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 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 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949324.jpg)
- 倪志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023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 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时代旗帜——马克思主义1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1
(一)马克思的生平与人格魅力2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5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创新12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阶级基础的历史条件13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思想资源的历史条件16
(三)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创新20
三、科学地理解、把握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24
(一)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24
(二)科学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3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39
一、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40
(一)唯物论的历史形态40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46
二、自然世界的物质性、先在性与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51
(一)自然世界的物质性51
(二)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57
(三)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60
(四)从实践理解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66
三、实践是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70
(一)实践的基本的特征、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70
(二)实践是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77
(三)在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80
(四)从实践理解世界分化与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8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86
一、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87
(一)辩证法的历史形态87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93
二、对立统一规律与方法论意义97
(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范畴97
(二)对立统一规律100
(三)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09
三、质量互变规律与方法论意义113
(一)马克思主义质、量、度范畴113
(二)质量互变规律116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20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与方法论意义124
(一)马克思主义肯定和否定124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129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32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37
一、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38
(一)认识论的历史形态138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42
二、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46
(一)认识的实践基础147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55
三、真理的实践理解和实践标准163
(一)真理的实践理解163
(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172
四、价值的实践理解和实践评价175
(一)价值的实践理解175
(二)价值的实践评价180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185
一、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186
(一)唯心主义历史观186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192
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97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98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07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213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14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17
(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2
四、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226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26
(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群众路线方法229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230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23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36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36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43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48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51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251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253
(三)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56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62
(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70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和深化认识275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275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77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284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与资本主义所有制285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285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286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288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生产方法与剩余价值规律291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91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296
(三)剩余价值规律300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与发展趋势30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304
(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30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论331
一、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现实332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求索332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341
(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349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353
(一)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35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356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58
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特征363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实践现实性363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66
(三)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70
参考文献375
附录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体论&倪志安378
附录二: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论著目录&倪志安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