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
  • 吴洪泽,张家钧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50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计算机应用-古籍整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1

第一节 利用计算机辅助古籍整理的条件1

第二节 计算机应用常识3

一、计算机发展简史4

二、微型计算机的构成4

三、微机操作常识8

四、Windows操作技巧8

(一)程序安装8

(二)程序调用10

(三)常用快捷键12

(四)系统优化13

(五)系统备份16

(六)系统恢复20

第二章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25

第一节 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的关系25

一、古籍整理手段的更新势在必行27

二、计算机应用在古籍整理中的优越性30

第二节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现状32

第三章 古籍数字化37

第一节 古籍数字化的历程37

一、古籍数字化的几个阶段37

二、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形成40

第二节 古籍数字化述略42

一、古籍数字化目的与原则42

二、古籍数字化的基本方法44

三、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8

第三节 常用古籍数字化成果举隅50

(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51

(二)《四部丛刊》电子版52

(三)“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52

(四)《国学宝典》53

(五)《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系列光盘54

(六)《汉籍全文检索系统》54

(七)《古今图书集成》全文电子版55

(八)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57

(九)《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58

(十)《全宋诗》分析系统58

(十一)汉籍电子文献59

(十二)中华典籍网络资料库60

(十三)简帛金石资料库60

第四章 汉字库及相关问题62

第一节 古籍数字化的字库问题62

第二节 汉字规范64

一、异体字处理67

(一)异体字的定义67

(二)异体字规范68

(三)异体字处理的现状69

二、繁简字处理71

(一)繁到简转换71

(二)简到繁转换77

(三)检查不规范繁简字93

第三节 补字96

一、TrueType造字程序96

(一)调用TrueType造字程序97

(二)TrueType造字98

(三)使用造字100

二、女娲补字软件100

(一)女娲补字程序安装101

(二)启动女娲补字程序101

(三)造字103

(四)补字编码区105

(五)转换补字106

(六)调用补字107

(七)备份补字库107

第四节 汉字输入108

第五章 古籍文本的编辑114

第一节 Word 2003115

一、Word 2003应用基础115

(一)Word 2003的启动115

(二)Word 2003的工作窗口117

二、Word 2003文本编辑118

(一)建立文档118

(二)打开文档119

(三)文档管理120

(四)文档编辑121

三、Word 2003文档排版125

(一)字体与排法125

(二)页眉、页脚设置127

(三)页码设置128

四、Word 2003文档打印129

(一)页面设置129

(二)文档打印129

第二节 方正书版9.11129

一、方正书版9.11应用基础130

(一)方正书版9.11的特点130

(二)方正书版9.11的文件系统131

(三)方正书版系统的工作流程132

(四)方正书版9.11的安装133

二、编辑小样文件133

(一)方正书版9.11的启动与退出133

(二)方正书版编辑窗口134

(三)创建小样文件135

(四)打开小样文件136

(五)小样文件保存137

(六)设置编辑参数139

(七)文字输入140

(八)插入与改写140

(九)选择文字块141

(十)查找文字141

(十一)替换文字143

(十二)替换回车符144

(十三)删除文字144

(十四)移动文字145

(十五)复制文字145

(十六)消除误操作145

三、多文件编辑146

(一)同时打开多个文件146

(二)合并文件147

(三)拆分文件148

(四)根据内容查找文件148

四、符号输入150

(一)特殊符号输入150

(二)动态键盘输入151

(三)插入符号命令154

(四)字符拼合155

第六章 古籍书版的制作157

第一节 书版排版基础157

一、BD排版注解157

(一)使用BD排版注解须知157

(二)排版符号释义158

二、BD排版帮助159

(一)方正书版软件应用技巧159

(二)利用提示功能输入BD注解160

(三)利用模板功能输入BD注解161

第二节 字体、字号的排法162

一、汉字字体字号162

(一)汉体注解162

(二)使用外挂字体166

(三)繁简字转换注解166

二、排数字及拼音167

(一)排数字167

(二)排外文168

(三)排拼音169

三、变形字体的排法170

(一)排长扁字170

(二)文字倾斜171

(三)旋转文字171

(四)文字加粗或减细172

四、字距的调整172

(一)空格注解172

(二)撑满注解173

(三)紧排注解173

五、中文标点符号的排法174

(一)标符注解174

(二)对开注解175

(三)全身注解175

第三节 版面控制176

一、排版参数设置176

(一)PRO文件的建立176

(二)定义版心参数179

二、多文件组合排版181

三、定义页码182

(一)页码注解182

(二)页号注解183

(三)排暗码185

(四)不排页码185

四、书眉的排法185

(一)定义书眉格式186

(二)书眉的排法187

五、边文与边栏188

(一)边文注解188

(二)背景注解190

(三)边栏、边注注解191

六、注文排版192

(一)设置注文格式192

(二)脚注的排法194

(三)割注注解196

七、标题排版197

(一)定义标题格式197

(二)标题的排法198

八、强制换页的方法201

第四节 正文排版202

一、位置控制202

(一)指定排版起始位置202

(二)文字居中203

(三)文字居右204

(四)左边缩进205

(五)右边缩进206

(六)左右同时缩进207

(七)字符对齐207

(八)上下注解208

二、行处理209

(一)行宽控制209

(二)空行的方法210

(三)调整行距211

三、保持行距一致211

四、上下移动文字212

(一)行中并列多行内容213

(二)消除单字行214

(三)多行文字撑满对齐214

五、块处理215

(一)段首处理215

(二)段首缩进215

(三)防止拆页的方法216

(四)指定不排版内容216

第五节 划分版面216

一、分栏的排法216

(一)分栏注解217

(二)另栏注解217

(三)对照注解218

二、划分排版区域218

(一)方框注解219

(二)分区注解220

(三)多页分区注解221

第六节 图表框线排版222

一、插图排版222

(一)图片注解223

(二)图说注解224

(三)插入随文图片注解224

(四)插入EPS注解(PS)226

(五)插入注解(CR)226

二、框线与底纹227

(一)长度注解227

(二)画线注解228

(三)斜线注解229

(四)线号注解229

(五)着重注解230

(六)排底纹230

(七)排附加符号231

三、表格排版232

(一)表格注解234

(二)表格内容排版236

(三)无线表注解237

(四)排族谱世系表238

第七节 自动排目录239

(一)目录定义注解239

(二)自动目录登记注解240

(三)自动生成目录241

第八节 图书索引编制244

一、用方正书版系统排索引245

(一)索引点注解245

(二)用排序功能排索引249

二、排四角号码索引250

(一)中文索引编制系统250

(二)自制四角号码索引252

第七章 影印古籍253

第一节 影印古籍的方法253

一、古籍影印简介253

二、古籍影印的新技术255

三、古籍影印的方式255

第二节 古籍影像处理257

一、古籍图像化257

(一)底本选择257

(二)拍摄线装书257

(三)扫描缩微胶片258

(四)扫描纸本259

二、图像处理260

(一)打开图像文件261

(二)图像编辑263

(三)文字描润268

第三节 排版与打样278

一、影印古籍排版278

(一)线装书的排法278

(二)16开缩印本280

(三)16开拼合本283

(四)32开仿古版283

二、排版与输出285

(一)设定排版参数285

(二)排版操作287

(三)大样预览288

(四)输出PS文件291

第八章 网络古籍资源述略296

第一节 网络中的古籍资源297

一、图书馆相关网站或网页301

二、网络中其他重要学术网站304

三、学术论坛及古籍资源交流站点305

四、历史文献网络数据库309

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312

一、超星数字图书馆313

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313

三、中国数字图书馆315

四、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316

第三节 网络古籍资源的格式316

一、纯文本格式318

二、格式文本318

三、超文本格式320

四、图片格式320

五、其他格式322

第四节 网络检索的注意事项322

结语323

参考文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