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继臣主编;谢良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978750085529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劳动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关系1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1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6
三、我国法律实践中个别劳动关系的具体认定7
四、劳动关系、民事关系、行政关系的区别与联系11
五、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13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运行和调整15
一、劳动关系的运行15
二、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20
第二章 劳动就业26
第一节 就业概述26
一、就业、失业的基本概念26
二、失业的度量27
三、就业的重要意义28
四、就业制度沿革29
五、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34
第二节 就业目标、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40
一、关于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41
二、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42
三、积极就业政策内容45
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46
第三节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50
一、就业促进法律制度体系50
二、《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53
三、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58
四、职业培训61
五、统筹群体就业64
六、构建预防调控失业和稳定就业机制,有效应对失业风险75
第四节 促进就业保障机制76
一、落实就业优先,强化政府责任76
二、实施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综合政策78
三、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促进就业工作制度80
四、建立多部门的就业工作协调机制80
五、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82
六、完善推动法律政策落实的措施方法84
第三章 劳动合同85
第一节 劳动合同及其立法概述85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85
二、劳动合同的主要特征86
三、劳动合同立法87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与程序97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97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98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与期限99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99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100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102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与效力103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103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06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107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与经济补偿108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108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11
三、经济补偿112
第六节 劳务派遣与非全日制用工114
一、劳务派遣114
二、非全日制用工121
第七节 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122
一、行政监督122
二、工会监督125
三、群众监督126
第八节 法律责任126
一、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概述126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27
三、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32
四、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32
第四章 集体合同134
第一节 集体合同的概述134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34
二、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37
三、我国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必要性140
四、集体合同制度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142
第二节 集体合同主体143
一、工会及其法人资格143
二、企业(雇主)或其代表组织154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形式、格式和种类160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160
二、集体合同的形式162
三、集体合同的格式163
四、集体合同的种类165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167
一、集体合同的订立167
二、集体合同的履行170
第五节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73
一、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概念173
二、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174
三、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程序及其法律后果176
四、集体合同的终止178
第六节 集体合同的效力与违约责任179
一、集体合同的效力179
二、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82
第七节 集体合同管理与争议处理187
一、集体合同管理187
二、无效集体合同及其认定与处理190
三、集体合同争议处理194
第五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98
第一节 工作时间制度198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198
二、工作时间立法发展概况199
三、工作时间的种类200
四、工作时间制度存在的问题205
五、工作时间制度的完善206
第二节 延长工作时间制度209
一、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209
二、对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209
三、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意义212
四、延长工作时间制度的问题213
五、延长工作时间制度的完善213
第三节 休息休假制度215
一、休息休假的概念215
二、休息休假立法发展概况216
三、我国现行休息休假的种类216
四、休息休假制度存在的问题221
五、休息休假制度的完善222
第六章 工资223
第一节 工资概述223
一、工资基本原理223
二、我国的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231
第二节 当前工资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1
一、目前工资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41
二、针对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措施和建议245
第三节 我国的工资立法现状248
一、国家工资分配法律法规249
二、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规政策及文件252
第四节 当前我国工资立法进展情况及立法设想261
一、进一步完善工资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61
二、工资立法进展情况262
三、进一步完善工资立法的设想263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267
第一节 劳动安全概述267
一、劳动安全基本概念267
二、事故特征和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267
三、系统安全与本质安全269
四、劳动安全的基本内容269
第二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271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271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内容272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特点272
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73
第三节 职业卫生概述276
一、职业卫生基本概念276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及职业病276
第四节 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应履行的法律义务282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283
二、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284
三、以合同形式明确对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保障内容285
四、依法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286
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289
六、向劳动者告知劳动安全卫生事项290
七、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291
八、为劳动者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并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91
九、为劳动者提供健康监护服务292
第五节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的安全卫生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292
一、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293
二、劳动者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必须履行的义务297
第六节 工会维护劳动者安全卫生权益的主要职责299
一、参与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299
二、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300
三、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培训300
四、对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作业点监督整改301
五、参加对生产性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查验收302
六、参加伤亡事故和侵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事件的调查处理302
七、为劳动者维护自身劳动安全卫生合法权益提供帮助和服务302
第八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303
第一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303
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概念303
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法规的制定306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修改309
四、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315
五、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324
六、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333
第二节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340
一、未成年工的概念340
二、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341
三、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43
四、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344
五、禁止使用童工345
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347
第九章 职业教育349
第一节 职业教育概述349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349
二、职业教育的特征350
三、职业教育的功能352
第二节 职业教育立法353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职业教育立法353
二、我国职业教育立法360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现状362
一、国际职业教育的现状与趋势362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367
第四节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措施371
一、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371
二、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372
三、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373
四、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教教师素质374
五、促进职教机构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制度374
第十章 社会保障37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376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特征、功能376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及特点377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378
四、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382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385
一、养老保险制度概述385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本制度框架386
第三节 医疗保障制度394
一、医疗保障制度概述394
二、我国医疗保障基本制度框架396
三、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405
第四节 工伤保险制度407
一、工伤保险制度概述407
二、我国工伤保险基本制度框架408
三、我国工伤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416
第五节 失业保险制度417
一、失业保险制度概述417
二、失业保险基本制度框架418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423
第六节 生育保险制度425
一、生育保险制度概述425
二、我国现行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框架426
三、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427
第十一章 职工民主管理429
第一节 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概述429
一、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429
二、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发展概况429
三、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431
四、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434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工作机制及其具体内容435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436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436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437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438
第三节 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39
一、职工民主管理易流于形式,难于发挥作用439
二、职工民主管理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现实生活440
三、职工民主管理形式和内容亟待创新和发展441
第四节 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发展思路及建议441
一、重视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立法工作,提升立法层次441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之与企业需求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442
三、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并组建一支具有高度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的职工民主管理团队444
四、加强与工会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彼此互信合作的联合机制445
五、搭建职工民主管理支持平台,为职工提供多条维权和救济途径,从而有效提升职工民主管理的实效性446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448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448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特征448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449
三、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450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453
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概念和特征453
二、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沿革456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457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459
一、劳动争议协商制度459
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466
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471
四、劳动争议诉讼制度478
第十三章 劳动监察483
第一节 劳动监察概述483
一、法律监督概述483
二、劳动监察的概念、性质及与其他劳动法律监督形式的关系484
三、劳动监察主体、内容和方式486
四、劳动监察的必要性和意义488
第二节 劳动监察制度489
一、劳动监察制度的概念489
二、我国的劳动监察立法491
三、我国的劳动监察制度的实施493
第三节 我国的劳动监察法律制度评述496
一、我国劳动监察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496
二、我国劳动监察法律制度的局限性497
三、完善我国劳动监察法律制度的设想和建议502
第十四章 工会508
第一节 工会的性质和地位508
一、工会的性质508
二、工会的社会地位511
三、工会的法律地位514
四、工会的基本职责516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518
第二节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522
一、工会的权利和义务的概述与评价522
二、工会组织参与立法及其参政议政523
三、工会参加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组织526
四、工会参加劳动关系的协商与协调528
五、工会进行法律法规的检查与监督531
六、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帮助法律服务537
七、工会动员教育职工开展有益活动539
后记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