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见病耳针疗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常见病耳针疗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833394.jpg)
- 管遵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80022807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常见病耳针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1
一、中国耳针发展简史1
二、耳针治病原理4
三、耳郭的形态和结构15
(一)耳郭的形态15
耳郭正面15
耳郭背面17
耳根18
(二)耳郭的结构18
四、耳穴的定义、分布、作用和特性20
(一)耳穴的定义20
(二)耳穴的分布规律20
(三)耳穴在诊治中的作用22
1.反映病证,协助诊断22
2.接受刺激,防治疾病23
(四)耳穴在诊治疾病中的特性24
1.耳穴与人体各部的相互对应性24
2.一穴多能和多穴一能性25
3.耳穴的双相调衡性25
4.耳穴与患部征象变化的相似性26
5.耳穴反应和耳穴治疗疾病的及时性26
五、耳郭的分区、耳穴的定位及其功能主治27
(一)耳郭的分区28
1.耳郭基本标志线的划定28
2.耳郭标志点、线的设定30
3.耳郭的分区31
耳郭正面分区31
耳郭背面分区35
(二)耳郭标准耳穴名称、部位和功能主治36
耳郭正面耳穴名称、部位和功能主治36
1.耳轮穴位39
(1)耳中39
(2)直肠39
(3)尿道39
(4)外生殖器39
(5)肛门39
(6)耳尖39
(7)结节40
(8)轮140
(9)轮240
(10)轮341
(11)轮441
2.耳舟穴位41
(1)指41
(2)腕41
(3)风溪41
(4)肘41
(5)肩41
(6)锁骨41
3.对耳轮穴位42
(1)跟42
(2)趾42
(3)踝42
(4)膝42
(5)髋42
(6)坐骨神经42
(7)交感42
(8)臀43
(9)腹43
(10)腰骶椎43
(11)胸43
(12)胸椎43
(13)颈43
(14)颈椎43
4.三角窝穴位44
(1)角窝上44
(2)内生殖器44
(3)角窝中44
(4)神门44
(5)盆腔44
5.耳屏穴位45
(1)上屏45
(2)下屏45
(3)外耳45
(4)屏尖45
(5)外鼻45
(6)肾上腺45
(7)咽喉46
(8)内鼻46
(9)屏间前46
6.对耳屏穴位46
(1)额46
(2)屏间后46
(3)颞46
(4)枕47
(5)皮质下47
(6)对屏尖47
(7)缘中47
(8)脑干48
7.耳甲穴位48
(1)口48
(2)食道48
(3)贲门48
(4)胃48
(5)十二指肠48
(6)小肠49
(7)大肠49
(8)阑尾49
(9)艇角49
(10)膀胱49
(11)肾49
(12)输尿管50
(13)胰胆50
(14)肝50
(15)艇中50
(16)脾50
(17)心51
(18)气管51
(19)肺51
(20)三焦51
(21)内分泌51
8.耳垂穴位52
(1)牙52
(2)舌52
(3)颌52
(4)垂前52
(5)眼52
(6)内耳52
(7)面颊52
(8)扁桃体53
耳郭背面耳穴名称、部位和功能主治53
耳背穴位53
(1)耳背心53
(2)耳背肺55
(3)耳背脾55
(4)耳背肝55
(5)耳背肾55
(6)耳背沟55
耳根耳穴名称、部位和功能主治55
耳根穴位55
(1)上耳根55
(2)耳迷根56
(3)下耳根56
六、耳郭诊断法56
(一)耳郭视诊56
1.耳郭视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7
2.阳性反应的类型及其性质58
3.阳性反应的一般规律60
4.耳郭视诊举例61
5.常见病在耳郭上的阳性反应62
(二)耳郭触诊64
1.耳穴压痛法64
2.耳穴扪诊法66
(三)耳穴电探测诊断67
1.耳郭生物电特性67
2.耳穴探测仪的使用方法68
3.耳穴敏感点探测结果的综合分析70
4.典型病例介绍73
(四)耳穴染色诊断76
1.耳穴染色液的配制77
2.耳穴染色的方法步骤77
3.耳穴染色注意事项78
4.耳穴染色诊断举例79
(五)耳郭诊断遵循的原则83
1.根据耳穴所代表的躯体或脏腑推断病变部位83
2.根据中医脏象学说对阳性耳穴进行综合分析83
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对某些阳性耳穴进行综合分析83
七、耳穴治疗法84
(一)常用耳穴治疗法84
1.耳穴压迫法84
2.耳针法(耳毫针法)90
3.耳穴埋针法95
4.耳穴电刺激法97
5.耳穴药物注射法100
6.耳穴磁疗法102
7.耳穴贴膏法105
8.耳穴放血法106
9.耳灸法108
10.耳穴割治法110
11.耳穴药敷法110
12.耳穴按摩法112
13.耳穴激光照射法112
(二)刺激耳穴时常见的反应115
1.耳部反应115
2.患部反应115
3.循经反应116
4.全身反应116
5.“闪电”反应117
6.连锁反应117
7.延续反应117
8.适应反应118
9.迟钝反应118
(三)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118
1.耳针疗法注意事项118
2.异常情况的处理119
(四)治疗取穴原则和配方120
1.按相应部位取穴121
2.按藏象辨证取穴121
3.按经络学说取穴121
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122
5.按临床经验取穴123
(五)提高耳针疗效的几个基本因素123
1.诊断明123
2.配方好124
3.穴位准124
4.手法对125
第二篇 常见病的耳针治疗128
一、内儿科疾病128
(一)细菌性痢疾128
(二)流行性腮腺炎130
(三)流行性感冒132
(四)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134
(五)慢性支气管炎136
(六)支气管哮喘138
(七)心律失常141
(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3
(九)高血压病145
(十)胃炎149
(十一)胃肠道功能紊乱151
(十二)便秘154
(十三)腹泻(附:婴儿腹泻)155
(十四)膈肌痉挛(呃逆)158
(十五)食欲不振(厌食)160
(十六)恶心呕吐161
(十七)遗尿163
(十八)尿频165
(十九)糖尿病166
(二十)单纯性肥胖症167
(二十一)更年期综合征169
(二十二)神经衰弱(附:失眠)171
(二十三)头痛174
(二十四)面神经炎178
(二十五)坐骨神经痛179
(二十六)肋间神经炎181
(二十七)脑震荡后遗症182
(二十八)夜惊184
(二十九)面肌痉挛185
(三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86
(三十一)竞技综合征188
(三十二)戒断综合征(戒烟、酒、毒)189
二、外科和皮肤科疾病191
(一)疖、痈191
(二)急性乳腺炎193
(三)胆石病195
(四)扭伤(附:腰肌劳损)200
(五)肩关节周围炎202
(六)落枕(附:斜颈)205
(七)湿疹209
(八)荨麻疹209
(九)扁平疣(附:寻常疣)213
(十)瘙痒症215
(十一)神经性皮炎217
(十二)寻常性痤疮219
(十三)黄褐斑222
三、五官科疾病223
(一)麦粒肿(附:霰粒肿)223
(二)急性结膜炎226
(三)老年性白内障229
(四)近视231
(五)慢性鼻炎234
(六)过敏性鼻炎237
(七)鼻出血239
(八)急性咽炎241
(九)慢性咽炎243
(十)急性扁桃体炎244
(十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7
(十二)膜迷路积水250
(十三)耳鸣253
(十四)复发性口腔溃疡255
(十五)牙痛258
四、妇产科疾病260
(一)盆腔炎260
(二)月经不调262
(三)闭经264
(四)痛经266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8
(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272
(七)子宫脱垂274
(八)胎位不正277
(九)产后乳汗不足278
五、男科疾病279
(一)前列腺增生症279
(二)阳痿281
(三)遗精283
(四)急性睾丸附睾炎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