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
  • 隋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82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文艺美学:生态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15

1.1生态美学的确立15

1.2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17

1.3生态审美的内涵19

1.3.1旨趣理想19

1.3.2价值内涵20

1.3.3思想资源25

1.4审美和生态审美34

1.5生态美和自然美36

第二章 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41

2.1现代性语境41

2.1.1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改造41

2.1.2都市文明病的批判44

2.1.3主体的救赎与精神的还乡47

2.2现实语境51

2.2.1工具与功利:政治中心主义的虚幻51

2.2.2征服与颂歌:人类中心主义的谮妄55

2.2.3反思与诘问:我们在哪里走错了路55

2.2.4危机与衰落:人类共同的困境57

2.3接受语境60

2.3.1移植:外来译介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窗口61

2.3.2整合:探寻西方生态思想发展脉络62

2.3.3解读:接受和阅读的另一种途径64

2.3.4同步:本土生态理论体系的构建64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68

3.1从隐性到显性的生态主题特征71

3.1.1无名状态与隐性书写71

3.1.2多元叙事和宏大主题的遮蔽72

3.1.3创作主体生态意识的缺失75

3.2民族国家叙事中的生态启蒙76

3.2.1国民性改造和精神启蒙78

3.2.2高扬自我的“自然意象”81

3.2.3沦落的“生死场”83

3.3现代乡土叙事的自然回归88

3.3.1百草园、儿童记忆与自然88

3.3.2后花园、萧红与安魂曲90

3.3.4白洋淀、硝烟与港湾92

3.4革命叙事中的土地符码93

3.4.1丰灾与人灾94

3.4.2土地的失与得94

3.4.3土地的政治化96

3.5历史文化叙事中的“土地空间”96

3.5.1复魅的自然98

3.5.2感官的田野101

3.5.3民间的大地104

第四章 生态文学理念与文体形态的建构106

4.1生态文学的命名与自我认同108

4.2生态文学文体形态110

4.2.1生态报告:从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110

4.2.2自然写作:以大自然为母体的书写115

4.2.3生态小说:生态理想与新乡土叙事120

4.3生态文学的审美特征130

4.3.1自然、美与爱的生态境界130

4.3.2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135

4.3.3生态人格美的向往139

4.3.4超越种际的道德关怀142

第五章 生态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147

5.1共同的生态危机与不同的生存困境147

5.1.1生态审美的民族性趋向148

5.1.2生态审美民族性的本质150

5.2对共同美的认同与追寻153

5.2.1东方生态思想的认同与接受153

5.2.2东方意象生态视角的审美建构157

5.3生态审美视角中“征服主题”的差异163

5.3.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差异165

5.3.2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差异169

5.3.3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差异173

5.4生态女性主义的觉醒177

5.4.1女性与自然的认同178

5.4.2性别伦理视角下的自然180

5.4.3女性生态主义伦理立场184

第六章 当下生态文学的症候分析及走向预测188

6.1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188

6.1.1创作主体生态理念的模糊与迷惘189

6.1.2生态审美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倾向190

6.1.3审美呈现的实与虚、思与诗的分立191

6.1.4生态批评的边缘化地位及功利性192

6.2生态文学走向预测194

6.2.1生态文学创作的自觉性逐渐强化194

6.2.2生态文学创作形态和叙事模式更加多样化194

6.2.3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逐步走向学科化195

参考文献196

后记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