110
三、合同纠纷诉讼中共同诉讼人地位的确定112
(一)共同诉讼的概念及种类112
(二)共同诉讼人诉讼行为的效力113
(三)审判实践中确定共同诉讼的几种情况114
四、关于集团诉讼代表人的几个问题119
(一)集团诉讼和集团诉讼代表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119
(二)集团诉讼代表人的产生121
五、合同纠纷第三人诉讼地位的确定122
(一)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122
(二)第三人和其他诉讼主体的区别124
(三)审判实践中,常见的确定第三人诉讼地位的几种情况127
第四章合同诉讼中的证据129
一、合同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29
二、合同诉讼证据的种类和分类130
三、审查判断合同纠纷诉讼证据的原则139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140
(二)全面、客观分析的原则140
四、审查判断合同审判证据的方法140
(一)具体分析、综合判断141
(二)通过开庭审理和当事人质证,审查核实证据149
五、对合同的审查判断152
(一)审查订立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格152
(二)审查合同的主要内容是否合法154
(三)审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155
(四)对合同形式及审批手续的审查156
六、合同纠纷诉讼中几种主要证据的特征及其运用157
(一)书证是合同纠纷诉讼的主要证据157
(二)当事人陈述脉络比较清楚,是了解纠纷诉讼案件 全貌的基础159
(三)物证、鉴定结论是证明合同标的物质量的重要证据161
七、合同诉讼中收集、审查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63
(一)明确证明对象163
(二)加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165
(三)不需要证明的证据170
(四)明确当事人举证和人民法院查证核实证据的关系170
八、合同纠纷诉讼证据的保全172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172
(二)证据保全的条件172
(三)证据保全的程序和方法173
附:实践中常见的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范围174
一、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74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77
三、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79
四、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83
五、技术转让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86
六、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90
七、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92
八、仓储合同、保管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范围195
各类合同案件举证须知199
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1
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2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4
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5
仓储合同、保管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7
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09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10
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12
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213
第五章合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216
一、概述216
二、财产保全218
(一)诉讼保全的适用条件和程序218
附:诉讼保全民事裁定书样式221
(二)诉前保全的适用条件和程序225
附:诉前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228
(三)财产保全的请求范围和措施231
(四)财产保全的解除234
附:解除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样式236
三、先予执行239
(一)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240
附:先予执行民事裁定书样式240
(二)先予执行的适用条件244
(三)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的复议246
第六章 妨害合同诉讼的强制措施250
一、妨害合同诉讼的行为250
二、拘传255
附:传票样式257
附:拘传票样式259
三、罚款263
附:罚款决定书样式264
四、拘留267
附:拘留决定书样式268
附:执行拘留通知书样式271
附: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样式275
附:提前解除拘留通知书样式276
附:复议决定书样式280
附:民事制裁决定书样式283
五、其他措施286
(一)训诫286
(二)责令退出法庭286
(三)发送司法建议书286
附:司法建议书样式287
第七章 合同诉讼的第一审程序289
一、合同纠纷的起诉与受理289
(一)合同纠纷起诉条件289
(二)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与受理292
附:驳回起诉的裁定书样式298
附:对原审驳回起诉的上诉案件民事裁定书样式302
附:立案审批表样式308
附:不予受理起诉民事裁定书样式310
附:对原审不予受理的上诉案件民事裁定书样式313
二、合同案件审理前的准备317
(一)依法发送起诉状、答辩状318
附: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公告样式319
(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321
附:受理案件通知书样式(公民起诉的民事案件用)323
附:受理案件通知书样式(法人、其他组织起诉的民事案件用)325
附:受理起诉通知书样式(受理外国人的起诉用)328
附:受理起诉通知书样式(受理外国企业、组织的起诉用)331
附:应诉通知书样式(民事案件通知公民用)334
附:应诉通知书样式(民事案件通知法人、其他组织用)337
附:应诉通知书样式(通知外国人应诉用)341
附:应诉通知书样式(通知外国企业、组织应诉用)343
(三)依法组成合议庭346
附: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样式347
(四)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证据349
附:调查笔录样式352
附:委托调查函样式356
(五)依法追加当事人359
附:参加诉讼通知书样式361
附:退出诉讼通知书样式362
三、合同纠纷的开庭审理363
(一)开庭审理的方式366
(二)开庭审理的程序367
附:出庭通知书样式367
附:通知开庭书样式369
附:送达民事裁判文书公告样式377
附:委托宣判函样式379
附:宣判笔录样式381
(三)开庭审理中若干问题的处理383
附:按撤诉处理民事裁定书样式386
附:准许或不准许撤诉民事裁定书样式394
附:法庭审理笔录样式401
附: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审笔录405
附:申请延长审限报告样式(一审民事案件用)431
附:申请延长审限报告样式(向本院院长申请用)433
附:延长审限民事案件情况表样式437
附:延长审限申请批复样式439
(四)诉讼中止和终结441
附:中止、终结诉讼民事裁定书样式446
四、合同纠纷诉讼裁判的法律适用450
(一)合同纠纷诉讼裁判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450
(二)合同纠纷诉讼裁判适用法律的步骤455
附:民事判决书样式462
附:民事调解书样式468
附:第一审合同案件审判操作规程(供参考)474
第八章 合同纠纷诉讼的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486
一、合同诉讼的第二审程序486
(一)上诉的提起与受理486
附:报送上诉案件函样式490
附:准许或不准许撤回上诉民事裁定书样式494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判498
附:二审维持原判、改判民事判决书样式503
附:二审发回重审民事裁定书样式511
附:民事调解书样式515
(三)第二审合同案件审判操作规程(供参考)520
二、合同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526
(一)人民法院提起的再审526
附:再审民事裁定书样式(本院决定提起再审用)530
附: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本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用)533
附:再审民事裁定书样式(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或决定提审用)539
附: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用)542
附: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用)548
附:民事调解书样式554
(二)基于当事人申请的再审558
附: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样式560
附:再审民事裁定书样式563
附: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566
(三)基于人民检察院的抗诉的再审573
附: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574
第九章 合同诉讼的督促程序585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征585
(一)念585
(二)督促程序的特征585
二、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586
三、支付令的申请和处理587
(一)支付令的申请方式587
(二)支付令的申请条件588
(三)支付令申请的撤回589
(四)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查589
附:受理支付令申请通知书样式590
附:不予受理支付令申请通知书样式593
附:驳回支付令申请民事裁定书样式595
附:支付令样式599
四、债务人的异议603
五、督促程序的终结604
附:终结督促程序民事裁定书样式605
六、督促程序的费用608
第十章 合同诉讼中的公示催告程序609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609
二、公示催告的申请611
三、公示催告的受理及公告613
附:停止支付通知书样式616
附:公示催告公告样式618
四、申报权利620
附:终结公示催告程序民事裁定书样式622
五、除权判决626
附:公示催告除权民事判决书样式628
附:公示催告程序判决公告样式631
六、撤销除权判决之诉634
第十一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基本问题的认定和运用636
一、对合同法律关系的认识636
(一)合同的基本含义637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640
(三)审判实践中有关合同基本原理认识的差异641
二、合同诉讼中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642
(一)合同主体问题642
(二)合同客体问题645
(三)合同内容问题646
三、合同诉讼中应当执行的基本原则648
(一)合同当事人平等原则649
(二)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原则651
(三)公平原则656
(四)诚实信用原则657
(五)合法原则660
四、合同诉讼的法律适用665
(一)合同法的渊源665
(二)《合同法》与其他法律在适用上的关系668
(三)非典型合同的法律适用669
五、合同的解释670
六、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673
(一)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的特别规定673
(二)合同纠纷特殊诉讼时效的起算674
(三)合同纠纷特殊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675
第十二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成立的认定和运用676
一、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676
(一)合同订立人的缔约能力676
(二)审判实践中对合同当事人缔约能力的认定684
(三)合同订立的形式686
(四)合同的内容693
二、要约700
(一)要约的法律含义及实践意义700
(二)常见的要约问题706
(三)解决对要约纠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714
三、承诺715
(一)承诺的法律含义及实践含义715
(二)常见的承诺纠纷及解决723
四、合同成立的有关问题725
(一)合同的成立725
(二)合同成立的时间726
(三)合同成立的地点728
(四)根据国家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签订的合同729
五、格式合同731
(一)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义务731
(二)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733
(三)格式条款的解释734
六、缔约过失责任735
(一)缔约过失责任及其成立条件736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737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740
七、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的保密义务741
第十三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的效力的认定和运用743
一、关于合同成立、生效、无效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743
(一)合同成立与含同生效之间的关系743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无效之间的关系745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效力待定之间的关系746
(四)审判中存在的合同成立与生效关系的不同观点747
二、对合同生效及生效时间的认定749
(一)合同的效力749
(二)合同生效的时间752
(三)合同生效的要件754
三、当事人对合同效力的限制755
(一)附条件的合同756
(二)附期限的合同758
四、效力待定合同759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759
(二)无权代理的行为人代订合同的效力761
(三)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763
五、无效合同763
(一)无效合同概述763
(二)审判实践中对无效合同的发生原因的把握764
(三)审判中严格掌握合同无效要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70
六、对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免责条款无效条件的理解773
(一)《合同法》对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的效力予以限制的意义773
(二)如何正确理解免责条款无效的条件775
七、可撤销的合同778
(一)可撤销合同概述778
(二)审判实践中可撤销合同的发生原因的把握779
(三)撤销权的行使784
(四)撤销权的消灭785
八、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786
(一)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787
(二)不影响独立存在的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787
(三)返还财产、赔偿损失以及非民事性后果788
第十四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的履行的认定和运用792
一、审判实践中对合同履行的原则的把握792
(一)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792
(二)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的附随义务793
(三)公平合理地促使合同的履行794
二、对合同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履行794
(一)当事人协议补充795
(二)依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795
(三)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补充796
三、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价格调整时的履行798
四、涉及第三人的合同的履行801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801
(二)由第三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代为履行)803
五、合同履行中当事人的抗辩权804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805
(二)后履行抗辩权808
(三)不安抗辩权810
六、当事人未按约定履行合同的责任813
(一)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813
(二)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814
(三)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致使合同的履行发生困难时的处理815
七、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817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817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819
八、当事人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对合同履行的影响821
九、情势变更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822
(一)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条件822
(二)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效力823
第十五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的认定和运用825
一、常见的合同变更及转让纠纷825
(一)常见的合同变更纠纷825
(二)常见的合同转让纠纷826
二、审判实务中对合同的变更的认定827
(一)合同条款的任何改变都构成合同内容的变更828
(二)有的合同的变更需要履行法定程序828
(三)合同变更不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改变829
(四)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未变更829
三、审判实践中对合同的转让的把握830
(一)合同权利的转让830
(二)合同义务的转移836
(三)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838
(四)合同转让诉讼中的第三人842
第十六章 合同诉讼中对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认定和运用843
一、常见的引起合同终止的情形843
二、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845
(一)当事人约定的第三人按照合同内容履行845
(二)债权人同意以他种给付代替合同原定给付846
(三)第三人接受履行846
三、合同解除847
(一)合同的协议解除847
(二)合同的法定解除849
(三)合同解除的序853
(四)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854
四、抵销856
(一)法定抵销856
(二)协议抵销858
五、提存859
(一)提存的原则859
(二)提存的规则861
六、免除863
(一)免除的方法864
(二)免除的法律效力864
七、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混同)865
八、合同终止后的有关事宜866
(一)后合同义务866
(二)合同终止与债权债务的结算和清理868
第十七章 合同诉讼中对违约责任的认定和运用870
一、违约责任概述870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特征870
(二)违约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872
(三)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873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875
(一)违约责任构成要件概述875
(二)违约行为876
三、违约责任形式885
(一)继续履行885
(二)采取补救措施887
(三)损害赔偿889
(四)违约金892
(五)定金责任893
四、违约责任承担中的特殊问题898
(一)双方违约时法律责任的承担898
(二)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时法律责任的承担898
(三)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899
五、免责事由的认定902
(一)不可抗力的效力902
(二)对不可抗力的认定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