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水海洋处置技术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污水海洋处置技术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894906.jpg)
- 张永良,阎鸿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93922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水海洋处置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的科学涵义1
第二节 国内外污水海洋处置的发展4
第三节 水环境及污水海洋处置的类型8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法规标准20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的政策法规20
第二节 有关的水质标准及排放标准22
第三节 污水排海标准35
第四节 国外及台湾的污水排海标准38
第五节 污水海洋处置的允许混合区42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及其技术方法45
第一节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和原则45
第二节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一般方法47
第三节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制图50
第四节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57
第四章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特性及污水海洋处置工程选址分析69
第一节 我国近岸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69
第二节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78
第三节 沿海城市污水海洋处置排海位置的选择88
参考文献89
第五章 混合区分析计算的设计条件90
第一节 概述90
第二节 设计水文条件和设计污染负荷94
第三节 混合区允许范围和允许排放负荷115
第四节 初始稀释度和设计稀释度123
参考文献132
第六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远区分析计算133
第一节 海域流场分析计算133
第二节 海域水质的分析计算145
第三节 污染物输移轨迹的分析计算151
第四节 分析计算实例154
第七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近区分析计算160
第一节 缓慢流动海域中的排放160
第二节 定向流动海域中的排放171
第三节 往复流动海域中的排放184
第四节 远近区结合的垂向二维计算模型及稀释范围的实用化计算方法187
附录:海水密度的一种估计量191
参考文献192
第八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物理模型试验193
第一节 概述193
第二节 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194
第三节 试验设备量测仪器及方法205
第四节 应用实例219
参考文献226
第九章 污水海洋处置排放管水力设计227
第一节 排放管的布置原则227
第二节 扩散器结构形式230
第三节 扩散器基本设计要求231
第四节 扩散器水力设计计算234
第五节 海水入侵及防止239
第六节 泥沙入侵扩散器简介252
参考文献255
第十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预处理技术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预处理目标与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257
第三节 预处理主要构筑物与设备258
第四节 预处理流程289
第五节 工程实例297
参考文献303
第十一章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管道结构设计304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304
第二节 工程调查与资料收集305
第三节 排海管廊道位置及走向选择306
第四节 设计标准307
第五节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平面布置308
第六节 管道水力学设计309
第七节 排海管线结构敷设形式选择310
第八节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结构设计311
第九节 排海管道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319
第十二章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管道施工334
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334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的选择336
第三节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常用施工方法339
第四节 机械设备选择354
第五节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354
第六节 施工实例355
第十三章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经济分析364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投资计算364
第二节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经济评价373
第三节 设计方案比选397
第十四章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406
第一节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406
第二节 评价的工作程序409
第三节 评价的技术方法409
第四节 海区环境保护与对策422
第十五章 近海污水排放的生态风险评价424
第一节 绪论424
第二节 生态风险评价程序428
第三节 评价中的关键技术433
第四节 研究实例439
第十六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生物监测技术443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生物监测的目的意义443
第二节 污水排海区域生物监测指标选择和站位设计444
第三节 污水细菌学监测452
第四节 污染积累指示生物监测技术454
第五节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462
第六节 分析实例470
第十七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规划布局与决策分析476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规划布局的原则476
第二节 陆源污染负荷与可行排口、管线分析477
第三节 预选处置点的组合点容量计算及限制性条件分析478
第四节 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方法480
第五节 多方案的环境、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方法483
第六节 大亚湾污水海洋处置规划布局研究484
第七节 三亚市污水海洋处置规划布局研究495
第八节 杭州市污水排江工程规划布局研究505
第十八章 污水海洋处置管理信息系统515
第一节 污水海洋处置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515
第二节 污水海洋处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结构517
第三节 污水海洋处置管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库和模型库522
第四节 污水海洋处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524
第十九章 海洋热排放的计算、实验和工程布置527
第一节 概述527
第二节 数模计算529
第三节 物理模拟538
第四节 海域排热的工程布置544
参考文献553
第二十章 国内实例554
第一节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竹园排放工程554
第二节 杭州市四堡污水排江工程566
第二十一章 国外实例590
第一节 悉尼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590
第二节 墨尔本城市污水海洋处置系统596
第三节 拉特罗布流域污水海洋处置系统597
第四节 南加利福尼亚湾600
第五节 马尼拉湾602
第六节 事故实例综述605
参考文献607
附录一 全书插图目录608
附录二 全书表格目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