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
  • 王志国,王泽武,马淑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40964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图书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图书馆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知识3

一、知识的概念3

二、知识的属性4

三、知识的分类5

第二节 信息7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7

二、信息的分类9

三、信息的属性和特征10

第三节 情报11

一、情报的概念11

二、情报的属性12

三、情报的类型12

第四节 文献13

一、什么是文献13

二、文献的产生和发展14

三、文献的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16

四、文献的特性17

五、文献的种类18

六、现代文献的特点22

第二章 图书馆25

第一节 什么是图书(图书基本概念)25

一、知识、信息、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25

二、图书的概念25

三、图书与文献27

第二节 什么是图书馆(图书馆基本概念)28

一、图书馆的概念28

二、国外关于图书馆的定义29

三、我国关于图书馆的定义29

第三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演化(发展)30

一、文字的起源30

二、图书文献的产生31

三、图书馆的产生31

四、图书馆的演化36

五、我国图书馆的发展38

六、图书馆对人类进步的贡献42

第四节 图书馆的性质42

一、图书馆的社会性42

二、图书馆的科学性(学术性)43

三、图书馆的服务性44

四、图书馆的收藏性45

五、图书馆的中介性45

六、图书馆的辅助性46

七、图书馆的阶级性47

八、图书馆的教育性47

第五节 图书馆的职能47

一、图书馆的基本职能47

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48

第三章 图书馆类型52

第一节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52

一、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意义52

二、国际图联划分的原则与标准52

三、我国划分图书馆类型的原则和标准54

第二节 国家图书馆55

一、国家图书馆概念55

二、国家图书馆简史55

三、国家图书馆类型56

四、国家图书馆的职能57

五、国家图书馆服务对象57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58

一、公共图书馆概念58

二、公共图书馆产生与发展58

三、公共图书馆的职能59

四、公共图书馆的特点60

五、《公共图书馆宣言》60

第四节 高校图书馆62

一、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简史62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任务63

三、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特点64

第五节 科学和专业图书馆65

一、科学和专业图书馆的概念65

二、科学和专业图书馆的类型65

三、科学和专业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65

四、科学和专业图书馆的特点66

第六节 其他各类图书馆67

一、工会图书馆67

二、少年儿童图书馆68

三、军事图书馆69

四、专门图书馆70

第七节 数字图书馆73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73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74

三、数字图书馆的特征74

四、数字图书馆的功能76

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76

第四章 图书馆工作83

第一节 文献资源建设83

一、文献资源的基本概念83

二、文献资源建设的含义83

三、文献资源建设基本内容84

第二节 馆藏文献收集89

一、文献收集的重要意义89

二、文献收集的工作内容89

三、文献收集的原则90

第三节 馆藏文献标引91

一、文献分类标引91

二、文献分类标引工具(分类法)92

三、文献主题标引92

四、文献主题标引工具(主题词表)93

第四节 馆藏文献编目94

一、文献编目的基本概念94

二、文献编目的意义和作用95

三、文献编目的类型96

四、文献编目的流程96

五、馆藏文献著录97

六、馆藏文献目录组织与维护98

七、文献编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98

第五节 馆藏文献信息组织管理99

一、文献信息组织管理基本概念99

二、文献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意义99

三、馆藏文献信息登记99

四、馆藏文献的调配102

五、馆藏文献资源布局103

六、馆藏文献排架108

七、文献信息资源整合111

八、馆藏文献的清点112

九、馆藏文献的保护113

十、馆藏文献的剔旧115

第六节 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评价116

一、馆藏文献评价的含义116

二、馆藏文献评价的作用117

第七节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117

一、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念117

二、读者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18

三、读者工作的内容120

第八节 图书馆管理133

一、管理科学133

二、图书馆管理134

三、图书馆管理对象和内容135

四、图书馆管理职能136

第五章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38

第一节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138

一、三个阶段138

二、三次变革138

三、四个时期138

第二节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主要成就141

一、我国图书馆事业已初具规模,各类型图书馆得到平衡发展141

二、各种职能机构和协作、协调机构相应建立142

三、图书馆专业队伍迅速壮大143

四、图书馆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143

五、图书馆学研究获得很大发展144

六、图书馆现代化发展迅速144

第二编 图书馆学第六章 图书馆学概述147

第一节 什么是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的概念)147

一、国外关于图书馆学定义的认识147

二、国内关于图书馆学定义的认识148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149

一、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149

二、图书馆学的产生150

三、图书馆的发展151

四、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152

第七章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153

第一节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观点153

一、“整理说”154

二、“技术说”154

三、“管理说”155

四、“社会说”155

五、“要素说”155

六、“知识社会学”156

七、“矛盾说”156

八、“规律说”157

九、“交流说”157

十、“文献交流说”157

十一、“知识交流说”157

十二、“文献信息交流说”158

十三、“新技术说”158

第二节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评价(一)159

一、整体与部分之争160

二、以人们认识客体为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义为研究对象之争160

三、以藏与用为特征的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与搬用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之争160

四、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161

第三节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理论研究的评价(二)161

第八章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相关学科165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165

一、图书馆学的特点165

二、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165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168

一、与图书馆学同族关系的学科168

二、与图书馆学交叉关系的学科170

三、与图书馆学应用关系的学科170

第九章 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172

第一节 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形成172

一、图书馆知识的总和172

二、图书馆学科体系形成的条件172

第二节 关于对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类型划分的理论观点173

一、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二分法173

二、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三分法之一173

三、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三分法之二175

四、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四分法178

五、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组法180

第十章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182

第一节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182

一、研究方法概述182

二、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基本体系183

第二节 图书馆学各种研究方法简述184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184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184

三、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188

第三节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简述191

第十一章 图书馆学教育193

第一节 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概况193

一、图书馆学教育的起源193

二、美国图书馆学教育193

三、英国图书馆学教育194

四、前苏联图书馆学教育195

五、印度图书馆学教育195

六、日本图书馆学教育196

七、图书馆学继续教育197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简史198

一、起源与初步发展时期(1913~1949年)198

二、调整与兴起时期(1949~1965年)198

三、停顿时期(1966~1976年)199

四、发展时期(1977年~现在)199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1920~1949年)199

一、武昌文化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起源与发展199

二、中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起步与发展200

三、中国图书馆学中等教育起源与发展201

第四节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调整与兴起(1950~1965年)202

一、图书馆学正规教育的发展概况202

二、图书馆学成人教育的发展概况203

第五节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停顿时期(1966~1976年)204

第六节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时期(1977年~现在)204

一、图书馆学教育高速发展的客观因素204

二、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主要成就206

三、我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发展概况210

四、我国图书馆学中等教育发展概况223

五、我国图书馆学成人教育发展概况225

六、我国图书馆学函授教育发展概况226

七、职工培训227

八、成人高等图书馆学专业自学考试228

第三编 主要图书馆介绍第十二章 我国主要图书馆选介231

第一节 中国国家图书馆231

第二节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33

第三节 辽宁省图书馆234

第四节 南京图书馆235

第五节 甘肃省图书馆236

第六节 北京大学图书馆237

一、历史沿革237

二、馆藏:百年搜求,蔚为大观238

三、人物:百年风云沧桑巨变,几代名人独立潮头239

四、馆舍:从公主府到燕园,从传统到现代240

五、建设:以研究为基础,以服务为主导241

第七节 清华大学图书馆242

第十三章 国外主要图书馆简介245

第一节 大英图书馆(不列颠图书馆)245

一、概况245

二、组织机构247

三、职能247

四、人员248

五、经费248

六、馆藏建设248

七、馆舍249

八、读者服务250

九、联机检索255

第二节 美国国会图书馆255

一、简介255

二、概况256

三、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筹款机制258

四、馆藏建设260

五、馆舍262

六、机构262

七、数字图书馆263

第三节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269

一、概况269

二、组织机构270

三、隶属关系271

四、职能271

五、人员272

六、经费272

七、馆藏建设272

八、馆舍273

九、读者服务273

十、自动化273

十一、未来发展275

第四节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76

一、概况276

二、组织机构279

三、职能280

四、馆藏建设280

五、馆藏特色文献280

六、馆藏数量282

七、馆舍283

八、读者服务283

九、数字图书馆284

第五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284

一、概况284

二、馆舍284

三、馆藏285

四、机构285

五、读者服务286

第六节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286

一、概况286

二、组织机构287

三、隶属关系289

四、职能289

五、人员289

六、经费291

七、馆藏建设291

八、馆舍294

第七节 意大利国家图书馆294

第八节 德国国家图书馆296

一、基本概况296

二、组织机构298

三、职能298

四、人员298

五、经费299

六、馆藏数量299

七、馆舍299

八、用户服务299

九、图书馆自动化300

十、联机检索30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