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民学
  • 张宜海,王星源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57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公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民学及其研究价值 1

第一节 公民 1

一、什么是公民 2

二、公民的历程 7

三、公民的特性 23

第二节 公民学 26

一、公民学的研究对象 26

二、公民学的研究范围 31

三、公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2

四、公民学的特性 33

第三节 公民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35

一、公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35

二、公民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35

三、公民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36

四、公民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36

五、公民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37

第四节 公民学的研究价值 37

一、公民教育是解决我国现存各种问题的关键 38

二、加强公民教育要求建立公民学 38

三、中国当代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 39

第二章 公民权利41

第一节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涵42

一、公民权利的概念42

二、公民权利的内涵44

三、宪法视阈下的公民权利47

第二节 公民权利的实现、保障与救济50

一、公民权利实现的条件51

二、公民权利的实现渠道52

三、公民权利的保障54

四、公民权利的救济56

第三节 公民权利的限制58

一、公意:人民的意志58

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59

三、国家宪法和法律60

四、政治稳定60

第三章 公民意识63

第一节 公民意识概论63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63

二、公民意识的内涵64

三、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66

第二节 公民国家意识 68

一、国家及其职能 69

二、国家意识及其体现 70

三、国家意识的培育 72

第三节 公民民主意识 75

一、民主概念及历史的简要回顾 76

二、培养公民民主意识的途径 77

三、践行民主对公民素质的要求 81

第四节 公民政治参与意识 84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 84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85

三、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弱的原因 88

四、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途径 90

第五节 公民权利意识 95

一、公民权利意识的内涵 95

二、公民权利意识的功能 96

三、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缺失的原因 98

四、增强公民权利意识的途径 103

第四章 公民教育 109

第一节 公民教育概述 110

一、开展公民教育是当务之急 111

二、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114

三、公民教育的特点124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功能126

一、传统国民性及其形成126

二、国民性改造方案128

第三节 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框架154

一、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下学校公民教育的使命154

二、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下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155

三、践行本框架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162

第四节 公民教育的载体164

一、家庭——公民成长的起点165

二、学校——公民教育的主渠道166

三、社会——公民教育成败之关键174

第五节 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180

一、回归前香港公民教育的简要回顾181

二、回归后香港公民教育的发展182

三、现阶段香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184

第六节 当前公民教育面对的主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186

一、理论层面 186

二、实践层面 189

第五章 公民文化 193

第一节 公民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194

一、公民文化的概念 194

二、公民文化的内涵 195

三、公民文化的特征 197

第二节 公民文化的构建 198

一、构建公民文化的指导思想 199

二、构建公民文化的目标 200

三、构建公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202

第六章 公民不服从 211

第一节 公民不服从的概念 215

第二节 公民不服从的特征 217

一、政治行为或非政治行为 217

二、公开的或隐蔽的 218

三、暴力的或非暴力的 218

四、正当的或非正当的 219

五、合法的或不合法的 219

六、目标的有限性 221

七、个体性或群体性 221

第三节 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222

一、社会公正受到威胁223

二、群体合法利益遭到侵害223

三、暴政的存在223

四、所有合法的维权方式已经用尽224

第四节 公民不服从的积极方面224

一、公民不服从是权利意识觉醒的表现224

二、公民不服从有利于公民整体权益的提升225

三、公民不服从是促进政治进步的动力226

第七章 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2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228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28

二、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31

三、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32

四、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35

五、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38

六、胡锦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40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特征243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过程243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统一的 243

三、人的发展表现为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 244

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人的本质的不断实现 244

五、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别人、少数人的也是全体人的全面发展 245

第三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 245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45

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46

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247

四、推进公民教育,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248

五、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249

第四节 人的科学发展的基本意蕴 249

一、人的发展是古今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50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的发展思想的精华 251

三、人的科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 254

第八章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257

第一节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内涵和必要性 259

一、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的内涵 259

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 261

第二节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264

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依据265

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实依据273

第三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分析277

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278

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分析284

第四节 推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291

一、明智地选举并有效地监督代表292

二、转变政府决策理念293

三、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制度296

四、培养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意识、态度和能力299

五、依托组织力量,培育公民社会302

六、规范和引导网络公民参与304

七、改善公民参与环境305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09

参考文献337

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