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染控制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智宽,韦进宝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2594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染控制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质量与环境标准1
1.1 环境质量1
1.1.1 环境的概念1
1.1.2 环境的基本类型1
1.1.3 环境质量的含义2
1.1.4 环境质量问题3
1.2 环境标准5
1.2.1 概述5
1.2.2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6
1.3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7
1.3.1 水质指标7
1.3.2 水质标准8
1.4 大气环境与质量标准11
1.4.1 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11
1.4.2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12
1.5 土壤环境13
1.5.1 土壤的概念及组成13
1.5.2 土壤环境的特点15
1.5.3 土壤污染16
1.5.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7
第二章 酸、碱反应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19
2.1 酸、碱反应19
2.2 酸性废水处理19
2.2.1 酸性废水来源及特性19
2.2.2 酸性废水处理20
2.3 碱性废水处理22
2.3.1 碱性废水来源22
2.3.2 碱性废水处理25
2.4 中和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5
2.4.1 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35
2.4.2 氢氧化物沉淀法原理36
2.4.3 常用的控制溶液pH值的方法39
第三章 化学沉淀与絮凝分离43
3.1 污染控制中常用的化学沉淀法43
3.1.1 硫化物沉淀法43
3.1.2 磷酸盐沉淀法46
3.1.3 还原沉淀法47
3.2 絮凝过程机理48
3.2.1 DLVO理论49
3.2.2 胶体的捕集54
3.2.3 双电层的压缩55
3.2.4 电荷中和作用59
3.2.5 架桥吸附作用61
3.3 絮凝剂64
3.3.1 絮凝剂的定义64
3.3.2 絮凝剂的分类66
3.3.3 絮凝值与感胶离子序68
3.3.4 絮凝剂的基本性质72
3.4 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86
3.4.1 温度的影响86
3.4.2 pH值的影响87
3.4.3 搅拌强度和时间的影响89
3.4.4 絮凝剂的用量的影响90
3.4.5 絮凝剂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91
3.4.6 共存盐类的影响92
第四章 吸附与吸收净化94
4.1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原理94
4.1.1 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94
4.1.2 吸附等温方程99
4.1.3 吸附速度方程108
4.2 废水的吸附净化原理111
4.2.1 固体表面对溶液中溶质的吸附111
4.2.2 吸附平衡与等温方程112
4.2.3 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114
4.3 固体吸附剂116
4.4 气态污染物的吸收净化120
4.4.1 吸收平衡120
4.4.2 吸收剂的选择及富液的处理125
4.4.3 废气吸收净化的实例127
4.5 挥发性污染物的吹脱净化130
4.6 泡沫吸附净化法133
4.6.1 表面张力与表面吸附134
4.6.2 润湿与浮选138
第五章 溶剂萃取分离144
5.1 萃取化学基本概念144
5.1.1 萃取平衡与分配定律144
5.1.2 萃取剂的性质与种类149
5.2 污染控制过程中常用萃取体系151
5.2.1 中性配合萃取体系151
5.2.2 酸性配合和螯合萃取体系157
5.2.3 胺类萃取体系164
5.2.4 协同萃取体系168
5.3 萃取分离技术179
5.3.1 单级萃取179
5.3.2 多级萃取分离180
5.4 污染物的萃取处理188
5.4.1 含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188
5.4.2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192
第六章 离子交换处理法195
6.1 离子交换剂的类型和基本性质195
6.2 离子交换平衡200
6.2.1 离子交换基本反应200
6.2.2 离子交换反应机理201
6.2.3 离子交换平衡202
6.3 离子交换技术207
6.3.1 树脂的选择及处理208
6.3.2 离子交换的操作步骤211
6.4 离子交换法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16
6.4.1 含汞废水的处理216
6.4.2 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218
6.4.3 含铜废水的处理222
第七章 膜分离技术227
7.1 概述227
7.1.1 膜的特征与类型227
7.1.2 膜分离过程229
7.2 电渗析231
7.2.1 电渗析基本原理231
7.2.2 离子交换膜232
7.2.3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透过机理235
7.2.4 电渗析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40
7.3 反渗透242
7.3.1 反渗透过程基本原理242
7.3.2 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243
7.3.3 反渗透技术在环境工程上的应用246
7.4 超滤和微滤技术248
7.4.1 超滤和微滤的原理248
7.4.2 超滤和微滤用膜249
7.4.3 超滤及微滤处理废水249
7.5 液膜分离251
7.5.1 概述251
7.5.2 液膜法处理废水的机理255
7.5.3 流动载体的类型及特征259
7.5.4 液膜分离操作265
7.6 液膜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66
7.6.1 液膜法脱酚267
7.6.2 重金属废水处理271
7.6.3 含?NH3,PO34-,NO3-等废水的处理274
7.6.4 分离净化气体275
第八章 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处理280
8.1 污染治理中常用的化学氧化法280
8.1.1 空气氧化法280
8.1.2 臭氧氧化法281
8.1.3 氯化氧化法285
8.1.4 高锰酸盐氧化法291
8.1.5 过氧化氢氧化法292
8.2 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298
8.2.1 铁氧体的形成机理298
8.2.2 影响铁氧体生成的因素301
8.2.3 铁氧体工艺的应用303
8.3 还原法304
8.3.1 含铬废水的还原处理305
8.3.2 化学还原法处理酸性镀铜废水310
8.4 电解氧化还原法311
8.5 光化学氧化法313
8.5.1 光氧化基本原理314
8.5.2 光氧化在净化水和处理废水中的应用316
8.5.3 光敏化氧化323
8.5.4 均相染料光敏化氧化处理污水327
8.5.5 非均相染料光敏化氧化酚类废水330
8.6 辐射化学氧化法332
8.6.1 辐射氧化基本原理332
8.6.2 污染物的辐照处理335
8.7 燃烧法338
8.7.1 气态污染物的燃烧339
8.7.2 污泥湿式燃烧344
8.7.3 固体废弃物的焚烧350
第九章 污染物的生物处理353
9.1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353
9.1.1 不含氮有机物的降解354
9.1.2 含氮有机物质的降解359
9.1.3 无机物的转化364
9.2 好氧生物处理368
9.2.1 基本原理368
9.2.2 活性污泥法371
9.2.3 生物膜法376
9.3 厌氧生物处理378
9.3.1 基本原理378
9.3.2 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条件380
9.4 其他类型的生物处理法383
9.4.1 氧化塘法383
9.4.2 污水灌溉处理法384
第十章 重要污染物的化学治理388
10.1 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388
10.1.1 含砷废水处理388
10.1.2 汞污染的控制390
10.1.3 含铬废水的处理398
10.1.4 含铅废水的治理399
10.1.5 含镉废水的处理401
10.1.6 含铜、镍、锌废水的处理401
10.2 几种工业废水的处理403
10.2.1 含氰废水403
10.2.2 酚类废水403
10.2.3 含油废水405
10.2.4 氟化物废水406
10.2.5 高浓度有机废水407
10.2.6 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409
10.2.7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412
10.3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418
10.3.1 二氧化硫污染防治418
10.3.2 氮氧化物污染防治426
10.3.3 其他几种气态污染物的治理430
10.4 固体废弃物的化学处理及资源化433
10.4.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分类433
10.4.2 固体废弃物的化学处理434
10.4.3 固体废物资源化437
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441
11.1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41
11.2 清洁生产444
11.2.1 清洁生产的提出444
11.2.2 清洁生产概念446
11.2.3 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法和步骤447
11.2.4 化工生产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449
附表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455
附表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457
附表3 海水水质要求460
附表4 海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461
附表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62
附表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63
附表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465
附表8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467
附表9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481
附表1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199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