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医学影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医学影像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934724.jpg)
- 周伟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93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医学影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及其发展3
第一节 X线、CT、MRI及其发展3
一、X线及X线成像原理3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4
三、磁共振成像8
第二节 核医学及其发展14
一、核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14
二、核医学的放射性药物15
三、核医学仪器15
四、核医学的发展17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及其发展17
一、介入放射学成为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17
二、介入放射学将与多学科技术结合成为研究热点18
三、逐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介入放射学体系18
第四节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19
一、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定义19
二、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组成19
三、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原理及功能19
四、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优势和限度20
五、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安全性20
第二章 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和图像分析22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原则22
第二节 影像图像阅读的原则24
第三节 影像图像分析的步骤25
第三章 医学影像与中医药学27
第一节 医学影像与中医药学结合的理论探讨27
第二节 医学影像与中医药学结合的研究思路28
第三节 医学影像与中医学结合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30
第二篇 X线、CT、MRI诊断35
第四章 呼吸系统35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35
一、X线检查35
二、CT检查35
三、MRI检查36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36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36
二、肺炎41
三、肺结核47
四、肺间质纤维化51
五、肺癌53
第五章 循环系统60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60
一、X线检查60
二、CT与MRI检查60
三、心血管造影61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61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1
二、肺源性心脏病64
三、主动脉夹层66
四、肺动脉栓塞69
五、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71
第六章 消化系统78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78
一、X线检查78
二、CT检查79
三、MRI检查79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80
一、食管癌80
二、胃癌81
三、结肠癌84
四、肝硬化85
五、原发性肝癌88
六、胰腺癌89
七、急腹症91
第七章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102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102
一、X线检查102
二、CT检查103
三、MRI检查104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105
一、泌尿系恶性肿瘤105
二、肾血管病变110
三、肾移植113
四、肾上腺病变114
第八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119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119
一、X线检查119
二、CT检查119
三、MRI检查120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120
一、子宫肌瘤120
二、子宫内膜癌121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122
四、卵巢囊腺瘤124
五、卵巢囊腺癌125
六、卵巢畸胎瘤126
第三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127
一、前列腺增生127
二、前列腺癌127
第四节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129
一、乳腺纤维腺瘤129
二、乳腺癌130
第九章 骨关节系统134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134
一、X线检查134
二、CT检查135
三、MRI检查135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135
一、股骨头坏死135
二、退行性骨关节病137
三、类风湿关节炎139
四、强直性脊柱炎140
五、骨肿瘤142
六、关节创伤148
第十章 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153
第一节 影像检查方法153
一、颅脑影像检查153
二、脊柱影像检查154
三、鼻部影像检查154
四、耳部影像检查155
五、鼻咽部影像检查155
六、喉部影像检查155
七、甲状腺影像检查156
八、腮腺影像检查156
九、眼部影像检查156
第二节 疾病影像诊断157
一、颅脑外伤157
二、脑血管疾病159
三、颅脑肿瘤164
四、椎管肿瘤172
五、脱髓鞘疾病174
六、头颈部肿瘤176
七、感染性疾病177
第三篇 超声诊断187
第十一章 超声概述187
第一节 超声医学及其进展187
一、超声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187
二、超声医学的诊断技术188
第二节 超声检查技术及图像分析194
一、超声检查技术194
二、图像分析198
第十二章 疾病诊断202
第一节 肝胆脾胰疾病202
一、肝硬化202
二、肝癌204
三、胆囊癌208
四、胆道梗阻性疾病209
五、脾外伤210
六、急性胰腺炎211
七、胰腺癌213
第二节 泌尿系统与前列腺疾病214
一、肾癌214
二、尿路梗阻216
三、前列腺癌217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218
一、子宫肌瘤218
二、卵巢癌219
三、异位妊娠220
第四节 心脏与血管疾病221
一、风湿性心脏病221
二、房间隔缺损223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24
四、外周动脉病变226
五、外周静脉病变228
第五节 其他229
一、乳腺癌229
二、关节病变230
第四篇 介入放射239
第十三章 介入诊疗技术239
第一节 介入诊断技术239
一、经皮穿刺术239
二、经皮活检术240
三、选择性与超选择性插管技术241
四、血管造影术242
第二节 介入治疗技术244
一、灌注术244
二、栓塞术245
三、成形术247
四、消融术248
五、引流术249
六、支架置放术251
七、滤器置放术253
八、药盒植入术254
第三节 超声、CT、MRI导向介入256
一、超声导向介入256
二、CT导向介入256
三、MRI导向介入257
第十四章 疾病介入治疗259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259
一、介入治疗方法259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63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64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65
五、病例分析265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症269
一、介入治疗方法270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72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73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74
第三节 肾血管疾病275
一、介入治疗方法275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77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78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78
第四节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79
一、介入治疗方法279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80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81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81
五、病例分析282
第五节 子宫肿瘤283
一、介入治疗方法283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85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85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87
五、病例分析287
第六节 股骨头坏死288
一、介入治疗方法288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90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90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91
五、病例分析291
第七节 冠心病292
一、介入治疗方法292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94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95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95
第八节 脑血管疾病295
一、介入治疗方法296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298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298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299
第九节 外周血管疾病299
一、介入治疗方法299
二、临床效果与评价301
三、并发症及其处理302
四、中医药介入治疗303
五、病例分析303
附篇 心电图诊断309
第十五章 心电图诊断概述309
第一节 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方法309
一、心电图的记录方法309
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310
第二节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进展312
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312
二、心电图的进展314
第十六章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317
第一节 心肌缺血317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317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20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321
四、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322
第二节 心肌梗死323
一、基本图形及机制323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325
三、定位诊断326
第三节 不典型心肌梗死327
一、无Q波型心肌梗死327
二、心肌梗死合并其他病变329
三、持续性ST段升高的心肌梗死330
四、右心室梗死330
五、心房梗死330
第十七章 心律失常332
第一节 激动起源异常334
一、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334
二、期前收缩335
三、异位性心动过速337
四、扑动与颤动339
第二节 传导异常341
一、心脏传导阻滞341
二、干扰与脱节345
三、预激综合征346
四、逸搏与逸搏心律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