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物化学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946174.jpg)
- 李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20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医用生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1
二、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2
三、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3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5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5
一、检验申请单5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5
三、尿液标本的采集7
四、特殊标本的采集7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8
一、抗凝剂8
二、防腐剂9
三、标本的分离储存和转运9
第三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10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10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12
第三章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14
第一节 实验用纯水14
一、纯水的制备方法14
二、水的纯度检查15
第二节 实验用玻璃仪器16
一、普通玻璃仪器的使用16
二、普通玻璃仪器的清洗18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选择19
一、实验方法选择的目的19
二、实验方法的分级19
三、标准试剂的分级21
四、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22
五、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22
第四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22
一、实验误差23
二、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24
三、方法评价指标25
四、评价实验26
五、方法性能判断31
第五节 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37
一、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37
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39
三、受试者工作曲线44
第四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46
第一节 全过程质量控制46
一、主要步骤46
二、分析前质量控制46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47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47
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47
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48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53
一、目的和条件53
二、方法54
三、能力比对检验54
第四节 实验室认可56
第五节 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59
一、生化检验试剂的发展59
二、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59
第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62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62
一、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62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63
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64
四、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64
五、其它光谱分析技术65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67
一、电化学分析方法基本原理67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类67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分析方法69
第三节 电泳技术69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70
二、电泳技术的分类71
三、影响电泳的因素71
四、常用电泳技术74
五、电泳区带的测定78
六、特殊电泳技术79
第四节 层析技术81
一、层析的概念与分类81
二、常用的层析技术84
第五节 离心技术88
一、离心技术原理88
二、离心机的结构与分类90
三、离心方法91
四、使用离心机的注意事项93
第六节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93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93
二、自动生化分析方法和校准96
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97
四、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98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100
第一节 核酸的分离纯化技术100
一、DNA的分离与纯化100
二、RNA的分离与纯化101
第二节 DNA分析技术102
一、重组DNA技术102
二、分子杂交105
三、聚合酶链反应108
四、DNA序列测定109
五、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10
六、DNA芯片技术110
第三节 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112
一、人类基因组概念112
二、基因诊断113
第七章 酶学分析技术118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118
一、酶活性的概念118
二、酶活性单位118
三、酶活性单位的计算119
四、酶促反应进程119
五、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120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123
一、酶活性的测定方法123
二、工具酶124
三、酶偶联测定法124
四、底物浓度测定126
第三节 同工酶测定126
一、同工酶产生的机理126
二、同工酶的测定方法127
第四节 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128
一、血浆酶的来源128
二、酶的区域化分布129
三、酶活性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29
四、同工酶的诊断价值131
第五节 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131
第八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133
第一节 概述133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133
二、个别血浆蛋白质134
三、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142
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测定144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144
二、血清白蛋白测定146
三、血清球蛋白测定148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148
五、尿总蛋白测定149
六、尿微量蛋白质测定149
七、脑脊液蛋白质测定150
第九章 体液葡萄糖检验152
第一节 概述152
一、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152
二、糖代谢紊乱154
第二节 体液葡萄糖测定157
一、血糖测定157
二、糖耐量试验159
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62
四、血清糖化白蛋白测定163
五、胰岛素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163
六、C-肽测定164
七、尿糖测定164
八、脑脊液糖测定166
第十章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167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173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177
一、血清(浆)静置试验178
二、血清(浆)总胆固醇测定178
三、血清(浆)甘油三酯测定180
四、血清(浆)脂蛋白测定182
五、血清载脂蛋白测定185
第十一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187
第一节 钠、钾、氯代谢及其检测187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用187
二、钠、氯的代谢及其平衡紊乱188
三、钾的代谢及其平衡紊乱189
四、钠、钾、氯的测定190
第二节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193
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93
二、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及方法197
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与参数202
四、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205
第十二章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210
第一节 概述210
一、钙、磷代谢和调节210
二、镁代谢和生理功能213
三、微量元素与疾病214
第二节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测定218
一、血清钙、磷、镁的测定218
二、尿液钙、镁、磷的测定221
三、铁、铜和锌测定222
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224
第一节 概述224
一、肝脏结构224
二、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225
三、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230
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233
一、血清(浆)蛋白测定233
二、血清酶测定236
三、血清胆红素测定241
四、血清胆汁酸测定243
五、血氨测定244
第三节 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244
一、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244
二、肝功能试验的分类245
第十四章 肾脏功能检验246
第一节 概述246
一、肾脏的结构246
二、肾脏的功能247
第二节 肾脏功能试验249
一、血清尿素、肌酐、尿酸的测定249
二、尿液总蛋白、微量蛋白的测定256
三、尿液pH、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260
四、其它261
五、肾脏功能试验的选择原则与应用263
第十五章 心脏标志物检验268
第一节 概述268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68
二、心脏疾病的诊断269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269
一、酶类标志物269
二、蛋白类标志物274
第三节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和评价277
第十六章 内分泌功能检验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制279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279
三、激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和评价280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测定281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281
二、甲状腺功能紊乱283
三、甲状腺激素的测定284
四、其它指标286
五、甲状腺分泌调节功能测定287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测定287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288
二、肾上腺髓质功能测定292
第四节 下丘脑-垂体分泌激素的测定295
一、垂体分泌的激素295
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296
三、下丘脑-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297
第十七章 肿瘤标志物检验298
第一节 概述298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298
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298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测定299
一、胚胎性抗原标志物的测定299
二、糖类抗原标志物的测定300
三、酶类抗原标志物的测定302
四、激素类抗原标志物的测定305
五、基因类标志物的测定306
六、其它309
第十八章 妊娠和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311
第一节 妊娠的生物化学311
一、妊娠期生物化学特征311
二、妊娠期的内分泌特点312
三、妊娠的生物化学检验314
第二节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317
一、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概念317
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筛选317
第十九章 治疗药物监测322
第一节 概述322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322
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322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324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325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范围325
二、治疗药物监测与药代动力学326
三、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标本及处理328
四、药物监测的常用方法329
附 病例分析330
英中文对照334
主要参考文献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