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卡犯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用卡犯罪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981585.jpg)
- 李睿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745383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信用卡-经济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用卡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信用卡概述1
一、信用卡的概念3
二、信用卡的历史发展5
三、信用卡的分类和功能15
第二节 信用卡犯罪的立法规制20
一、信用卡犯罪概念及现状20
二、信用卡犯罪之立法模式28
三、信用卡犯罪立法模式之比较研究38
第二章 信用卡犯罪的构成41
第一节 信用卡的刑法内涵41
一、刑法解释位阶视域中信用卡含义的追问41
二、不同语境下“信用卡”内涵的冲突与解决46
第二节 信用卡犯罪的罪质48
一、信用卡犯罪的犯罪客体48
二、信用卡犯罪客体的机能61
第三节 信用卡犯罪的主体——兼论单位信用卡犯罪的法律地位68
一、单位信用卡犯罪的现实状况68
二、单位信用卡犯罪的学界争讼69
三、单位信用卡犯罪的学说评述70
四、单位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完善71
第四节 信用卡犯罪的主观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探析73
一、非法占有目的与信用卡犯罪73
二、信用卡犯罪立法模式对金融欺诈犯罪的借鉴意义79
第三章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88
第一节 信用卡诈骗的基础法律关系88
一、信用卡法律关系的特殊性88
二、三角诈骗理论的初步研究93
第二节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探析98
一、冒用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提现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存在的争议98
二、ATM机能否成为诈骗的对象99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应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101
第四节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之定性分析105
一、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之定性争议105
二、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不构成盗窃罪之论证106
三、盗窃信用卡并使用应当成立信用卡诈骗罪110
四、对《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3款应改拟制规定为注意规定113
第五节 利用ATM机故障非法提款行为的性质分析——许霆案再思考114
一、刑法上的非法占有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116
二、犯罪对象的属性117
三、“秘密窃取”的实质内涵118
四、ATM机是否属于金融机构119
五、利用ATM机错误提款的性质分析120
六、量刑的公允问题121
七、犯罪引诱与期待可能性122
第四章 滥用信用卡犯罪125
第一节 恶意透支的规范性文件规定126
一、有关恶意透支的国内立法、解释及规定126
二、恶意透支的国外立法128
第二节 恶意透支的法理界定130
一、透支的分类130
二、恶意透支的理论界定134
三、恶意透支的行为界定135
第三节 恶意透支犯罪行为主体和主观方面的解读138
一、“持卡人”的含义138
二、恶意透支必须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前提148
第四节 恶意透支客观方面的理解150
一、客观条件之一:“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151
二、客观条件之二: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156
三、客观条件之三:数额较大166
第五节 恶意透支型犯罪司法认定中的难点问题174
一、恶意透支出入罪174
二、协议透支行为的定性177
三、恶意透支犯罪形态178
第六节 滥用信用卡罪罪名独立问题180
一、恶意透支不同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其他三种情形180
二、恶意透支犯罪不具有诈骗罪的基本特征181
第五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84
第一节 概述184
一、立法背景184
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概念193
第二节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主观方面的理解195
一、本罪中“明知”196
二、本罪是否要求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200
第三节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客观方面的理解202
一、关于“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202
二、关于“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216
三、关于“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217
四、关于“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221
五、关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222
第四节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既遂与未遂226
一、本罪未遂犯的有无226
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所列几种行为既遂与未遂形态的区分227
第五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的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230
一、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盗窃、诈骗、捡拾的信用卡的定性230
二、使用自己购买来的他人多余的信用卡(真卡)的行为如何认定231
三、盗窃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定性231
第六章 信用卡犯罪的新趋向233
第一节 网络信用卡犯罪及刑事立法233
一、网络信用卡犯罪的特点和形式233
二、相关国际刑事立法237
三、网络信用卡犯罪的法律问题240
四、我国相关刑事立法及其完善246
第二节 身份信息犯罪的法律问题249
一、身份信息犯罪独立成罪的意义249
二、信用卡犯罪与身份信息犯罪249
三、现行身份信息犯罪的有关规定及借鉴252
四、身份信息犯罪刑法规范的构建——兼论《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六条之修改254
第三节 信用卡非法套现及刑法规范255
一、信用卡套现的现状255
二、信用卡非法套现的原因及风险分析257
三、信用卡非法套现的刑法规制260
四、信用卡非法套现的风险防范262
第四节 移动支付中的法律问题263
一、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应用263
二、移动商务安全性支付问题264
三、移动支付中的法律问题265
四、移动支付安全方案265
第七章 信用卡犯罪刑事司法实务中的几个问题267
第一节 信用卡犯罪停止形态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267
一、关于利用伪造信用卡实施诈骗犯罪中着手的认定标准267
二、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提取现金的既、未遂问题268
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购物、消费的既、未遂问题268
四、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既、未遂问题269
五、关于利用伪造信用卡实施诈骗犯罪中止、未遂的认定标准271
六、对信用卡犯罪司法介入是否需要提前271
第二节 涉信用卡信息资料类犯罪数额的具体计算标准272
第三节 信用卡犯罪诉讼中的法律适用问题274
一、关于伪卡灭失后行为人性质的认定274
二、关于信用卡真伪的鉴定以及采信275
三、关于被害人的认定及其权利保护276
第四节 网络信用卡犯罪的刑事管辖权277
一、非本国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地或结果地不在本国领域内的刑事管辖权的确立279
二、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的刑事管辖权的确立280
结语283
附录一:信用卡的形制和运行规则290
附录二:我国信用卡发展大事记295
附录三:信用卡犯罪国际法例298
参考文献300
后记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