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节著 著
- 出版社: 中州书画社
- ISBN:11219·10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叙论1
二、释史10
甲、语言文字上的解释11
乙、社会制度上的解释12
丙、我的看法14
三、古代史籍的雏形及其蜕变15
甲、殷墟卜辞中的记事方式16
乙、两周彝铭中的记事方式17
丙、《尚书》中的记事方式20
丁、《左传》中的记事方式20
四、古代史官与史学25
甲、古代史官25
乙、古代史职32
丙、古代史籍34
丁、古代史学39
五、两汉史学概观43
甲、史官43
乙、史家45
丙、史籍49
丁、史学50
六、司马迁与班固55
甲、传略56
乙、马班两家史学之比较58
丙、《史》《汉》体例63
丁、后世传习之经过65
七、魏晋南北朝史学概观67
甲、史官与史职68
乙、史家与史籍71
丙、新史料的发现与史籍目录99
八、文学、玄学与史学103
甲、一般史学家的生活态度104
乙、一般史学家的哲学思想111
丙、魏晋南北朝史学家的文学119
丁、断代史的年限问题与国史条例123
九、隋唐五代史学概观129
甲、史官及注记制度130
乙、隋至盛唐所编订的新史138
丙、《通典》与《通历》144
丁、唐代新起的史体151
戊、五代时的史籍154
己、隋唐五代的新史料157
庚、唐代的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哲学159
十、刘知几的史学162
甲、传略163
乙、对于史学上的贡献164
丙、同时学者174
丁、后来影响175
十一、两宋史学概观177
甲、史官制度177
乙、史学与史学家185
丙、新史体与新史书196
丁、新史料之发现203
戊、南宋时代的历史哲学205
甲、传略210
十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210
乙、《资治通鉴》编集始末211
丙、《通鉴》采用史料之鉴别方法217
丁、《通鉴》史学219
戊、《通鉴》书法223
己、《通鉴》之缺误224
十三、郑樵的史学226
甲、传略227
乙、郑樵在史学上的贡献228
丙、《通志》二十略与《玉海》、《通考》的比较237
十四、宋元以来史籍刊刻的经过240
甲、刻书之始与早期所刻的史书241
乙、宋代刻书的四个地区与所刻的史书245
丙、元明清三代所刻的史书248
丁、百衲本二十四史为保存宋元以来所刻正史之大结集250
十五、辽金元明史学概观255
甲、史官制度与实录之修订256
乙、官修诸史的修订经过262
丙、私修诸史的修订经过272
丁、明代的国史与野史280
戊、元《经世大典》与《明会典》285
十六、王夫之的史论287
甲、传略及其著作288
乙、哲学体系289
丙、人类社会发展观292
丁、几个反传统的观点295
戊、历史家的出处与作史的意义298
十七、《明史》修订的经过303
甲、《明实录》及其他史料的片面性304
乙、《明史》修订的三个时期306
丙、现存的《明史》稿本311
丁、《明史》之评论315
戊、清代人所著明代编年史及其他有关明代史著320
己、《明史》与清代的史狱323
十八、清代史学概观327
甲、史官制度328
乙、《清史》修订的经过328
丙、重订旧史各派332
丁、重辑旧史各派340
戊、校注旧史各派344
己、新创的史体与史书351
庚、历史地理学及年历学355
辛、古器物学与古铭志学357
壬、浙东史学及其渊源363
癸、古史学与疑古学派369
十九、章学诚的史学377
甲、传略379
乙、思想体系381
丙、史学理论384
丁、史体沿革与史家批判390
戊、方志学与校雠学397
己、《史籍考》402
编后话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