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
  •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2626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84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54页
  • 主题词:空气调节设备-设计-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第二节 室外计算参数2

一、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2

二、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统计方法举例20

三、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的简化统计方法23

第三节 室内计算参数23

一、工业建筑的室内温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24

二、民用建筑室内空调参数31

第四节 基础资料33

一、工艺资料33

二、土建资料34

三、动力资料33

四、空调通风设备资料34

第五节 空气的h-d图(焓湿图)及其应用34

一、空气的主要物理性质34

二、湿空气的h-d图(焓湿图)37

三、h-d图的应用38

第六节 不同大气压力时空调系统的计算和设备的选择42

第七节 法定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43

一、法定计量单位43

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摘要)45

三、常用单位换算47

第二章 建筑布置和室内负荷计算48

第一节 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48

一、空调房间的位置选择48

二、空调房间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49

三、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系数52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55

一、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和冷负荷56

二、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74

三、外墙和屋盖的得热和冷负荷76

四、内墙、内窗、楼板、地面的冷负荷94

五、围护结构的总冷负荷95

六、高层建筑冷负荷特点116

七、间歇和轻型结构附加117

八、围护结构温度波衰减度ν和延迟时间ξ的计算118

九、空气渗透的冷负荷121

第三节 设备、化学反应、人体、照明等的负荷计算122

一、设备冷负荷122

二、照明冷负荷128

三、人体的冷负荷和湿负荷129

四、化学反应的冷负荷和湿负荷131

五、水槽、设备、食品的湿负荷和潜热冷负荷132

第三章 空调系统134

第一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134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比较和选择135

一、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135

二、各种空调方式的比较和选择135

第三节 单风管集中式系统136

一、系统划分137

二、系统分类及其使用条件138

三、各类系统的特点与冬、夏季工况139

四、系统的调节方法146

第四节 单风管再热系统和分区机组系统154

一、单风管再热系统154

二、分区机组系统155

第五节 空气调节的风系统157

一、风机157

二、风管158

三、风管阀门160

四、新风入口163

五、空调机房163

六、检查、调试和维修164

第六节 空气调节的水系统165

一、水系统的分类165

二、高层建筑水系统分区167

三、管路设计168

四、水系统设计170

第七节 管道设备的保温和冷热损耗173

一、管道和设备的保温173

二、空调系统的冷热损耗176

第八节 对自动控制、调节、管理的要求179

一、自动控制和调节的目的179

二、自动调节180

三、检测、信号与联锁182

四、敏感元件的装设位置183

第四章 诱导器、风机盘管、变风量系统184

第一节 诱导器系统184

一、诱导器和诱导器系统184

二、诱导器各种工况的特点及判别式188

三、诱导器系统的计算189

四、诱导器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190

第二节 风机盘管系统194

一、风机盘管机组空调方式的特点194

二、风机盘管机组的构造、基本参数和产品举例195

三、风机盘管机组的技术特性202

四、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方案及控制209

五、风机盘管机组选择计算216

六、风机盘管空调方式在设计、安装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217

第三节 变风量系统218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18

二、末端设备219

三、系统设计223

四、自动控制238

第五章 气流组织与风量计算241

第一节 风量计算241

一、送风量计算方法241

二、春、秋、冬季送风量的减少243

三、新风量的确定243

第二节 气流组织的方式和适用范围244

第三节 侧送246

一、侧送方式246

二、侧送方式设计要点247

三、侧送气流组织的设计方法252

第四节 孔板送风255

一、孔板送风分类与气流流型255

二、孔板送风设计计算256

第五节 散流器送风261

一、散流器平送261

二、散流器下送264

第六节 喷口送风268

一、喷口送风方式268

二、喷口送风设计方法269

第七节 条缝型送风275

一、民用建筑用条缝送风275

二、纺织厂用条缝送风280

第八节 回风口290

一、回风口的布置290

二、回风口风速与型式291

第六章 空气的冷却和加热293

第一节 表面冷却器的优缺点293

第二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设计安装注意事项294

第三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设备295

一、结构特性295

二、几种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外形、规格、尺寸296

第四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计算303

一、冷水式表面冷却器作冷却干燥(减焓降湿)同时的热工计算303

二、冷水表冷器作干式冷却(等湿降焓)和加热时的热工计算332

三、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空气阻力和水阻力计算334

四、采用盐水为冷媒时的计算338

第五节 空调机组设备340

一、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机组的分类340

二、空调机组设备的几个共同特点341

三、恒温恒湿机组和冷风机组341

四、屋顶式空调机组344

五、变频控制VRV系统353

第六节 空调机组的应用358

一、空调机组的热平衡计算358

二、空调机组的选择图和计算程序364

第七节 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和调节计算368

一、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368

二、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计算368

三、空调机组常用调节方法371

第八节 喷水式空气处理372

一、喷水式空气处理的优缺点和分类372

二、喷水室的构造和构件373

三、喷水室热工计算377

四、喷水室空气阻力389

五、高风速喷水室389

第七章 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391

第一节 空调系统节能评价391

第二节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393

一、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393

二、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标准393

三、控制和正确利用室外新风量394

四、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394

五、采用变流量空调系统394

六、对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395

第三节 热回收系统396

一、转轮全热交换器397

二、板式显热交换器399

三、板翅式全热交换器404

四、中间热媒式热交换器406

五、热管换热器411

六、热泵416

第四节 天然能源的利用416

一、太阳能供暖与制冷417

二、地热能的利用418

三、地下含水层蓄能419

四、地道风的利用420

第八章 空气除湿和加湿421

第一节 除湿方法分类及特点421

一、升温通风降湿422

二、冷却减湿422

三、吸湿剂除湿423

四、联合除湿427

第二节 降湿用气象资料428

一、温度、水汽压、焓分布及分类428

二、降湿用气象参数431

三、简化统计法434

第三节 升温通风降湿435

一、应用状况435

二、温湿度设计参数440

三、通风量、加热量441

第四节 冷冻除湿机通风降湿443

一、冷冻除湿机除湿原理443

二、主要技术性能443

三、各类除湿机446

四、冷冻除湿机的选择计算457

第五节 固体吸湿剂通风降湿460

一、氯化钙静态吸湿461

二、氯化钙动态吸湿461

三、氯化钙的再生466

四、硅胶静态吸湿467

五、硅胶动态吸湿467

六、动态吸湿的计算469

第六节 氯化锂转轮除湿机470

一、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原理、特点和用途470

二、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471

三、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技术性能475

四、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计算程序479

五、除湿系统设计安装注意事项483

第七节 三甘醇除湿机484

一、三甘醇的性质及除湿原理484

二、三甘醇吸湿剂除湿的优缺点485

三、SC型三甘醇除湿机486

第八节 空气加湿493

一、概述493

二、喷蒸汽加湿494

三、电热式、电极式加湿器502

四、红外线加湿器505

五、PTC蒸汽加湿器505

六、超声波加湿器506

七、离心式加湿器509

第九章 空气净化和洁净室510

第一节 概述510

第二节 洁净室级别510

一、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510

二、美国联邦标准209E的规定511

第三节 确定洁净室方案的原则513

一、综合要求513

二、系统方案514

三、洁净室形式的确定515

四、人、物净化方案516

第四节 洁净室的净化设计517

一、气流组织和通风量517

二、洁净室的计算520

三、正压设计528

四、空气净化处理529

五、风管与附件534

第五节 空气净化设备536

一、空气过滤器536

二、高效空气过滤器542

三、净化送风装置544

四、局部净化设备545

五、空气吹淋室和气闸室550

六、清扫设备551

七、尘埃粒子计数器554

第六节 生物洁净室和设备554

一、概述554

二、设计参数556

三、设计原则562

四、设计计算564

五、设备和仪表566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569

第一节 噪声的计量和评价569

一、噪声的计量569

二、噪声的评价571

第二节 噪声允许标准577

第三节 空调系统设备的噪声580

一、离心风机噪声580

二、轴流风机噪声584

三、电机噪声586

四、空调设备噪声587

第四节 空调系统气流噪声594

第五节 空调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597

第六节 空调系统消声器601

一、消声器性能的评价601

二、消声器类型和性能602

三、消声器系列613

第七节 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技术措施、设计程序及其算例620

一、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技术措施620

二、消声设计程序623

三、空调系统声学计算举例624

第十一章 空调系统的隔振628

第一节 空调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及隔振目的628

第二节 隔振方案及构造631

第三节 隔振台座的计算634

一、静力计算634

二、振动计算634

第四节 通风机和水泵的隔振641

一、扰力计算641

二、容许振动值642

三、隔振台座设计步骤642

第五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隔振654

第六节 立柜式空调机组的隔振655

第七节 管道隔振656

第八节 隔振材料及隔振器657

一、软木659

二、橡胶及橡胶隔振器659

三、金属弹簧及金属弹簧隔振器668

四、金属弹簧与橡胶组合隔振器680

五、空气弹簧隔振器680

第九节 隔振设备及管道的抗地震措施684

第十二章 制冷剂、载冷剂和制冷机686

第一节 制冷剂686

一、概述686

二、空调工程常用制冷剂的特性与选择689

第二节 载冷剂719

一、水719

二、盐水719

三、乙二醇721

第三节 制冷机722

一、活塞式制冷机组723

二、螺杆式制冷机组741

三、离心式制冷机组752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765

第十三章 冷冻站设计788

第一节 冷冻站设计的一般要求788

一、冷冻站设计的原始资料788

二、冷冻站位置的选择789

三、冷冻站布置789

四、冷冻站规模的确定790

五、有关专业的设计技术要求791

第二节 冷冻水系统793

一、常用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系统793

二、大型企业及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794

三、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分区供应系统796

四、冷冻水循环泵的选择797

第三节 冷却水系统797

一、按供水方式分类798

二、常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型式和特点798

三、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处理802

第四节 冷冻站管道设计805

一、制冷剂管道805

二、冷冻水、冷却水管道811

第五节 空调制冷设计中的节能、节电技术816

一、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817

二、蓄冷技术的应用818

三、热、电、冷联产的应用823

四、低温核供热堆制冷技术的应用824

第六节 冷冻站设计实例825

一、压缩式制冷机冷冻站的实例825

二、吸收式制冷机冷冻站的实例831

三、冰蓄冷冷冻站的实例834

厂家名录8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