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854884.jpg)
- (日)都城秋穗著;周云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382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编 变质岩石学基础3
第1章 导言3
1-1 变质作用的概念3
1-2 变质作用的地质分类7
1-3 变质岩的成分组13
1-4 变质岩类型的术语15
1-5 变质岩的分布20
第2章 变质反应的基本特性24
2-1 本章目的和量度单位24
2-2 固体-固体反应25
2-3 开放系统和H2O行为的模式28
2-4 脱水反应31
2-5 矿物组合与元素分布36
2-6 脱碳反应37
2-7 变质作用中的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38
第3章 变质岩石学的基本概念44
3-1 前进区域变质作用44
3-2 变质相概述55
3-3 压力类型和双变质带60
3-4 压力类型和地热梯度75
3-5 与各个变质相相当的温度和压力78
4-1 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火成岩共生组合83
第4章 变质地质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83
4-2 与低压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火山弧90
4-3 变质相和地质时代97
4-4 低温变质作用中的多样性103
4-5 接触变质作用的性质106
第5章 矿物共生的图解表示法112
5-1 矿物学相律和成分共生相图112
5-2 爱斯科拉的ACF和A'KF相图117
5-3 变质泥质岩的AFM相图122
5-4 施赖纳玛克斯束126
6A-1 埋藏变质地体依据地热梯度的分类131
它的多样性131
第6A章 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变质作用:131
第二编 前进变质作用131
6A-2 低压型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地体132
6A-3 活动地热田中的沸石分布139
6A-4 中压型的沸石与葡萄石-绿纤石相地体141
6A-5 高压变质地体的有关资料145
6A-6 其它地区146
第6B章 沸石与葡萄石-绿纤石相变质作用:149
前进矿物变化149
6B-1 沸石组合中的前进变化149
6B-2 关于沸石稳定性的实验研究153
6B-3 蒙脱石、伊利石和混合层状粘土矿物156
6B-5 蛋白石、玉髓和石英159
6B-4 葡萄石和绿纤石159
第7A章 变质泥质岩:在前进区域变质作用中161
的多样性161
7A-1 多样性的性质161
7A-2 日本领家带和阿武隈高原的低压变质泥质岩161
7A-3 澳大利亚的低压变质泥质岩168
7A-4 法国和西班牙的低压变质泥质岩170
7A-5 北美洲的低压变质泥质岩175
7A-6 苏格兰高地的中压变质泥质岩179
7A-7 阿帕拉契亚北部的中压变质泥质岩183
7A-8 阿尔卑斯的高压变质泥质岩183
7A-9 日本三波川带中的高压变质泥质岩186
7A-10 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的高压变质泥质岩188
第7B章 变质泥质岩:前进矿物变化194
7B-1 讨论次序194
7B-2 粘土矿物的消失194
7B-3 钠云母196
7B-4 白云母197
7B-5 硬绿泥石201
7B-6 绿泥石203
7B-7 黑云母的形成205
7B-8 斜长石207
7B-9 堇青石209
7B-10 铝榴石石榴石族212
7B-11 十字石221
7B-12 红柱石和蓝晶石的形成222
7B-13 红柱石、蓝晶石和硅线石的相关系223
7B-14 微斜长石到正长石225
7B-15 白云母的分解225
7B-16 部分熔融226
7B-17 黑云母的分解227
7B-18 泥质岩前进变质作用的AFM图228
7B-19 硬柱石和文石229
7B-20 硬玉的形成231
7B-21 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232
7B-22 有机物和石墨233
8A-1 变质基性岩的矿物学的灵敏性234
第8A章 变质基性岩:在前进区域变质作用234
中的多样性234
8A-2 日本领家带和阿武隈高原的低压变质基性岩235
8A-3 西班牙的低压变质基性岩238
8A-4 密执安州的低压变质基性岩239
8A-5 苏格兰高地和挪威的中压变质基性岩239
8A-6 阿帕拉契亚北部的中压变质基性岩242
8A-7 从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过程中的变质基性岩243
8A-8 日本三波川带中的高压变质基性岩245
8A-9 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的高压变质基性岩247
8B-2 绿帘石和黝帘石250
第8B章 变质基性岩:前进矿物变化250
8B-1 绿泥石250
8B-3 斜长石251
8B-4 钙质和亚钙质闪石253
8B-5 镁铁闪石、直闪石和铝直闪石260
8B-6 白云母和黑云母261
8B-7 铁铝榴石石榴石262
8B-8 钙质单斜辉石263
8B-9 斜方辉石264
8B-10 蓝闪石265
8B-11 黑硬绿泥石266
8B-12 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268
9-1 石灰岩和流体的成分270
第9章 石灰岩的前进区域变质作用270
9-2 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中的石灰岩272
9-3 中压区域变质作用中的石灰岩273
9-4 高压区域变质作用中的石灰岩274
9-5 含硅白云质灰岩中的前进变质反应275
9-6 含铝硅质灰岩中的变质反应280
第10章 前进接触变质作用和高热变质作用282
10-1 泥质岩中产生唯一A12SiO5矿物——红柱石的接触变质作用282
10-2 泥质岩中产生硅线石(有或没有红柱石)的泥质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84
10-3 泥质岩中产生十字石和蓝晶石的接触变质作用288
10-5 泥质和砂屑质岩石的高热变质作用292
10-4 接触变质带中部分熔融的可能例子292
10-6 基性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94
10-7 石灰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98
第11章 变质相和变质相系301
11-1 变质相概念的发展301
11-2 低压型的变质相308
11-3 中压型的变质相313
11-4 高压型的变质相318
第12章 榴辉岩和榴辉岩相320
12-1 榴辉岩和爱斯科拉关于榴辉岩相的概念320
12-2 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之间的关系321
12-3 榴辉岩相和含水变质相之间的关系326
12-4 榴辉岩包体330
12-5 榴辉岩相的花岗岩和变质泥质岩335
第三编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339
第13章 北美洲的变质带339
13-1 北美洲的构成339
13-2 加拿大地盾中的变质作用339
13-3 阿帕拉契亚的变质带342
13-4 科迪勒拉山脉的变质带344
第14章 欧洲的变质带350
14-1 欧洲的构成350
14-2 波罗的海地盾中的变质作用350
14-3 加里东山脉的变质带352
14-4 西欧海西山脉中的变质带355
14-5 西欧阿尔卑斯山脉的变质带356
14-6 大西洋区域中变质带的相互关系和基底358
第15章 日本及其周围的变质带361
15-1 现代日本岛弧361
15-2 亚洲大陆和日本群岛367
15-3 双变质带370
15-4 飞?变质杂岩373
15-5 比三郡带老的高压变质地体375
15-6 三郡变质带376
15-7 领家变质带和阿武隈高原377
15-8 三波川变质带383
15-9 四万十地体和瑞穗造山带的变质作用385
15-10 本州弧变质带的年代学和分布的总结387
15-11 北海道的日高和神居古潭变质带389
15-12 琉球弧和中国台湾省的变质带390
第16章 西南太平洋的变质带393
16-1 西南太平洋区域的特征393
16-2 澳大利亚大陆393
16-3 新西兰396
16-4 苏拉威西401
16-5 新喀里多尼亚401
16-6 雅浦群岛403
17-1 变质带的构造分类404
第17章 区域变质带的构造404
17-2 板块收敛速度的变化及双变质带和不成双变质带之间的关系405
17-3 变质带地质特征的总结408
17-4 中压区域变质作用的构造意义412
17-5 造山带中的温度分布413
17-6 主断裂、下插板块表面和高压变质杂岩的上升415
17-7 日本主部岛弧和双变质带的构造419
第18章 大陆壳的变质结构424
18-1 大陆的构成424
18-2 前寒武纪地盾425
18-3 陆壳的垂直分异作用427
18-4 显生宙造山带429
第19章 洋底变质作用及其意义431
19-1 深洋底的坚硬岩石431
19-2 来自深洋底的变质玄武岩和变质辉长岩432
19-3 洋底变质作用的意义434
第20章 沿着转换断层的碎裂变质作用437
20-1 碎裂变质岩的分类和野外关系437
20-2 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439
20-3 新西兰的阿尔卑斯断层441
20-4 沿着洋底转换断层的碎裂岩441
附录 变质作用的研究史442
参考文献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