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 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 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
  • 张曙光主编;何锡章,邹诗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76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 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界说1

第一节 民族精神的一般界说及其哲学理解2

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民族精神的弘扬2

二、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关联和区分4

三、民族精神的理论溯源和现代语境5

第二节 人的生命活动与民族精神10

一、人的生命活动与意识及自我意识的形成10

二、人的生命活动的“三位一体”13

三、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16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与功能19

一、民族精神的群体性与个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19

二、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超越性22

三、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26

四、民族精神的功能28

第四节 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31

一、民族精神的符号化形式32

二、民族精神的大传统与小传统35

三、不同文化类型及其信仰下的民族精神36

四、民族精神的多样性及其融通方式38

第五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认识39

一、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现代认识39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42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曲折发展历程46

四、走向世界的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的挑战和机遇49

第二章 民族精神研究的问题背景55

第一节 现代性处境下的民族精神55

一、现代性的源起与内涵55

二、现代性与文化自觉58

三、现代性与民族国家64

四、后现代性与民族性67

五、东方主义问题73

第二节 世界历史时代与全球化77

一、世界历史时代77

二、全球化与民族自觉81

三、民族认同及中国处境84

四、民族主义问题90

第三节 民族性的当代精神处境94

一、激活了的文化传统94

二、滞后的精神文明状况97

三、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浪潮101

第三章 西方文化中的“精神”与“民族精神”112

第一节 精神的外在性——Spirit与Soul112

一、Spirit与Soul的辞典定义112

二、Soul与万物有灵论114

三、灵魂不朽——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118

四、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124

五、普罗提诺——个体精神与普遍精神126

第二节 精神的内在性——Mind与Self128

一、Mind与自我同一性的词义考察128

二、形而上学的自我实体同一性134

三、现象学的逻辑自我同一性138

四、自由意志的道德自我同一性141

第三节 精神的公共性——National Spirit144

一、N ation的词义考察144

二、意识的公共性维度147

三、黑格尔论民族精神151

第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155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个历史范畴155

第二节 从“浩然之气”到“民族魂”165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凝结和升华172

第四节 传统文化在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现代价值18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存的生命之根183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185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深层根据186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依据和动力187

第五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190

第一节 隋唐时期佛道兴盛对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190

一、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190

二、隋唐时期道教的兴盛与民族精神197

第二节 宋明理学与中华民族精神202

一、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202

二、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204

第三节 乾嘉学派的精神内涵与传统国民性210

一、清代乾嘉学派的兴起和发展210

二、乾嘉学派的精神内涵与传统国民性215

第四节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天下一家的民族观念219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华夷一统”向“华夷一体”观念的转变219

二、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及“华夷一体”、“共为中华”观念的形成222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天下一家”观念的升华226

第六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229

第一节 清朝末季:民族自信的丧失与实用理性的延续229

一、民族自信的丧失与拯救229

二、民族精神转型的尝试:强化与转化233

第二节 民国初年:道德规范的寻求与传统文化的回潮239

一、道德规范的寻求239

二、传统文化的回潮244

第三节 五四时期:古今之争的变异与科学主义的胜利250

一、古今之争250

二、科学主义的胜利254

第四节 抗战前后:民族意识的强化与返本开新的困顿262

一、民族意识的强化262

二、返本开新的困顿268

第七章 民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275

第一节 民间文化——民族精神之植被276

一、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民族精神276

二、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植被279

第二节 民间文化——民族精神之舞台282

一、民间艺术中蕴涵的民族精神283

二、民间文学中蕴涵的民族精神291

第三节 民间文化——民族精神之认同297

一、民间信仰习俗蕴涵的民族认同情感297

二、民间互助习俗蕴育的民族认同情感301

三、民俗节日蕴育的民族认同情感306

第八章 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312

第一节 历史教育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312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民族特质整合313

二、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316

三、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321

第二节 作为新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的现代民族精神324

一、现代民族精神324

二、时代召唤下的现代民族精神331

第三节 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方法及其导向研究334

一、指导思路:根本上顺应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334

二、制度安排与体制建设336

三、对策和建议341

参考文献348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