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许茨作品系列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 理解的社会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许茨作品系列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 理解的社会学引论
  •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著;霍桂桓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974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社会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许茨作品系列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 理解的社会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陈述我们的问题——马克斯·韦伯的基本方法论概念1

第一节 对问题的预备性概览1

第二节 马克斯·韦伯关于有意义的行动的概念19

第三节 变形自我的预先给定状态和有关理解主观意义的假设26

第四节 对马克斯·韦伯的“观察性”理解概念和“动机性”理解概念的批判34

第五节 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43

第六节 转向分析构造过程对“把意义赋予某种活动”的概念的澄清54

第二章 经过体验的有意义的经验在建构者自己的意识流之中的建构过程64

第七节 内在绵延现象。保持和再现64

第八节 胡塞尔的赋予意义经验和行为概念78

第九节 行动概念。设计和未来志向83

第十节 有意识的行动及其明证93

第十一节 自愿性行动和有关选择的问题97

第十二节 概要:从其原初意义上来看的意义的本质103

第十三节 对第一种意义概念的引申:对意义的注意性修正过程106

第十四节 进一步的引申:经过体验的经验的各种形态。意义脉络和经验脉络111

第十五节 对经验世界的建构过程及其按照各种图式进行的安排过程117

第十六节 作为解释图式而存在的各种经验图式。自我说明过程和解释过程。问题和旨趣124

第十七节 作为意义脉络的动机形成脉络。(一)“目的”动机129

第十八节 作为意义脉络的动机形成脉络。(二)真正的原因动机136

第三章 有关主体间际理解过程的理论的奠基过程145

第十九节 有关处于自然的感知过程之中的变形自我的一般性论题145

第二十节 与我自己的意识流同时发生的他人的意识流153

第二十一节 有关理解他人的普通概念的各种含糊之处161

第二十二节 真正的主体间际理解过程的本性170

第二十三节 表达性运动和表达性活动174

第二十四节 指号和指号系统177

第二十五节 意义的确立和意义的解释189

第二十六节 沟通过程的意义脉络。要点重述195

第二十七节 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产物和明证199

第二十八节 补充:有关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理论在文化科学领域之中的几种运用204

第四章 社会世界的结构:直接经验的社会实在的领域,同时代人的领域,以及前辈的领域209

第二十九节 对问题的预备性概览209

第三十节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他人取向和影响他人的过程216

第三十一节 韦伯的社会关系概念。取向关系和社会互动227

第三十二节 社会互动的动机形成脉络239

第三十三节 面对面情境和我们关系244

第三十四节 对面对面关系的分析251

第三十五节 直接的社会观察过程259

第三十六节 从直接社会经验到间接社会经验的转化过程。各种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265

第三十七节 作为理想类型的同时代人。他们关系的本性272

第三十八节 理想类型的解释图式的建构过程281

第三十九节 同时代人的世界的各种匿名性程度。理想类型的具体性292

第四十节 存在于同时代人和间接社会观察过程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304

第四十一节 作为社会世界的一种维度的过去312

第五章 理解的社会学的某些基本问题325

第四十二节 对我们此前得出的各种结论的概括325

第四十三节 间接的社会观察过程和社会科学中的知识问题333

第四十四节 理想类型在韦伯的社会学中发挥的功能339

第四十五节 因果适当性348

第四十六节 意义适当性355

第四十七节 客观的或然性和主观的或然性359

第四十八节 理解的社会学对各种合理性行动类型的偏爱362

第四十九节 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365

第五十节 结论:对各种进一步的问题的概览378

参考文献381

英译者引论389

索引412

德、英、中主要术语对照表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