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诱发电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脑诱发电位学
  • 张明岛,陈兴时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81161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脑诱发电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脑电研究溯源3

第二节 脑诱发电位发展简史4

第三节 脑电地形图发展简史5

第二章 神经解剖生理基础及其发生机制8

第一节 脑的大体解剖8

第二节 神经元构造10

第三节 周围神经10

第四节 大脑皮质11

第五节 脑诱发电位的形成及其机制11

第一节 定义14

第三章 脑诱发电位的基本原则14

第二节 叠加15

第三节 分类17

第四节 特性20

第四章 电极及导联组合22

第一节 电极的特性和种类22

第二节 电极的保存和固定24

第三节 导线、电阻测量和氯化处理25

第四节 电极的导联26

第五节 配位28

第五章 伪迹31

第一节 生理性伪迹31

第三节 实验中伪迹33

第二节 物理性伪迹33

第四节 伪迹的辨别及排除34

第六章 脑电检查的试行标准36

第一节 脑电图描记的最低要求36

第二节 脑电地形图正常值的采集标准39

第三节 听觉诱发电位(短潜伏期)的试行标准41

第四节 视觉诱发电位的试行标准42

第五节 体感诱发电位(短潜伏期)的试行标准44

第六节 长潜伏期脑诱发电位的试行标准46

第七章 脑诱发电位的分析与诊断48

第一节 分析内容48

第三节 诊断标准51

第二节 分析步骤51

第四节 解释原则53

第八章 几种因素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55

第一节 生理因素55

第二节 物理因素60

第三节 药物因素60

第四节 药物所致脑电地形图变化62

第五节 药物与脑诱发电位关系的评价63

第九章 实验室的建立65

第一节 位置的选择及环境65

第二节 屏蔽室65

第四节 电源供应及照明设备67

第三节 地线及埋设67

第五节 常见干扰及其对策68

第十章 仪器设备和技术71

第一节 医用计算机71

第二节 刺激器74

第三节 放大器75

第四节 示波器及示波器照相机78

第五节 脑诱发电位仪若干型号和主要功能79

第六节 脑诱发电位仪的性能检验81

第七节 仪器保养83

第八节 实验动物常用生理数据及常用电学单位84

第一节 人员构成与培训87

第十一章 脑诱发电位室的人员构成及管理87

第二节 检查的申请与报告88

第三节 资料的保存91

第四节 索引的编排91

第五节 检查室的常用物品92

临床篇97

第十二章 听觉透发电位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听觉系统的解剖和生理98

第三节 实验方法学102

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03

第五节 精神疾病中的应用106

第六节 听觉诱发电位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124

第十三章 视觉诱发电位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二节 视觉系统的解剖和生理144

第三节 实验方法学147

第四节 视觉诱发电位与觉醒水平148

第五节 眼科及神经系统疾病150

第六节 精神疾病中的应用152

第七节 视觉诱发电位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169

第十四章 体感诱发电位183

第一节 概述183

第二节 躯体感觉系统神经解剖和生理183

第三节 基本技术190

第四节 实验方法学192

第五节 特征和影响因素193

第六节 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201

第七节 体感诱发电位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214

第十五章 关联性负变219

第一节 概述219

第二节 生理机制220

第三节 实验方法学220

第四节 影响因素223

第五节 精神疾病关联性负变改变225

第六节 关联性负变与精神药理学238

第七节 关联性负变与精神疾病关系的归纳242

第八节 关联性负变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244

第九节 关联性负变的心理因素相关性的假说251

第十节 二级关联性负变简述253

第十六章 事件相关电位P300258

第一节 概述258

第二节 生理机制258

第三节 实验方法学259

第四节 影响因素261

第五节 正常和精神疾病的P300改变262

第六节 精神分裂症的电生理学变化——P300与其他检测的关系285

第七节 P300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289

第八节 评价302

第二节 实验方法学311

第一节 概述311

第十七章 事件相关电位N400311

第三节 N400的初步研究313

第四节 N400与N200以及后发性正相复合波的关系316

第五节 精神疾病N400改变317

第六节 N400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的应用318

第七节 评价321

第十八章 认知电位324

第一节 概述324

第二节 实验方法学324

第三节 认知电位特点327

第四节 若干技术问题331

第六节 认知电位与P300、N200`和N400的比较332

第五节 认知电位的起源332

第七节 评价333

第十九章 P50334

第一节 概述334

第二节 研究方法334

第三节 起源335

第四节 临床应用336

第二十章 嗅觉和味觉诱发电位339

第一节 概述339

第二节 嗅觉的基本理论339

第三节 味觉的基本理论341

第四节 嗅觉和味觉诱发电位342

第二节 基本原理344

第二十一章 三维立体诱发电位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三节 信息处理的常用方法345

第四节 三维立体诱发电位在我国的应用346

第五节 评价346

第二十二章 脑电地形图348

第一节 概述348

第二节 基本原理348

第三节 对EEG地形图和BEP地形图的评估原则349

第四节 自发和诱发脑电地形图350

第五节 显著性概率地形图354

第六节 脑电地形图在我国的应用358

第七节 脑电地形图与CT的比较363

第八节 脑电地形图的应用前景363

第二十三章 相关技术367

第一节 遥测脑电图和药物脑电图367

第二节 多导睡眠图368

第三节 脑磁图377

第四节 视网膜电图379

第五节 眼动图380

第六节 肌电图382

第七节 脑电阻图384

第八节 测谎器386

第九节 反应时间387

第十节 瞬目反射390

第十一节 感官电生理标记391

第二十四章 脑诱发电位的诊断价值394

第一节 概述394

第二节 美国的诊断工作394

第三节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诊断工作399

第四节 评价402

附录407

附录一 脑诱发电位仪的技术系统及操作规程407

第一节 中国TQ-19型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系统407

第二节 中国TQ-19型关联性负变技术系统415

第三节 中国TQ-19型脑诱发电位仪操作规程422

第四节 美国CA-1000型脑诱发电位技术系统及操作规程425

第五节 丹麦 Concerto TM脑电地形图技术系统及操作规程429

附录二 脑诱发电位正常人均值450

第一节 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正常人均值450

第二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人均值453

第三节 体感诱发电位正常人均值454

第四节 P300正常人均值455

第五节 关联性负变(CNV)正常人均值456

第六节 脑电地形图正常人均值457

附录三 常用医学数理统计方法实例459

第一节 平均数与标准差459

第二节 t 检验460

第三节 方差分析(F检验)463

第四节 率的显著性检验465

第五节 泊松分布466

第六节 卡方(χ2)检验466

第七节 直线相关与回归467

第八节 协方差分析471

第九节 非参数统计474

第十节 Ridit分析475

第十一节 正常值范围476

第十二节 Kappa系数(一致性检验)477

第十三节 遗传分析(双生子遗传统计方法)478

附录四 名词简释482

附录五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简介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