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 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02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代序)&李群1

第一章 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极端重要性1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1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1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6

(三)网络文化的功能8

二、网络文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11

(一)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现状11

(二)网络文化发展对我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14

(三)网络文化发展趋势17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18

(一)互联网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19

(二)互联网促进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20

(三)互联网促进社会公共生活的进步21

(四)互联网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2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24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4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5

(二)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6

(三)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7

(四)网络文化受众的构成决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主要内涵28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29

(二)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30

(三)坚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31

(四)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3

(五)坚持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34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主要任务35

(一)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引导35

(二)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36

(三)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7

(四)大力加强优秀网络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38

第三章 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40

一、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大意义4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的客观需要40

(二)应对西方价值观挑战的紧迫任务41

(三)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内在要求42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43

二、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主要任务44

(一)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44

(二)发挥知名商业网站的积极作用48

(三)培育一批有影响的专业文化类网站50

(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51

第四章 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54

一、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必要性54

(一)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54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55

(三)满足广大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55

(四)维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55

二、提高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主要途径56

(一)推动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56

(二)推动网络文化创新56

(三)大力发展农村网络57

(四)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58

(五)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59

(六)保护、引导好网民创作热情60

(七)建立覆盖广泛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0

三、实施重点网络文化工程61

(一)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61

(二)积极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63

(三)积极推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工程64

第五章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66

一、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66

(一)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67

(二)文化产业的生力军68

(三)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69

(四)发展前景不可估量69

二、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70

(一)现状综述70

(二)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71

(三)我国网络文化产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74

(四)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和应对之策76

三、积极推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78

(一)制订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重点78

(二)着力培育网络文化市场主体78

(三)打造网络文化品牌79

第六章 加强网上舆情汇集分析80

一、网上舆情的含义和特点80

(一)网上舆情的含义80

(二)网上舆情的特点82

(三)网上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关系83

二、加强网上舆情汇集分析的意义84

(一)畅通社情民意、提高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84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基础85

(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86

三、网上舆情汇集分析的基本要求87

(一)服务大局、服务决策87

(二)真实准确、全面客观88

(三)及时快捷、讲求效率88

(四)把握规律、创新方法89

四、网上舆情汇集分析的主要环节89

(一)网上舆情的汇集89

(二)网上舆情的分析94

第七章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97

一、充分认识网上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97

(一)应对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97

(二)坚持网上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98

(三)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100

(四)抵御敌对势力网络渗透的必然要求101

二、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基本要求103

(一)遵循网上舆论引导的原则103

(二)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分寸104

三、积极探索网上舆论引导的有效方法105

(一)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规律106

(二)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技巧108

四、为网上舆论引导提供保障110

(一)切实加强领导110

(二)组建高素质的队伍111

(三)建立健全引导机制112

(四)加强人员培训113

第八章 大兴网络文明之风115

一、建设网络文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15

(一)网络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115

(二)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16

(三)网络文明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18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明建设119

二、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现状120

(一)网络文明建设初见成效120

(二)网络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22

(三)网络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123

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大兴网络文明之风124

(一)增强网络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24

(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形成网络文明建设长效机制126

(三)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坚决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128

(四)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教育网民共建网络文明129

第九章 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131

一、网络文化管理的现状与作用131

(一)国际互联网文化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131

(二)国内互联网文化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133

(三)网络文化管理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135

二、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机制136

(一)日常联系协调机制136

(二)舆情分析研判机制136

(三)应急处置机制137

(四)责任追究机制138

三、坚持对网络文化依法管理140

(一)依法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40

(二)依法管理与其他管理手段相结合140

(三)利用新技术为依法管理提供保障141

四、解决网络文化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143

(一)加强网站及互动栏目的管理143

(二)规范互联网新业务审批144

(三)抓好基础性管理工作144

(四)严厉打击网上淫秽色情145

五、形成社会化网络文化管理格局145

(一)强化行业组织职能146

(二)发挥广大公众的监督作用146

(三)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147

第十章 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保障机制148

一、机构保障148

(一)健全机构编制148

(二)加强组织领导149

二、政策保障150

(一)完善政策体制150

(二)抓好政策落实151

三、人才队伍保障152

(一)网络技术人才短缺152

(二)建立从业人员准入机制153

(三)培育引进网络文化专业人才154

(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155

四、投入保障156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156

(二)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156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能157

五、法律保障157

(一)明确法律适用范围158

(二)采取有效的法律策略158

(三)正确运用法律手段159

六、技术保障159

(一)加强网络文化技术研究160

(二)创新网络文化技术手段160

(三)增进互联网组织间技术交流合作162

附录:我国部分互联网法律法规163

后记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