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疾病处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内科疾病处方
  • 龚兰生,沈卫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81069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科疾病处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染病1

第一节 肠道传染病1

(一)病毒性肝炎1

(二)脊髓灰质炎8

(三)伤寒与副伤寒9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13

(五)霍乱14

(六)细菌性痢疾15

(七)阿米巴病16

第二节 呼吸道传染病18

(一)普通感冒18

(二)流行性感冒19

(三)麻疹20

(四)风疹21

(五)水痘、带状疱疹21

(六)流行性腮腺炎22

(七)猩红热23

(八)百日咳24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5

(十)化脓性脑膜炎27

(十一)结核性脑膜炎31

(十二)病毒性脑炎36

(十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6

(十四)白喉39

(十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

第三节 虫媒传染病41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41

(十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41

(二)立克次体病43

(三)疟疾45

(四)黑热病48

(五)登革热48

(六)森林脑炎50

第四节 动物源性传染病50

(一)流行性出血热50

(二)钩端螺旋体病54

(三)狂犬病55

(五)炭疽56

(四)布氏杆菌病56

(六)回归热57

第五节 蠕虫病58

(一)血吸虫病58

(二)肺吸虫病59

(三)华支睾吸虫病60

(四)姜片虫病60

(五)丝虫病61

(六)钩虫病62

(七)蛔虫病63

(八)蛲虫病64

(十)绦虫病65

(九)旋毛虫病65

(十一)囊虫病66

(十二)包虫病67

(十三)蓝氏-贾第氏虫病68

(十四)鞭虫病68

第六节 其他69

(一)破伤风69

(二)败血症70

(三)麻风75

(四)梅毒77

(五)艾滋病79

(一)中等量以上咯血81

第一节 咯血81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81

(二)持续咯血或短期内反覆咯血82

(三)少量咯血、痰血83

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84

(一)未定致病菌感染84

(二)肺炎球菌肺炎88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89

(四)嗜血流感杆菌肺炎90

(五)肺炎杆菌肺炎91

(六)绿脓杆菌肺炎92

(七)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肺炎94

(九)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变形杆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肺炎等95

(八)枸橼酸杆菌肺炎95

(十一)肺、胸膜厌氧菌感染96

(十)嗜肺军团菌肺炎96

第三节 呼吸道病毒和支原体感染97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97

(二)支原体感染99

第四节 呼吸道真菌感染100

第五节 肺结核102

(一)初治肺结核102

(二)复治肺结核106

(三)化学预防107

(四)非典型分支杆菌病108

(一)急性发作期109

第六节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9

(二)缓解期治疗115

(三)呼吸衰竭116

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117

(一)轻度发作117

(二)中度发作120

(三)重度和危重发作123

(四)免疫治疗125

第八节 隐原性致纤维性肺泡炎125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癌126

(一)非小细胞肺癌127

(二)小细胞肺癌134

(三)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38

(四)免疫治疗140

(五)癌性疼痛140

第十节 胸腔积液141

(一)胸腔穿刺抽液142

(二)结核性胸膜炎143

(三)恶性胸腔积液143

(四)细菌性胸膜炎(脓胸)144

第十一节 肺胸膜阿米巴病145

第十二节 肺结节病145

第十三节 肺孢子虫肺炎146

第十四节 肺血栓栓塞147

(一)溶栓治疗148

(二)抗凝治疗148

(三)预防性治疗149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50

第一节 心力衰竭150

(一)左心衰竭150

(二)左心舒张功能不全153

(三)右心衰竭154

(四)难治性心力衰竭155

第二节 瓣膜性心脏病157

(一)二尖瓣狭窄157

(二)二尖瓣脱垂159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160

(四)主动脉瓣狭窄161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62

第三节 高脂血症163

第四节 高血压165

(一)轻型高血压166

(二)老年人高血压169

(三)高血压急诊169

(四)联合用药171

第五节 冠心病171

(一)稳定型心绞痛171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173

(三)变异型心绞痛174

(四)X综合症175

(五)心肌梗死175

第六节 心肌疾病177

(一)病毒性心肌炎177

(二)扩张型心肌病180

(三)肥厚型心肌病181

第七节 肺动脉高压183

第八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4

第九节 心包炎185

(一)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185

(二)结核性心包炎187

(一)窦性心动过速188

第十节 心律失常188

(二)窦性心动过缓189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89

(四)房性早搏191

(五)室性早搏193

(六)心房扑动与颤动195

(七)室上性心动过速199

(八)室性心动过速203

(九)加速性室性自主律206

(十)房室传导阻滞207

第十一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208

第十二节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210

(一)非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性出血212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212

第一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2

(二)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3

第二节 食管疾病214

(一)返流性食管炎214

(二)食管癌215

第三节 胃与肠道疾病215

(一)慢性胃炎215

(二)消化性溃疡216

(三)胃癌217

(四)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218

(五)肠结核219

(六)炎症性肠病220

(七)慢性结肠炎221

(八)结肠易激综合症222

(九)胃肠道功能紊乱223

第四节 肝脏与胆道疾病223

(一)慢性肝炎223

(二)药物性肝病224

(三)肝硬化225

(四)肝性脑病226

(五)原发性肝癌227

(六)门脉高压228

(七)胆石症228

(八)黄疸229

(一)急性胰腺炎230

第五节 胰腺疾病230

(二)慢性胰腺炎231

(三)胰腺癌232

第六节 其他疾病232

(一)慢性便秘232

(二)慢性腹泻233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235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235

(一)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235

(二)泌乳?瘤237

(三)垂体性侏儒症238

(四)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41

(五)尿崩症243

第二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245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5

(二)甲亢性心脏病247

(三)甲亢合并妊娠248

(四)内分泌性突眼249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51

(六)亚急性甲状腺炎252

(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3

(八)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54

第三节 肾上腺疾病256

(一)库欣综合症256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58

(三)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60

(四)嗜铬细胞瘤261

第四节 糖尿病263

(一)胰岛素依赖型—Ⅰ型264

(二)胰岛素非依赖型—Ⅱ型265

第五节 女子更年期综合症266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268

第一节 贫血268

(一)缺铁性贫血268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69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270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72

(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74

(六)先天性溶血性贫血275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和增多症276

(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276

(二)白细胞减少症277

(三)嗜酸粒细胞增多症277

第三节 白血病278

(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78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81

(三)难治或复发急性白血病治疗283

(四)急性早幼粒白血病284

(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85

(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85

(七)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87

(八)多毛细胞白血病288

第四节 淋巴瘤289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290

第六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93

第七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293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93

(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95

(三)骨髓纤维化症295

第八节 出血性疾病296

(一)血管性紫癜296

(三)过敏性紫癜297

(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297

(四)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8

(五)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9

(六)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300

(七)血友病301

第九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03

第十节 血栓形成与抗血栓疗法304

(一)抗凝疗法304

(二)口服抗凝药305

(三)溶栓疗法305

(四)抗血小板剂307

(二)发热反应308

第十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308

(一)过敏反应308

(三)溶血反应309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311

第一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11

(一)急性感染后肾炎性肾病311

(二)微小病变肾病314

(三)膜性肾病315

(四)IgA肾病(Berger病)317

(五)IgM肾病320

(六)C1q肾病320

(七)急性细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21

(八)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23

(九)慢性肾小球肾炎325

(十)隐匿性肾炎327

第二节 风湿病肾损害329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329

(二)干燥综合症(Sjogron综合症)肾病331

(三)系统性硬化症(硬皮肾)肾病332

第三节 代谢和内分泌疾病肾损害333

(一)糖尿病肾病333

(二)胱氨酸病肾病335

(三)低钾血症肾病336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肾损害337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后肾病337

(三)小动脉性肾硬化症339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损害339

第五节 血管炎肾损害342

(一)结节性多动脉炎肾病342

(二)超过敏性血管炎肾病343

(三)白塞病(Behcet病)肾病344

(四)大动脉炎肾病344

第六节 血液病和肾外肿瘤肾损害345

(一)过敏紫癜性肾炎345

(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HUS)肾病347

(三)全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病348

(四)白血病肾病350

(一)肝炎病毒相关肾炎351

第七节 肝脏病与肾脏病351

(五)单克隆巨球蛋白血症肾病351

(二)肝-肾综合症353

(三)梗阻性黄疸肾病354

第八节 妊娠与肾脏病355

(一)妊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55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肾损害360

第九节 肾小管疾病360

(一)肾小管性酸中毒360

(二)胱氨酸尿症366

(三)Hartnup病367

(五)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69

(四)假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69

(六)Lowe综合症(眼-脑-肾综合症)371

(七)FanconI综合症372

(八)特发性高钙尿症372

(九)Batter综合症375

(十)假性Batter综合症376

(十一)Liddle综合症(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377

(十二)先天性肾性尿崩症378

(十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软骨病378

(十四)肾性失镁症380

(十五)失钠性肾病381

第十节 间质性肾炎382

(一)磺胺药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382

(二)青霉素族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383

(三)铅中毒所致间质性肾炎384

第十一节 感染性肾脏病384

(一)细菌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384

(二)细菌变异型肾盂肾炎387

(三)支原体性肾盂肾炎388

(四)妊娠肾盂肾炎388

(五)儿童肾盂肾炎390

(六)细菌性肾脓肿和脓肾390

(七)衣原体尿路感染392

(八)真菌性尿路感染392

(一)含钙结石394

第十二节 肾结石的药物疗法394

(二)尿酸结石399

(三)胱氨酸结石402

(四)感染性结石403

(五)黄嘌呤结石404

(六)2,8-二羟嘌呤结石405

第十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405

(一)功能期(初发期)急性肾功能衰竭405

(二)肌红蛋白尿性肾病410

(三)急性溶血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12

(四)黑尿热413

第十四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414

(一)非透析疗法414

(二)肾性贫血423

(三)肾性骨病424

(四)低血钙怀白内障425

第十五节 其他425

(一)肾小球性蛋白尿425

(二)直立性蛋白尿426

(三)胡桃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427

(四)腰痛-血尿综合症428

(五)肾髓质纤溶亢进症429

(六)乙醇性肾病430

第一节 脑部疾病433

(一)脑出血433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433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435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36

(四)脑血栓形成438

(五)癫痫440

(六)震颤麻痹447

(七)肝豆状核变性449

(八)小舞蹈病451

(九)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451

(十)偏头痛452

(十一)遗传性共济失调455

(十二)多发性硬化456

(一)三叉神经痛457

第二节 颅神经疾病457

(二)面神经炎458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459

(一)多发性神经炎459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460

第四节 脊髓疾病461

(一)急性脊髓炎461

(二)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462

第五节 肌肉疾病462

(一)重症肌无力462

(二)周期性瘫痪464

(三)肌营养不良症465

(四)多发性肌炎466

第九章 结缔组织疾病467

第一节 以骨关节疼痛为主的疾病468

(一)骨关节炎468

(二)痛风及高尿酸血症469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472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478

(一)缓解期或轻型SLE478

(二)活动型SLE479

(三)重型进展型SLE480

(四)SLE的免疫增强剂应用482

第三节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483

第四节 其他结缔组织病485

附:新老药名对照表4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