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州桃花坞诗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苏州桃花坞诗咏](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5013683.jpg)
- 孙中旺编选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 ISBN:754740415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诗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州桃花坞诗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晋唐】2
陆机2
吴趋行2
张继2
阊门即事2
李嘉祐3
同皇甫冉登通玄阁3
韦应物3
送崔叔清游越3
阊门怀古4
登重玄寺阁4
孟郊4
送李翱习之4
刘禹锡5
泰娘歌并引5
别苏州二首6
李绅6
过吴门二十四韵6
皋桥7
白居易7
忆旧游 寄刘苏州。7
登阊门闲望8
夜归8
城上夜宴8
李商隐9
无题二首(选一)9
顾非熊9
阊门书感9
皮日休10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植者多至自天台、四明、包山、句曲,丛翠纷糅,各可指名,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10
泰伯庙10
皋桥10
重玄寺双矮桧11
陆龟蒙11
和泰伯庙11
和皋桥11
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12
【宋元】14
蒋堂14
泰伯庙14
范仲淹14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14
苏州十咏(选二)14
杨备15
皋桥15
苏舜钦15
秋日登阊门15
王安石16
泊舟姑苏16
王令16
泰伯庙16
苏轼17
寄题梅宣义园亭17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17
米芾18
阊门舟中戏作呈伯原18
贺铸18
半死桐 思越人,亦名鹧鸪天。18
小重山18
毛滂19
调笑令·泰娘19
孙觌19
能仁寺悟上人来枫桥访余索诗,赋两绝句19
范成大20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20
阊门行送胡子远著作守汉川20
阊门戏调行客21
次韵章秀才北城新圃21
阊门初泛二十四韵21
宿阊门22
杨简22
谒泰伯庙22
吴文英23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23
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23
鹧鸪天·化度寺作23
周文璞24
皋桥24
郑思肖24
春日游承天寺24
龚璛25
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25
郭祥卿25
龚子敬同游桃花坞,赵中时适至25
释行端26
思洞庭寄承天寺觉庵老师26
陈深27
重玄寺旃檀林桂花27
皋桥岩中道院与梁中砥、商严翁会饮27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27
宋无28
泰娘28
袁易28
过泰伯庙28
寄承天寺书记 号此山。28
顾盟29
次韵杨廉夫冶春口号八首(选一)29
谢应芳29
漫兴(选一)29
杨维桢30
承天阁30
要离冢30
周南老31
皋桥31
要离冢31
顾瑛31
泊阊门31
发阊门32
【明】34
袁华34
赋得泰伯庙送郑同夫归豫章34
宿承天寺方丈分韵得深字34
陈汝言34
夜宿吴中承天寺34
徐贲35
雨后过桃花坞35
高启35
赋得桃坞送别35
次韵答朱冠军游城西之作36
皋桥36
要离冢36
王绂37
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37
刘铉37
过福济道观访炼师郭宗衡37
杜琼38
和刘祭酒赠福济观郭卧云38
王宾38
梁伯鸾井38
太伯庙38
仲雍庙39
延陵季子祠39
梁伯鸾墓39
要离墓39
张融陆慧晓宅40
元达药圃40
承天寺40
皋桥41
苏平41
阊门柳枝词二首41
沈愚42
阊门柳枝词(二首)42
阊门夜泊42
徐有贞42
阊门城楼初成,郡守刘公瑀讌余于楼上,即席赋42
刘珏43
登城楼43
贺甫43
修郡志毕,太守丘公集宴宝林寺有作43
陈蒙44
题友鹤轩二首之一44
沈周45
空舟为宝林寺僧题45
庆云牡丹45
庆云庵月下观杏花45
宝林寺六首45
暮投承天习静房与老僧夜酌,复和清虚堂韵46
皇甫信47
与启南同登城楼47
吴宽47
送道士罗永澄还住福济观47
程敏政48
姚生广好篆籀之学,所居在桃花坞上,予与宣溪过之,欣然为刻数印,既而予燕南壕杨氏池馆,生复来赠一印,其意甚勤,因赋一绝赠之48
王鏊48
夜过西虹桥48
题福济观古桧48
过子畏别业49
祝允明49
吴趋49
唐寅50
江南四季歌50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沈周同赋(五首)50
桃花庵与希哲诸子同赋(三首)51
桃花庵歌51
姑苏八景诗(选一)52
阊门即事52
桃花坞祓禊52
社中诸友携酒园中送春52
文徵明53
简子畏53
崇义院杂题53
饮子畏小楼54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54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55
月夜登阊门西虹桥,与子重同赋55
承天寺中隐堂55
西虹桥晚眺,同九逵赋55
阊门夜泊56
徐祯卿56
唐生将卜筑桃花之坞,谋家无赀,贻书见让,寄此解嘲56
蔡羽57
阊门城楼57
西虹桥57
徐应雷58
过唐子畏故园58
唐家园怀子畏58
胡缵宗59
入阊门有怀萧太守若愚59
黄省曾59
泰伯庙一首59
唐氏园观荷59
王宠60
戏简补之与之60
唐丈伯虎桃花庵作60
月夜与补之、子任、日宣登阊门城楼60
张本61
秋夜登阊门城楼61
陆采61
月夕与刘蒋二子舟寻卢文学桃花坞61
访卢子宿福济观62
十六夜与朱、都二子酌月承天寺62
皇甫涍62
过宝林寺不遇沈生62
皇甫汸63
桃花坞三首 为沈霍州莹作。63
题沈周八景图(选一)63
文彭64
立春日同彭孔加过袁与之桃花别墅64
沈工部桃花书屋64
文嘉64
和唐子畏韵64
袁袠65
阊门行65
桃花园宴66
欧大任66
阊门行66
送叶河源还吴67
沈明臣67
阊门行67
王世贞68
江南乐八首(选二)68
为刘侍御题清举楼68
赠沈郎歌68
江南乐69
还吴初抵阊门夜泊,独坐有怀69
陈所闻69
南中吕驻马听·阊门夜泊69
屠隆70
姑苏怀古70
释洪恩70
过桃花庵留题70
葛一龙71
文文起掩关药圃却寄71
袁中道72
江长洲见访宝林寺有述72
宝林寺岁暮四首72
释读彻73
芥阁赠李文中73
莫俨皋73
送明生先生迁六如别业73
王彦泓74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选三)74
李模74
初扫密庵旧筑74
郑敷教75
过桃花坞赠明生沈先生75
杨补75
元旦谒泰伯庙75
黎遂球76
竹圃游宴诗六首并序76
史玄77
夜看阊门市77
伊乘77
阊门夜景77
潘纬78
阊门寻周公瑕、王和仲所居不得78
朱长春78
吴门怀古八首(选二)78
孙永祚79
朱以发招同冯仲先、萧公木集徐昭发二株园79
张立廉79
己未十月初十日自安法师进宝林方丈赋赠79
姜埰80
桃花坞 李灌溪家此。80
艺圃80
彭孙贻80
太伯祠80
专诸巷80
要离冢81
皋桥81
专诸巷81
蒋之翘82
春夕同林若抚、黄奉倩、徐松之过皋桥82
【清】84
吴伟业84
王郎曲84
过访明生沈子85
陆世仪85
夜雨宿吴门即事有感兼呈李灌溪先生85
李贶86
巡抚汤公下车之日即谒泰伯庙因赋86
曹溶86
过姜学在红鹅馆三首86
宋琬87
己酉正月过姜如农东莱草堂(八首)87
张一鹄88
寄怀明生先生88
余怀88
访绀公新舍88
方孝标89
至日同杨明远、宋既庭过徐贯时二株园宴饮,分赋限夫字89
徐崧89
宝林怀开山懋禅师,重建英讲师89
投宿宝林,时桂轮师在玉峰90
冬日同黄九烟先生小饮石濂汕宝林寓斋90
丁巳春允持法师主席宝林90
允法师宝林金刚期解制90
宝林作90
丁巳仲冬廿一夜宿宝林值严寒作91
丁巳季冬三日,宝林同李灌溪侍御、张孟恭、陈晋卿、刘武成诸君集允公方丈议浚龙池,十二日起工,和韵91
仲春六日客宝林,李灌溪侍御惠我酒资,赋谢二首91
申菽旆中翰过访宝林91
钱宫声进士过访宝林92
戊午八月晦日时在宝林,寒甚92
己未七月二十日宝林五圣殿纪事92
同朱望子过福济观赠姚玉纬炼师92
九日雨阻慈氏,似德风法师,法盖上人93
己酉秋日雨阻慈氏93
慈氏晚晴93
丙辰春同秋皋开士宿慈氏93
登皋桥客吴能诗者,各以姓氏口占一绝93
过至德庙95
绀公出示一僧赠诗,俱假当今朝贵口占95
喜遇固如法师,因同过崇义院访晓庵法师95
宋徵舆96
寓苏州题主人何丈壁96
过梦墨楼96
施闰章97
和艺圃十二咏寄姜仲子学在97
送莱阳姜公子学在还吴门 时为尊公贞毅先生卜葬敬亭。98
寄余澹心吴门(选一)99
题故给谏姜如农先生吴门寓园 文文肃公旧业,姜署曰敬亭山房,以前朝滴戍宣州故。99
舟泊阊门99
尤侗99
过芋香禅室口占99
桃花坞100
吴绮100
艺圃诗为学在赋100
宋曹102
徐臞庵雪中访予于崇真宫陆君繁练师丈室赋赠102
申綋祚102
花朝前二日张绣虎、沈硕庵、叶圣野、葛象玄、徐松之、绥祉、孙扶桑、于子重及家司农兄集蕉隐分云字102
重九前二日林若抚、徐松之、沈硕庵、莘民侄坐雨蕉隐,次唐人张南史韵103
宋实颖103
闻绀公移锡慕栖庵却寄103
毛奇龄104
题姜实节岁寒图104
吊姜贞毅诗有序104
阊门舟集别施使君闰章有感105
汪琬105
思嗜轩诗并序105
宣德窑脂粉箱歌并序106
艺圃十咏106
艺圃小游仙六首107
艺圃竹枝歌四首108
姜子学在所居即文文肃公药圃也,感赋二首108
再题姜氏艺圃109
陈维崧109
菩萨蛮·吴门将归为姜学在题岁寒图109
浪淘沙·专诸巷看穀梁买鼓槌109
虞美人·吴门春暮重见杨枝110
一剪梅·吴门客舍初度作110
严熊111
先外祖文文肃公故第在阊阖门宝林寺之傍,小时与中表兄弟时游寺中,不到已三十馀年矣,暇日偶过,感赋二首111
皋桥111
释元济111
己未小春郡中延狮山自安法师住持宝林赋赠111
孙旸112
乙丑新正芥阁书怀十首之六112
蔡方炳113
白下归访绀公次韵113
过访明生道翁赋赠113
释晓青114
自公法师继席宝林赋赠114
释成闲114
己未小春进宝林赋114
叶方蔼115
苏台新竹枝词六首(选一)115
朱彝尊115
雨中陈 三岛。过偕饮酒楼兼示徐 晟。115
谒泰伯庙四十韵115
徐乾学117
阊门阻雨遇舅氏出所著诗句117
祁班孙117
李文中公子招饮园亭117
梅文鼎118
送姜学在归吴门118
王士禛118
艺圃杂咏十二首 为莱阳姜学在赋118
宋荦120
和艺圃杂咏十二首 有序120
高一麟122
皋桥122
钱中谐122
徐臞庵宝林寓斋寄诗次答122
朱陵123
偕徐松之访姚甥玉纬123
姚弘胜123
臞翁先生同望翁母舅见过有作123
刘肇基124
晚过宝林同允公徐松之茗话124
释智彻124
丁巳仲冬三日李灌溪、徐松之、刘武成、陈晋卿诸公同集宝林方丈议浚龙池有成喜赋124
潘陆124
同徐松之夜过梅杓司承天寺寓124
张适125
甲寅春杪李灌溪侍御招同徐松之、濮澹轩、陆陶孺、王石年诸君集桃坞草堂125
张大纯125
清和十有四日过福济观感赋125
虹桥125
过承天寺感赋126
立夏后一日访绀池和尚于北城精舍126
韩菼126
暮春唐解元墓下作二首 有序。126
夏初同悔庵、涵斋、绎来诸先生集绀池和尚慕栖禅院,限芋香二字绀池称芋香释。128
张大绪128
张融陆慧晓故宅相传在承天寺,今已湮废,感赋128
释宗渭129
止慕栖庵129
蒋树存招同社友绣谷送春分韵129
过六如别业访沈道翁赋政129
蒋垓130
疏影·桃花坞闲步130
百字今130
吴雯130
艺圃十二咏阮亭先生命作 莱阳姜如农先生别业。130
张霨132
皋桥132
唐家园口占133
张云章133
次韵题才子亭 有序。133
王廷灿134
唐解元墓 墓在桃花坞,宋大中丞新修。134
张銮135
过沈太翁园亭赋政135
沈朝初135
忆江南(选二)135
查慎行136
蒋树存招集绣谷交翠堂,分得江咸二韵136
题蒋树存绣谷图为王石谷所画136
刘廷玑137
阊门晚泊137
沈季友138
专诸巷138
昨冬予寓家明生之鹤圃,即唐六如先生之故墅也,闻其墓毁没于野人草舍中,近在数武,乃往观焉。明日适赴宋中丞漫堂之招,谈及先贤遗垄零落至此,中丞遂于今年春首躬诣墓上,捐金表之。重五前十日重过吴门,复寓其地,瞻拜之馀,喜而有作,并索诸同学和歌以纪胜事云138
宿明翁大阮蓉镜即事139
汪士鋐139
吴中丞新修泰伯庙,为作文以记,承刻石庙中奉谢139
汪文柏139
桃花庵唐解元墓下作 时中丞宋牧仲新葺其墓,并构才子亭于墓之侧。139
赵执信140
小舟晓入阊门至葑溪口号四首140
顾嗣立141
吴城杂咏十首(选四)141
题绣谷送春图后二首142
题一朵牡丹图卷142
蒋树存招饮绣谷即事限韵兼送入都二首143
屈复143
苏州古迹三十九首(选五)143
华希闵144
泰伯庙144
方肇夔144
桃花坞吊唐六如墓144
沈德潜145
绣谷后己卯送春145
方世举146
专诸巷琢砚顾媪 义门所称引,余与周寒溪太史各琢一砚。146
沈锺146
桃花坞146
专诸巷146
吴门踏灯词(选八)146
盛锦147
桃花坞寻唐六如墓147
厉鹗148
题姜学在画松为鲍西冈运判作148
韩骐148
早春交翠堂讌集赠蒋奕兰148
刘大櫆149
皋桥149
沈大成149
张忆娘簪花图149
蒋蟠猗寻春游艺图150
彭启丰150
绣谷送春诗 有序。150
汪师韩151
题唐子畏画151
释超源152
准提庵八咏152
任端书153
专诸巷153
阖闾城153
爱新觉罗·弘历154
唐寅桃花庵图154
题和阗玉镂九鹌鹑小屏154
题桃花坞155
题明人西山胜景书画合璧册 陈淳桃花坞。155
再题明人西山胜景册 陈淳桃花坞155
李绳156
绣谷园送春为蒋盘猗丈赋 张昆南山人弹琴。156
徐坚157
题桃坞幽居图157
袁枚157
题张忆娘簪花图并序157
过绣谷园吊主人蒋升枚158
程晋芳158
桃花庵 《南畿志》:在阊门内,宋章楶别业,明唐寅于此筑庵,取今名。158
王鸣盛159
马扶羲一朵牡丹图为蒋树存作,诸老皆有诗,树存孙右芬、应平辈索予续题其后二首159
王石谷画绣谷图,追和初白先生韵159
顾宗泰160
吴中杂咏同钱辛楣先生作(选一)160
簪花篇为绣谷主人题张忆娘卷160
正月十三日蒋梧巢明府招同陈云涛、吴蠡涛两舍人,家景园主事,讌集绣谷,即席出示秦游楚游诗稿,因走笔赋赠161
立崖出示诗稿赋赠二首162
吴泰来163
蒋荪湄招同诸子集绣谷,出桃花溪水图索题漫成163
王昶164
唐六如竹溪仙馆图(选一)164
采桑子·皋桥感旧和刘跂三164
赵文哲164
绣谷送春歌为蒋绍初升枚作164
钱大昕165
题张忆娘簪花图 图藏绣谷蒋氏。165
题绣谷牡丹图 康熙己卯,蒋树存先生邀诸名流于绣谷送春,庭中牡丹初放,马元驭扶羲、杨晋子鹤、徐玫采若及目存上人上睿各图一花。乾隆戊子十月,先生孙应平出图相示,为赋二绝句。166
和唐陶山明府修复唐伯虎墓166
阮葵生167
桃花坞问唐六如故居167
张埙167
江南春·桃花坞唐解元墓167
朱休度168
六如居士墓歌 墓石今出土,唐明府因重修焉。168
钱清履168
茝邻方伯新建梁高士祠徵诗168
吴骞169
昔金粟山人以唐六如写秋香小像见遗,受而藏之笥,几三十馀载矣,顷陶山明府重葺桃花庵于吴下,爰以像归焉,且嘱摹勒于石,以垂佳话,戏占二绝169
哀兰绝句十九首(选一)169
翁方纲170
唐子畏桃花坞图四首170
陆锡熊171
蒋大芝巢、蒋二琴山招陪沈归愚宗伯、彭芝庭司马及诸同学集绣谷送春歌171
沈景运171
皋桥171
泰伯庙172
沈叔埏172
夜宿阊门172
舟中与客谈唐六如事172
魏星杓173
六如居士祠墓在桃花坞,岁久芜废,平江唐明府蠲俸修葺,作诗纪事,次韵四首(选一)173
范来宗173
艺圃图姜莱阳给谏居此,恽寿平画173
潘奕隽174
桃花坞寻唐子畏桃花庵故处174
桃花坞唐六如先生祠墓,岁久颓废,陶山明府重为修葺,赋诗四章,余未和也。辛酉八月上澣二日,偶然独游,小憩桃花仙馆,得诗如数,即次原韵174
崇真宫叶竹虚道士性恬静,喜翰墨,今年五十初度,以纸索诗有赠175
崇真宫叶凤梧道士招饮竹虚山房,用孟襄阳梅道士水亭诗韵175
吴翌凤176
泰娘引176
潘奕藻176
桃花坞176
杨芳灿177
为蒋春瑶题簪花图177
唐仲冕178
修六如居士祠墓题桃花庵四首178
桃花庵看桃花二首178
桃花坞唐解元坟四首179
石钧179
桃花坞歌179
王昙180
闰四月自越中旋棹,移寓吴郡东园,留别晓林太守180
桃花庵诗180
孙原湘181
皋桥琵琶行181
刘嗣绾182
晓泊皋桥182
吴阊杂诗(选一)182
皋桥归舟182
袁廷梼183
重修六如居士墓祠落成,赋诗四律,和唐陶山先生韵183
蔡云183
吴歈百绝(选五)183
舒位185
皋桥185
乐钧185
金辔庭秀才锡爵招作消寒会,分咏吴中古迹,得专诸巷185
朱临186
皋桥怀古186
归懋仪186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186
姚承绪187
阊门187
吴趋坊用陆士衡《吴趋行》韵187
皋桥188
桃花坞用尤西堂韵188
艺圃188
张融陆慧晓宅189
承天能仁寺189
泰伯庙190
叶绍本190
梁茝邻方伯新建梁高士祠于吴之皋桥,书来索诗,率赋却寄190
陈基191
小除夕同子坚过唐六如桃花庵191
金衍宗192
梅溪以吴门崇真宫宋徽宗赐道士项举之诏墨刻属题192
金礼嬴192
桃花庵192
沈钦韩193
同徐茂才葵。陆布衣鼎。饮桃花桥酒楼醉歌193
金若兰193
题桃花仙馆193
屠倬194
过唐六如墓194
袁翼194
忆江南(选一)194
朱绶195
杨忠节祠 在桃花坞,即公读书地。195
赵允怀195
桃花庵唐子畏读书处。195
陈希敬196
桃花坞唐六如故宅196
石嘉吉196
二株园怀徐贯时196
陈克家197
郡人重修老和尚堂为题遗像并引197
彭蕴章197
题唐六如画桃花源图197
祁寯藻198
皋桥晚眺忆六弟198
王汝玉198
吴中新建梁高士祠 己丑。198
张际亮199
苏州杂诗(选一)199
袁学澜199
阊门讴并序199
桃花坞并序200
皋桥200
姑苏竹枝词(选三)201
续咏姑苏竹枝词(选一)201
阊门夜泊202
姚燮202
书唐六如像后202
董兆熊203
相逢行赠江弢叔湜。秀才203
蒋敦复203
桃花庵吊唐六如203
潘曾绶204
桃花坞204
陈寿熊205
老和尚堂205
雷浚205
阊门205
西登阊门城205
桃花庵吊唐六如206
阊门206
许瑶光207
嘉庆五年,善化唐陶山先生宰吴县,修葺六如祠墓。同治八年,秀水杨利叔孝廉又集资重修,并拓地祀前明苏守金公子尚。名絅金,嘉善人也,以疏减苏赋得罪者,诗云“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陶山先生有之。“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杨利叔有之。张少蕖函其事索诗,作此以应207
亢树滋208
次瘦羊艺圃观荷韵208
七月七日瘦羊招同顾子长、汪燕庭集艺圃观荷,瘦羊感念去年此日饯别刘泖生太守于此,遂成永诀,赋长歌索和,次韵奉酬208
又成七律一首奉呈209
夏日晨起游艺圃209
俞樾210
吴中重修唐六如居士桃花仙馆,并袝祀子尚金公。公名絅,嘉兴人,明初为苏郡守,因请减赋得罪而死者也,为赋四绝句纪其事210
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210
潘锺瑞211
忆旧游·桃花坞吊六如居士211
释祖观211
阊门怀古211
朱堉212
吴趋灯市歌212
秦宝玑213
过桃花坞213
王寿庭213
八归·题吴中老和尚画像213
吴光奇214
新居214
花坞留春 苏城桃花坞吴子幽居在焉。214
种树歌214
吴昌硕215
香禅精舍图为潘瘦羊先生锺瑞题 先生无室家累,翛然一身,如空山老衲,而无打钟供佛之烦。出语精妙,深得禅理。我诗意浅薄,以彼法论之,则参得下乘禅也。215
叶昌炽216
寓五亩园即事216
叠前韵题儒孤学堂壁 即在五亩园内。216
访唐解元桃花庵故址,今之准提庵也,壁间有杨忠节公像石刻216
朱祖谋217
荔支香近·皋桥夜集送瞻园217
苏曼殊217
吴门依易生韵(选一)217
【民国】220
费树蔚220
五亩园 旧为宋梅宣义园。220
五峰园 今为茗寮,曾与曹智涵同游。220
独游五亩园,荒池败甃,盖久不修缮矣,旧有堂榭数处,尽为殡舍,俯仰慨然220
至准提庵与僧话,庵唐子畏桃花庵旧址,门傍犹题桃花仙馆,有子畏诗画及杨忠节公像刻石嵌壁221
杂咏所居堂榭八截句221
十月望日领客坐准提庵,别后沈君瓞民以长歌见寄,略谓庵中子畏诗碣纪元亦为癸亥,距今八周,谓是鄙人得宅之谶,作此答之次元韵222
补纪今年七月七日艺圃雅集222
题唐印僧小桃花庵图次沈蒙叔丈韵223
游五亩园次坡公原韵223
桃花坞后板厂有李子木御史模。密庵小筑,今已不存,而老和尚堂犹存。李公于明清间改缁流装,殁后吴人建祠奉香火,颜曰“老和尚堂”。暇日尝访之屈伯刚,以予居处相近,见推甚至。感作此诗,用李公《新扫密庵小筑》诗韵224
瓞民招艺圃小集赋赠224
范广宪225
钱局衖225
河沿下塘225
都亭桥南河沿225
都亭桥226
都亭桥衖226
铁局衖226
能仁寺前桥226
能仁寺227
东西海岛里227
下塘227
西石塘桥228
立义坊巷228
立义坊228
朱司徒庙228
永仓桥229
张家巷229
单家桥229
曹使桥229
鸿桥230
北营巷230
全捷营曲230
混堂巷231
曹使桥巷231
长宁池231
桃花坞街231
隆兴桥231
混堂巷232
路头堂232
崇真宫前232
崇真宫232
宫桥233
宫衖233
东西角墙233
同仁街233
红桥234
北过军桥234
南过军桥234
过军桥巷234
更楼衖235
长衖235
牛牙场235
王枢密巷236
回龙阁236
恤孤局衖236
香肠衖236
吴趋坊巷237
吴趋坊237
王枢密巷237
十间廊屋237
文衙前238
徐大船巷238
刘家浜238
徐胡桥239
周五郎巷239
蒋家桥巷239
周王庙街239
石子街239
西蒋家桥240
郑使桥巷240
郑使桥240
天库巷241
鱄诸巷241
天灯衖241
水关桥241
石塔头242
舒巷242
延庆桥242
皋桥西巷242
西仓桥242
仓桥浜243
浒溪仓243
至德庙桥243
至德庙244
五泾庙前244
五泾庙衖244
柳毅桥244
皋桥245
至德坊245
文丞相衖245
戈家巷245
吴家衖246
蒋家衖246
文山寺前246
小园上247
桃花坞247
张广桥北街247
张广桥247
打线场248
杨树坊248
桃花桥北街248
钱桥248
韩衙庄249
河西巷249
准提庵249
同仁街249
后新街250
前新街250
桃花坞下塘250
桃花桥250
鸭阑桥251
隆兴桥251
唐家坟251
宝城桥衖252
宝城桥252
宝成桥街252
缸甏河衖252
横街252
杨家院子巷253
石幢街253
石幢寺253
东板桥253
尚义桥254
打钱衖254
打铁衖254
沈家衖254
新桥衖255
高长桥头255
唐家巷255
四亩田256
后记257