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925788.jpg)
- 方喜业,邢瑞昌,贺争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470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328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3
第一章 总论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实验动物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4
第三节 实验动物分类6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应用9
第五节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要点14
第六节 现代实验动物与实验动物科学17
第七节 现代实验动物科学与相关前沿学科领域18
第八节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21
第二章 实验动物质量规范化管理24
第一节 概述24
第二节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体制、措施、制度和体系26
第三节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3
第四节 地方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8
第五节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管理40
第六节 实验动物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42
第七节 现行法律体系中与实验动物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47
第三章 实验动物科学信息管理51
第一节 概述51
第二节 国家和部分地方实验动物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55
第四章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管理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实验动物科学人员学历教育63
第三节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65
第四节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66
第五节 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分类、分级与考核评估67
第六节 实验动物学专业教育机构74
第五章 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及机关机构78
第一节 概述78
第二节 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78
第三节 美国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85
第四节 日本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89
第五节 欧盟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91
第六节 中国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94
参考文献109
第二篇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和质量控制113
第六章 实验动物质量标准113
第一节 国家标准在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113
第二节 制定国家标准的指导思想与依据114
第三节 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简介116
第四节 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与评价118
第五节 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121
第七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及质量标准125
第一节 概述125
第二节 哺乳类实验动物遗传学基础125
第三节 哺乳类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标准130
第四节 禽类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要点143
第五节 水生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要点150
第八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检测技术154
第一节 概述15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育种154
第三节 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和基本原则159
第四节 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方法170
第五节 实验动物近交系大、小鼠皮肤移植法193
第六节 毛色基因测试检测技术197
第七节 下颌骨形态特征检测技术198
第八节 微量细胞毒检测技术200
第九节 DNA检测技术204
第十节 转基因检测技术208
第九章 实验动物病毒学及质量标准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病毒学基础216
第三节 哺乳类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标准229
第四节 禽类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标准230
第五节 水生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控制要求234
第六节 有蹄类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控制要求235
第七节 实验动物病毒感染238
第八节 病毒性疾病241
第九节 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控制289
第十节 实验动物新资源的病毒学质量控制291
第十章 实验动物病毒检测技术294
第一节 概述294
第二节 诊断试剂的制备297
第三节 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304
第四节 常用实验动物病毒学检测方法308
第五节 实验动物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的发展317
第六节 检测方法质量控制321
第七节 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331
第八节 实验动物病毒感染监测工作应注意的问题337
第九节 实验动物检疫342
第十一章 实验动物细菌学及质量标准346
第一节 概述346
第二节 实验动物细菌学基础347
第三节 实验动物细菌感染355
第四节 实验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控制358
第五节 哺乳类实验动物细菌学质量标准359
第六节 禽类实验动物细菌学质量标准361
第七节 水生实验动物细菌学质量控制要点361
第八节 有蹄类实验动物细菌学质量控制要点363
第九节 其他科研用动物的细菌控制要求363
第十节 细菌性疾病364
第十二章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技术384
第一节 概述384
第二节 细菌学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385
第三节 制备诊断试剂所必备的基本条件393
第四节 细菌学检测常用培养基、诊断试剂及制备方法394
第五节 培养基和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394
第六节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评价399
第七节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程序400
第八节 实验动物病原菌感染的检测方法403
第十三章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及质量标准415
第一节 概述415
第二节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基础415
第三节 哺乳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标准437
第四节 禽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要点439
第五节 鱼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要点447
第六节 实验动物新资源的寄生虫学质量控制要点451
第十四章 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技术474
第一节 概述474
第二节 实验动物常见寄生虫感染及其检测技术475
第三节 实验动物寄生虫的常用检查方法和控制要点490
第四节 寄生虫检测技术进展492
第十五章 实验动物病理学及质量标准495
第一节 概述495
第二节 实验动物病理学基础496
第十六章 实验动物病理学检测技术514
第一节 概述51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疾病病理学检测515
第十七章 实验动物营养学及饲料质量标准563
第一节 概述563
第二节 实验动物营养学基础564
第三节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576
第四节 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标准580
第五节 实验动物饲料分类、配方及选择设计590
第六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生产、贮存与管理595
第十八章 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检测技术599
第一节 概述599
第二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与安全600
第三节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素检测技术608
第四节 实验动物饲料卫生与安全检测技术664
第十九章 实验动物环境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718
第一节 概述718
第二节 实验动物环境特点718
第三节 环境因子生物学效应720
第四节 实验动物环境标准724
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因子检测技术730
第六节 垫料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技术734
第二十章 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740
第一节 概述740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的特点743
第三节 现代实验动物设施建设技术要求745
第四节 现代实验动物设施的污染控制技术769
第五节 现代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774
第六节 实验动物饲养设备786
第二十一章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设施、设备与防护要求800
第一节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与技术要求800
第二节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804
第三节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设备838
参考文献844
第三篇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851
第二十二章 啮齿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851
第一节 概述851
第二节 小鼠种质资源851
第三节 大鼠种质资源886
第四节 豚鼠种质资源892
第五节 地鼠种质资源895
第六节 实验兔种质资源898
第七节 灰仓鼠种质资源908
第八节 草原兔尾鼠种质资源910
第九节 子午沙鼠种质资源912
第十节 长爪沙鼠种质资源913
第十一节 东方田鼠种质资源916
第二十三章 食肉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919
第一节 概述919
第二节 犬919
第三节 猫925
第四节 雪貂930
第五节 果子狸932
第二十四章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935
第一节 概述935
第二节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936
第三节 猕猴937
第四节 食蟹猴940
第五节 红面猴941
第六节 豚尾猴941
第七节 狨猴942
第八节 树鼩944
第九节 其他灵长类实验动物的品种945
第二十五章 有蹄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951
第一节 概述951
第二节 实验用猪951
第三节 实验用羊954
第四节 实验用牛957
第五节 实验用马和驴961
第二十六章 禽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966
第一节 概述966
第二节 鸡966
第三节 鸭972
第四节 鸽、鹌鹑974
第二十七章 水生实验动物种质资源977
第一节 概述977
第二节 剑尾鱼978
第三节 斑马鱼981
第四节 稀有鮈鲫984
第五节 红鲫985
第六节 青鳉987
第七节 裸项栉虾虎鱼988
第八节 其他资源989
第二十八章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992
第一节 概述992
第二节 描述规范的分类与制定原则993
第三节 描述规范的基本内容994
第二十九章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保存1009
第一节 概述1009
第二节 实验动物活体保存技术1009
第三节 实验动物低温保存技术1023
第四节 实验动物保存技术规范1033
第三十章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数据库1044
第一节 概述1044
第二节 系统结构设计1045
第三节 数据库设计1046
第四节 系统功能介绍1048
第五节 系统运行情况及发展思路1051
参考文献1053
第四篇 实验动物与前沿领域1059
第三十一章 悉生动物1059
第一节 概述1059
第二节 无菌动物实验技术1062
第三节 无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1070
第四节 悉生动物营养、饲料和设备1071
第五节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和SPF动物的应用1073
第三十二章 转基因动物1078
第一节 概述1078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概况1081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的基本原理1082
第四节 转移基因的准备1084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准备1088
第六节 常用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1090
第七节 转基因动物的检测1096
第八节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1098
第九节 转基因动物存在的问题1106
第三十三章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1109
第一节 概述1109
第二节 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1109
第三节 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1127
第三十四章 实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1134
第一节 概述1134
第二节 超数排卵和卵母细胞、着床前胚胎的采集1134
第三节 体外受精1137
第四节 胚胎性别控制1138
第五节 胚胎培养1139
第六节 胚胎嵌合1140
第七节 胚胎移植1140
第八节 胚胎冷冻保存1143
第三十五章 实验性人类疾病动物模型1150
第一节 概述1150
第二节 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分类及设计原则1151
第三节 常用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制作1154
第三十六章 实验动物与干细胞工程学1185
第一节 概述1185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工程学1185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工程学1188
第四节 动物模型进行安全性评价技术1191
第三十七章 实验动物与器官移植1193
第一节 概述1193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历程1193
第三节 临床研究时期1195
第四节 器官移植的现状1196
第五节 器官移植的未来1197
第三十八章 实验动物与GLP1200
第一节 GLP概述1200
第二节 GLP对动物设施的要求1202
第三节 GLP实验室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1205
第三十九章 实验动物与航天医学1210
第一节 实验动物在空间飞行中的应用1210
第二节 空间实验动物设施1218
第三节 实验动物在航天医学中的发展方向1225
第四十章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设备的消毒与灭菌1227
第一节 概述1227
第二节 常用消毒灭菌技术1228
第三节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1239
第四十一章 实验动物环境害虫防治1241
第一节 概述1241
第二节 实验动物环境主要害虫及生态习性1241
第三节 主要害虫防治1248
第四节 防治原则及用药安全1251
第四十二章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灭鼠1252
第一节 概述1252
第二节 主要危害野鼠1252
第三节 环境治理1253
第四节 药物治理1254
第五节 器械治理1257
第六节 治理步骤和效果检查1258
第七节 小结1259
第四十三章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1260
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1260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1262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1264
第四节 供试品给予方法1272
第五节 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1282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安死术1290
第七节 实验动物脏器采集方法1292
第八节 动物实验的安全防护1294
第九节 动物实验后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1297
第四十四章 实验动物福利1298
第一节 概述1298
第二节 实验动物福利立法1303
第三节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关系1309
第四十五章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1312
第一节 概述1312
第二节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意义1314
第三节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概念与研究内容1315
第四节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技术研究1317
第五节 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现状1322
参考文献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