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现代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世界现代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816366.jpg)
-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9·259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现代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目录1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苏俄人民为保卫和建设苏维埃俄国而斗争9
第一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9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9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路线和策略13
七月事变后布尔什维克党对武装起义的准备22
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8
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35
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38
第二节 苏俄人民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斗争38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45
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49
第三节 苏联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58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国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划58
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61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64
国民经济的恢复70
苏联的建立和苏联宪法。列宁逝世73
第二章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蓬勃兴起7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风暴77
德国十一月革命77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86
日本“米骚动”95
美、英、法、意等国的革命运动98
一九二三年欧洲的革命风暴102
第二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04
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04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107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2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116
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21
阿富汗的独立战争129
西亚、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133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40
埃及的独立运动147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54
第三节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158
共产国际的建立158
共产国际的初期活动163
第三章 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69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帝国主义本质170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70
华盛顿会议182
第二节 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0
帝国主义反对苏维埃俄国政策的破产190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5
罗加诺公约201
国联裁军会议206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207
第四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211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的执行211
列宁逝世后的国内外状况211
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214
新经济政策和“新反对派”216
工业化的开始和“联合反对派”2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226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和第一个五年计划226
粮食收购危机和“右倾”反对派229
农业全盘集体化23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工业化的成就2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建成240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斯达汉诺夫运动240
苏联新宪法244
肃反运动246
卫国战争前夕的苏联249
第五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254
第一节 “相对稳定”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255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255
法国的“左翼联盟”政府259
英国工党第一次执政和一九二六年大罢工260
德国经济实力的恢复266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268
日本短暂的“稳定”和“田中奏折”270
“相对稳定”时期的国际共运273
第二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274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和三十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274
中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77
二、三十年代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281
越南安沛起义和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287
叙利亚——黎巴嫩和里夫的民族起义291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295
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00
尼加拉瓜的抗美游击战争和巴西的革命运动308
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312
第六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日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18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318
第二节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十年代的英国、法国323
大危机中的美国323
罗斯福当选总统325
“新政”的主要内容326
“新政”的实质330
三十年代的英国332
法国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尖锐化336
法国人民阵线政府339
第三节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42
经济危机下的德国342
希特勒和纳粹党343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46
“第三帝国”的血腥统治和对外侵略350
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53
“二·二六”暴乱和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355
第七章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西方国家的“不干涉”政策360
第一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361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361
埃塞俄比亚人民反对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367
第二节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375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375
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379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和慕尼黑阴谋389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不干涉”政策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89
美国的“中立法”和美日关系397
英、法、苏莫斯科三国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402
条约的签订402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412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初期阶段413
大战的全面爆发413
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417
西欧的沦亡419
北非战场的开辟和德寇占领东南欧424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427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430
苏德战争的爆发430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435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438
中国解放区军民为坚持抗日而斗争443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446
第三节 法西斯统治下的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449
亚洲各国人民的武装斗争449
欧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454
德、日、意人民反对法西斯统治的斗争459
第四节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63
库尔斯克会战和北非战场的结束463
意大利投降和德黑兰会议465
苏联的大反攻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467
欧洲人民大起义和雅尔塔会议470
德国法西斯的崩溃和波茨坦会议475
日寇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的失败477
日本无条件投降479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历史意义482
第九章 现代文化科学的发展487
第一节 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概况和特点488
实用主义490
分析哲学491
存在主义492
弗洛伊德主义494
凯恩斯主义496
第二节 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499
欧美文学499
苏联文学504
亚、非、拉文学507
电影艺术509
现代美术510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514
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514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518
现代化学和生物学524
原子弹和新能源526
从无线电到计算机526
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528
大事年表(一九一七——一九四五年)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