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税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税制
  • 蔡昌,刘玉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78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税收制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税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1章 税制基本理论3

1.1 税收制度概述3

1.1.1 税收制度的概念3

1.1.2 税收制度体系4

1.2 中国税收制度6

1.3 税制要素8

1.3.1 纳税人8

1.3.2 征税对象9

1.3.3 计税依据9

1.3.4 税目10

1.3.5 税率10

1.3.6 纳税环节11

1.3.7 纳税期限11

1.3.8 税收减免12

1.3.9 法律责任12

1.4 税收的基本原则13

1.4.1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13

1.4.2 税法的适用原则15

1.5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17

1.5.1 税务登记17

1.5.2 账簿、凭证管理18

1.5.3 纳税申报20

1.5.4 税款征收20

1.5.5 税务检查22

流转税制篇27

第2章 增值税27

2.1 增值税概念及增值税类型27

2.1.1 增值税的概念27

2.1.2 增值税的类型27

2.2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30

2.2.1 征税范围30

2.2.2 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34

2.3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比较34

2.3.1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34

2.3.2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35

2.3.3 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36

2.4 税率与征收率38

2.4.1 基本税率38

2.4.2 低税率38

2.4.3 征收率38

2.5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9

2.5.1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39

2.5.2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44

2.6 进口征税和出口退税的计算45

2.6.1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45

2.6.2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46

2.7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地点和纳税期限48

2.7.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8

2.7.2 纳税地点49

2.7.3 纳税期限49

2.8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49

2.8.1 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50

2.8.2 专用发票开具范围50

2.8.3 专用发票开具要求50

2.8.4 专用发票开具时限51

2.8.5 电子计算机开具专用发票的要求52

2.8.6 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52

2.8.7 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的处理53

2.8.8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53

第3章 消费税56

3.1 消费税概述56

3.1.1 消费税的概念56

3.1.2 消费税的特征分析57

3.1.3 消费税的作用57

3.2 消费税的法律规定58

3.2.1 纳税人与征税范围58

3.2.2 税目与税率58

3.3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61

3.3.1 自产自销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61

3.3.2 自产自用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62

3.3.3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63

3.3.4 进口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算63

3.4 征收管理65

3.4.1 纳税义务时间65

3.4.2 纳税期限65

3.4.3 纳税地点65

第4章 营业税67

4.1 营业税概述67

4.1.1 营业税概念及其沿革67

4.1.2 营业税的特点68

4.1.3 营业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69

4.2 营业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70

4.2.1 营业税的纳税人70

4.2.2 扣缴义务人71

4.3 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72

4.3.1 营业税的税目72

4.3.2 营业税税率77

4.4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78

4.4.1 计税依据78

4.4.2 应纳税额的计算84

4.4.3 营业税计算综合实例87

4.4.4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89

4.5 营业税的优惠政策92

4.5.1 起征点的规定92

4.5.2 税收优惠政策93

4.6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98

4.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98

4.6.2 纳税期限100

4.6.3 纳税地点100

第5章 关税102

5.1 关税概述102

5.1.1 关税的概念与职能定位102

5.1.2 纳税人与征税范围104

5.1.3 关税税则、税目和税率104

5.1.4 关税的原产地规则106

5.1.5 关税的减免政策108

5.2 关税的计算与申报109

5.2.1 关税的计税依据109

5.2.2 关税的计算111

5.2.3 关税的申报、缴纳与退补112

所得税制篇117

第6章 企业所得税117

6.1 企业所得税概述117

6.1.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17

6.1.2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18

6.2 纳税人、征税对象与税率118

6.2.1 纳税人118

6.2.2 征税对象120

6.2.3 应税所得来源地的判断标准122

6.2.4 税率122

6.3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23

6.3.1 收入总额的计算123

6.3.2 不征税收入131

6.3.3 扣除项目133

6.4 资产的税务处理142

6.4.1 资产的概念142

6.4.2 固定资产143

6.4.3 生产性生物资产145

6.4.4 无形资产146

6.4.5 投资资产147

6.4.6 存货148

6.5 应纳税额的计算148

6.5.1 应纳税额的计算148

6.5.2 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149

6.5.3 税收抵免150

6.6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153

6.6.1 免税收入153

6.6.2 减、免税优惠155

6.6.3 低税率优惠156

6.6.4 加计扣除的优惠158

6.6.5 加速折旧税收优惠159

6.6.6 减计收入和税额抵免优惠159

6.7 所得税的源泉扣缴163

6.7.1 源泉扣缴的扣缴义务人163

6.7.2 指定扣缴义务人164

6.8 特别纳税调整165

6.8.1 防范关联交易避税165

6.8.2 防范避税地避税170

6.8.3 一般反避税方法171

6.9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72

6.9.1 纳税地点172

6.9.2 所得税的征收缴纳方法173

6.10 过渡期税收政策174

6.10.1 新税法公布前批准设立的企业税收优惠过渡办法174

6.10.2 最新税收优惠政策178

第7章 个人所得税180

7.1 个人所得税概述180

7.1.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180

7.1.2 纳税人181

7.1.3 纳税范围与所得形式183

7.2 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185

7.2.1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85

7.2.2 纳税申报195

资源税制篇201

第8章 资源税201

8.1 资源税概述201

8.1.1 资源税的概念201

8.1.2 资源税的作用201

8.2 纳税人、税率及税收优惠202

8.2.1 纳税人202

8.2.2 税目、税率202

8.2.3 税收优惠204

8.3 应纳税额的计算204

8.3.1 课税数量204

8.3.2 应纳税额的计算205

8.4 征收管理206

8.4.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06

8.4.2 纳税期限206

8.4.3 纳税地点207

第9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208

9.1 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其纳税人208

9.1.1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208

9.1.2 纳税人208

9.2 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及税率209

9.2.1 征税范围209

9.2.2 计税依据210

9.2.3 税率210

9.3 应纳税额与税收优惠211

9.3.1 应纳税额的计算211

9.3.2 税收优惠211

9.4 征收管理216

9.4.1 纳税期限216

9.4.2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16

9.4.3 纳税地点和征收机构216

第10章 耕地占用税217

10.1 耕地占用税的概念与特点217

10.1.1 耕地占用税的概念217

10.1.2 耕地占用税的特点217

10.2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18

10.2.1 纳税义务人218

10.2.2 征税范围218

10.3 应纳税额的计算219

10.3.1 计税依据219

10.3.2 税率219

10.3.3 税额计算220

10.4 税收优惠220

10.4.1 免征耕地占用税220

10.4.2 减征耕地占用税220

10.5 征收管理220

第11章 土地增值税222

11.1 土地增值税概述222

11.2 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率223

11.2.1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223

11.2.2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223

11.2.3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227

11.3 应税收入和扣除项目的确定228

11.3.1 应税收入的确定228

11.3.2 扣除项目的确定228

11.4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32

11.4.1 增值额的确定232

11.4.2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33

11.5 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234

11.5.1 普通标准住宅的税收优惠234

11.5.2 国家征用、收回房地产的税收优惠236

11.5.3 个人转让房地产的税收优惠237

11.5.4 企业兼并、投资联营的税收优惠238

11.5.5 合作建房的税收优惠238

11.6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239

11.6.1 土地增值税的征管要求239

11.6.2 纳税地点240

11.6.3 纳税申报时间240

11.6.4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的清算241

财产税制篇249

第12章 房产税249

12.1 纳税人与征税范围249

12.1.1 房产税的概念249

12.1.2 纳税人250

12.1.3 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250

12.2 计税依据251

12.2.1 从价计征251

12.2.2 从租计征252

12.3 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253

12.3.1 税率253

12.3.2 应纳税额的计算253

12.4 优惠政策与税收征管254

12.4.1 房产税的优惠政策254

12.4.2 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256

第13章 契税257

13.1 契税的征税对象与纳税人257

13.1.1 契税的概念257

13.1.2 征税对象257

13.1.3 纳税人259

13.2 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259

13.2.1 税率259

13.2.2 应纳税额的计算259

13.3 税收优惠与税收征管260

13.3.1 一般优惠规定260

13.3.2 特殊优惠规定261

13.3.3 征收管理263

第14章 车船税264

14.1 纳税人与征税范围264

14.1.1 车船税的概念与作用264

14.1.2 纳税人265

14.1.3 征税范围265

14.2 税目、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265

14.2.1 税目、税率265

14.2.2 应纳税额的计算267

14.3 税收优惠与税收征管269

14.3.1 税收优惠269

14.3.2 征收管理270

行为目的税制篇275

第15章 车辆购置税275

15.1 车辆购置税的概念、特点与作用275

15.1.1 车辆购置税的概念275

15.1.2 车辆购置税的特点275

15.1.3 开征车辆购置税的作用276

15.2 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税依据277

15.2.1 纳税人277

15.2.2 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277

15.2.3 税率与计税依据278

15.2.4 应纳税额的计算279

15.3 税收优惠与税收征管281

第16章 船舶吨税284

16.1 船舶吨税概述284

16.1.1 船舶吨税的概念284

16.1.2 征税范围和纳税人284

16.2 船舶吨税的计算285

16.2.1 计税依据和税率285

16.2.2 免税优惠285

第17章 印花税286

17.1 印花税概述286

17.1.1 印花税的概念286

17.1.2 印花税的特点286

17.1.3 开征印花税的意义287

17.2 纳税人及税目税率287

17.2.1 纳税人287

17.2.2 税目、税率288

17.3 应纳税额的计算292

17.3.1 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292

17.3.2 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294

17.3.3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95

17.4 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296

17.4.1 税收优惠296

17.4.2 征收管理298

第18章 烟叶税301

18.1 烟叶税的基本规定301

18.1.1 纳税人301

18.1.2 征税对象301

18.1.3 税率301

18.2 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302

18.2.1 计税依据302

18.2.2 应纳税额302

第19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303

19.1 城市维护建设税303

19.1.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与特点303

19.1.2 纳税义务人303

19.1.3 税率304

19.1.4 计税依据304

19.1.5 应纳税额的计算304

19.1.6 税收优惠305

19.1.7 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305

19.2 教育费附加306

19.2.1 教育费附加概述306

19.2.2 征收范围及计征依据306

19.2.3 教育费附加计征比率307

19.2.4 教育费附加的计算307

19.2.5 教育费附加的减免规定307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308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13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319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22

附录E 消费税税目税率表326

附录F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328

附录G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31

附录H 营业税税目税率表336

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