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
  • (日)武田寿一主编;纪晓惠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3071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Ⅰ篇 建筑物的隔震1

第1章 隔震的历史和原理1

1.1 历史1

1.1.1 隔震结构走向实用化的历史1

1.1.2 从古建筑看隔震13

1.2 原理和方法16

第2章 隔震部件的力学特性23

2.1 支承24

2.1.1 弹簧支承24

2.1.2 滑动支承36

2.2 阻尼器39

2.2.1 弹塑性阻尼器39

2.2.2 粘性阻尼器44

2.2.3 油阻尼器46

2.2.4 摩擦阻尼器49

第3章 隔震部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52

3.1 耐久性52

3.1.1 橡胶材料的耐久性52

3.1.2 叠合橡胶的耐久性53

3.1.3 关于橡胶耐久性实验54

3.1.4 有关叠合橡胶耐久性的应用成果56

3.2 耐火性57

3.2.1 标准叠合橡胶的火焰暴露实验57

3.2.2 插入铅棒的叠合橡胶在火焰燃烧后的加载性能实验58

第4章 隔震建筑物的设计60

4.1 输入地震动60

4.1.1 地震动的选定60

4.1.2 地震动的输入水平60

4.1.3 人工地震波65

4.2 单质点系的地震反应68

4.2.1 地震波作用下的弹性反应68

4.2.2 振动分析模型70

4.2.3 对应于双线性恢复力模型的弹塑性分析72

4.3 双质点系的地震反应76

4.3.1 固有振动76

4.3.2 反应分析80

4.4 在偏心情况下的地震反应83

4.4.1 振动方程式83

4.4.2 静力解的情况85

4.4.3 动力作用情况86

4.5 两方向输入的地震反应95

4.5.1 建筑物的概况96

4.5.2 数值解的假定与模型97

4.5.3 固有值99

4.5.4 地震反应特性100

4.6 实验验证104

4.6.1 静力实验104

4.6.2 动力特性实验106

4.6.3 地震反应实验107

4.7 地震观测111

4.7.1 结构模型及观测系统的概要111

4.7.2 地震观测实例112

4.7.3 反应分析实例113

4.8 居住性115

4.8.1 可居住性的评价方法115

4.8.2 对日常振动的居住性116

4.8.3 对小地震的居住性116

第5章 隔震建筑的设计实例(高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心)119

5.1 建筑物的概况119

5.1.1 整体概况119

5.1.2 结构概况122

5.2 隔震装置123

5.2.1 隔震装置的结构梗概123

5.2.2 隔震装置的基本特性123

5.3.1 隔震设计方法124

5.3 隔震设计124

5.3.2 与反应分析及截面计算相关的详细设计126

5.3.3 地震反应分析结果127

5.4 维修与保养130

5.4.1 维修管理131

5.4.2 临时检查维修管理的内容131

5.5 实验验证和地震观测132

5.5.1 静力实验133

5.5.2 起振机加振实验134

5.5.3 地震观测136

5.5.4 风观测139

第6章 其他国家的隔震建筑物141

6.1 美国141

6.2 新西兰144

6.3 南斯拉夫147

7.1 精密机械的容许振动值151

7.1.1 振动量的表示方法151

第7章 微振的防振151

第Ⅱ篇 建筑物的防振与楼板隔震151

7.1.2 精密机械的容许振动值152

7.2 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153

7.2.1 振动评价法153

7.2.2 设计流程图153

7.3 地基振动反应154

7.3.1 场地环境调查154

7.3.2 地基振动的输入损失效果155

7.3.3 相对于地基振动的反应157

7.4 相对于机械设备振动的反应158

7.5 相对于现场作业产生振动的反应159

7.6 微小振动的综合预测及评定161

第8章 机械振动的防振163

8.1 各种防振法与动态平衡防振法163

8.2.1 运动方程式164

8.2 在强制外力作用下单质点振动体的防振理论164

8.2.2 防振原理165

8.2.3 动平衡防振法166

8.3 实例170

8.3.1 钢筋混凝土楼板垂直振动的防振实例171

8.3.2 4层钢结构水平振动的防振实例172

8.3.3 由转数可变型机械引起的建筑物回转式振动的防振实例177

第9章 楼板隔震182

9.1 隔震楼板的概况182

9.1.1 隔震楼板的构造182

9.1.2 隔震装置的机能185

9.2 隔震楼板的设计186

9.2.1 隔震楼板的设计方法186

9.2.2 分析实例187

9.3 隔震楼板的振动台实验190

9.3.1 机器的运转临界振动实验190

9.3.2 隔震楼板的地震输入试验193

9.3.3 隔震楼板的评价197

第Ⅲ篇 建筑物的控振200

第10 章建筑物的控振200

10.1 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201

10.1.1 控制方法201

10.1.2 控振原理202

10.1.3 加力方式209

10.1.4 加力位置209

10.1.5 控制系统的设计法210

10.2 使用主动控制方法的建筑物模型的反应211

10.2.1 基于绝对反应量的控振213

10.2.2 基于相对反应量的控振218

附录234

1.日本工程常用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SI)的对照234

2.本书中常用英文及英文缩写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