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
  • 刘红玉,彭福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31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1

一、走出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困境1

二、寻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指导3

第二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4

一、国外研究动态4

二、国内研究现状7

三、研究现状述评11

第三节 论题研究的意义12

一、现实意义12

二、理论价值14

第四节 论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5

一、研究思路15

二、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马克思创新思想概述17

第一节 马克思视域中的创新17

一、创新的本质18

二、创新的基本形式21

第二节 马克思创新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6

一、时代背景26

二、主观因素34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智慧结晶40

第三章 科学创新论42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创新42

一、科学42

二、科学创新45

第二节 科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47

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7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48

三、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50

四、完善人自身的内在动力51

第三节 科学创新精神52

一、求真精神:尊重客观,遵循规律52

二、献身精神:勇于攀登,无私奉献54

三、批判精神:不惧权威,大胆怀疑55

四、协作精神:团结合作,联合攻关55

第四节 对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简要评价56

一、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贡献56

二、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不足之处58

第四章 技术创新论61

第一节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节约型创新62

一、可变资本节约型创新64

二、不变资本节约型创新65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动因66

一、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67

二、资本家对市场需求的响应68

第三节 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71

一、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72

二、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73

三、减少废料排放、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74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75

第四节 对马克思技术创新论的简要评价76

一、奠定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76

二、进一步证明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77

三、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79

第五章 制度创新论82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创新82

一、制度82

二、制度创新84

第二节 三个层面的制度创新85

一、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85

二、中观层面的制度创新89

三、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90

第三节 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93

一、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93

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95

三、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首要途径97

四、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新的制度基础98

第四节 对马克思制度创新论的简要评价100

一、奠定了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100

二、揭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02

第六章 创新价值向度论106

第一节 创新价值二重性和对资本主义创新价值向度的批判106

一、价值与价值向度106

二、创新的价值二重性108

三、对资本主义创新价值向度的批判110

第二节 树立创新价值新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12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根本宗旨112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116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118

第三节 创新的价值标准122

一、确立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地位122

二、确立人民群众对创新成果的享有主体地位124

第四节 对马克思创新价值向度论的简要评价127

一、为人们正确认识创新价值提供科学方法论127

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创新价值取向127

第七章 马克思之后创新理论的发展(上)130

第一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31

一、创新的含义131

二、创新的目的133

三、创新与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134

第二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对发展马克思创新思想的贡献136

一、马克思创新思想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要渊源136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是马克思创新思想的传承与深化139

第三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与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区别143

一、关于创新本质的不同理解143

二、关于创新形式的不同划分145

三、关于创新功能与目标的不同认识146

四、关于创新价值标准的不同判别147

第四节 主要原因分析152

一、创新目的各异152

二、研究的出发点不同154

三、方法论的差异156

第八章 马克思之后创新理论的发展(下)161

第一节 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161

一、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161

二、对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165

第二节 技术创新学派167

一、技术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167

二、对技术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171

第三节 制度创新学派172

一、制度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172

二、对制度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176

第四节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体系177

一、理论研究进展177

二、简要评价180

第九章 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183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183

一、确立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地位184

二、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新的价值标准185

第二节 重视科学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87

一、高度重视科学创新187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科学创新精神188

第三节 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催生生态化产业集群193

一、用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194

二、催生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新的生产力198

第四节 加强制度创新,为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199

一、健全科技创新制度,激发创新活力199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革除束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204

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206

结论210

参考文献221

后记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